史记人物故事100系列:春秋无敌智囊团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史记人物故事100系列:春秋无敌智囊团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从《史记》人物故事出发,不拘泥于《史记》的单一视角,采用《左传》《战国策》《竹书纪年》等多部史料相互佐证的方式,还原历史真相,掌握扎实的“读史”方法)
内容简介:
我们今天读《史记》,要想明白为什么读,怎么读。不是去看一个个孤立的古代故事,而应当在阅读中学习如何解读历史、分析人的意志与历史进程。读史是一件严肃的事,但当你打捞起散落在历史长河中星星点点的存留,掌握史实、构建史观,就能体验到阅读的终极乐趣。
《春秋无敌智囊团》囊括了伯夷、叔齐、吕尚等10位《史记》中的思想家、政治家、纵横家,通过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我们可以按照历史的历时顺序,了解春秋时期中国历史的脉络,更深入地洞察中华文化精髓。
书籍目录:
不食周粟的兄弟俩:伯夷、叔齐的故事/ 001
一代英才姜太公:吕尚的故事/ 015
全能人才“鲁周公”:周公旦的故事/ 031
典籍里的勇武贤士:曹沬的故事/ 047
改革先锋管子:管仲的故事/ 061
“赵氏孤儿”的前情:赵盾的故事/ 079
行走在传说内外的隐士:孙叔敖的故事/ 093
博物君子”是怎样炼成的: 季札的故事/ 105
外交能手的风范:子产的故事/ 121
作者介绍:
林屋,作家、学者,主要研究先秦及秦汉时期历史、中国神话传说、文物及考古,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山海经全画集》《文物里的早期中国》《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列仙传》等,在《国家人文历史》《中华遗产》《北京晚报》等三十余种报刊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并在“少年得到”发行音频课程《三十六计·智慧历史课》,同时担任多款少儿类音视频节目的撰稿、顾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不食周粟的兄弟俩:伯夷、叔齐的故事
《史记·伯夷列传》
《论语》
《孟子》
《庄子》
《吕氏春秋》
《列士传》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他们不愿意继承国君之位,逃离孤竹投奔周国。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不忠不孝,奋力劝阻。之后,周朝建立,他们不肯食用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终双双饿死山中。不过,在早期的传说中,他们只是挨饿,并没有饿死的记录。太史公把他们记录为《列传》的篇,可见对其人格的高度赞扬。
伯夷、叔齐的气节
在今天河北东北和辽宁西南一带,有个商周时期的古国——孤竹国。孤竹又叫“觚(gū)竹”,因为一般的竹子是圆形的,据说这种竹子有棱角,和青铜器“觚”一样。传说商汤建立商朝,将王族的一支分封于此。
孤竹国国君的几个儿子中伯夷是长子,商朝末年,他却想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去世后,叔齐认为国君应当由长子担任,坚持将君位让给伯夷。伯夷坚决不违抗父命,不肯即位,离开了孤竹国;叔齐觉得自己不如伯夷,也不肯即位,于是跟随哥哥的脚步,两人先后离开了孤竹国。
伯夷和叔齐听说西伯昌尊敬老者,他们商量后一致决定投奔周国。这样看来,伯夷、叔齐那时的年龄已经不小了。
《孟子》中则说,伯夷为了躲避商纣王,居住在北海的边上。他听说周国蒸蒸日上,周文王又能善待老者,就去投奔周国。按照《孟子》的说法,虽然伯夷同样年事已高,身份却不像是王子,而是隐士。也就是说,《史记》可能融合了《孟子》和其他史料的说法。
《史记·伯夷列传》接着说,周文王去世,周武王即位,周武王带着周文王的牌位以周文王的名义继续攻打商朝。这时候,伯夷、叔齐兄弟站了出来,拉住周武王的车马,不让他走。
他们质问周武王:“你的父亲去世了,你不去安葬他,反而急着带兵打仗,这是孝顺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害国君,这是仁德吗?”周武王的侍卫听后想杀掉他们,这时候,太师吕尚站了出来,说:“他们是忠义之人啊!”说完,将双方拉开,周武王沉默了。
等到周武王灭商后,天下诸侯都臣服于周王朝,伯夷、叔齐兄弟俩却以此为耻。为了表示对商朝的忠心,他们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靠采食一种名叫“薇”的豆类植物充饥。在即将饿死之时,他们写下了一首《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大意是说,我们登上西山去采食那些薇菜。周王朝继续采取暴力的手段,却不知道这是错的啊!神农、虞、夏的时代转瞬即逝,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唉,永别了,日渐衰微的命运令人哀伤啊!
伯夷、叔齐兄弟终饿死在首阳山上。
在西汉刘向编订的《列士传》中,伯夷、叔齐采薇而食,有个叫王糜子的人(也有的文献说是一位妇人)入山,指责他们:“你们说过不食周粟,却隐居在周山采摘周薇吃,这算什么呢?”两个人感到非常惭愧,从此不再食用薇菜。七天后,天帝派鹿哺育他们,伯夷、叔齐却暗中想把这头看起来十分鲜美的鹿吃掉;鹿知道他们的心思便不再来了,两个人只能被活活饿死。显然,这种说法和《史记·伯夷列传》有很大的出入。
不过,关于伯夷、叔齐饿死的传说深入人心。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采薇》里也化用了他们的故事。然而,在早期的传说中,并没有提到他们饿死的结局。《论语·季氏》中记载:“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意思是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下挨饿,百姓至今仍然称颂他们。虽然他们吃不饱饭,也不一定就饿死了;而且西周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在当时的中国版图上,还存在不少其他势力,比如伯夷、叔齐的老家孤竹,那时并没有臣服于周朝。所以,兄弟俩不食周粟而饿死的故事很可能只是传说。
典籍中的伯夷、叔齐
关于伯夷、叔齐饿死的传说,早可以追溯到《庄子·让王》,但具体情节与《史记》中有些不同。
在《庄子·让王》中,伯夷、叔齐是孤竹国的两个士人,他们商量说西方有位有道之君,于是决定一起投奔周国。周武王听说他们的到来,就派周公旦去迎接,并与他们缔结盟约,赐给兄弟俩官职和俸禄。
可是,伯夷、叔齐此时意识到周武王并非有道之君,因为过去神农氏治理天下时,既不向神灵祈福,也不强求百姓做事。而周武王看到商朝大乱就起兵造反,这样即使推翻了商朝,不一样是以暴制暴吗?与其跟周人合作来玷污自己,不如避而远之,于是,两人走到北方首阳山,后饿死了。
《吕氏春秋》与《庄子》的情节基本一致,稍有不同。《吕氏春秋》说伯夷、叔齐因周文王而投奔周国,但到达时周文王已去世。周武王做了国君,派大臣分别与商朝的胶鬲与微子启盟誓。伯夷、叔齐看不起这种以暴易暴的行为,两人到达首阳山后饿死。
总之,在《庄子》与《吕氏春秋》中,伯夷与叔齐的出现更多是为了宣传道家学说,他们歌颂上古的无为而治,反对其时用暴力解决问题,可以视为另一个版本关于伯夷、叔齐的传说。
而记录伯夷、叔齐人物故事早的典籍是《论语》。《论语》中多次提到伯夷、叔齐两兄弟,将他们视为品性高洁的隐士。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说,伯夷兄弟不念旧仇,大家也很少怨恨他们。
孔子还列举了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隐士,但在孔子看来,只有伯夷和叔齐是等级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认为他们的品行、境界超过了其他隐士。
孔子的弟子冉有、子贡曾讨论孔子会不会为卫国国君服务,子贡没有把握,就去试探孔子。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是古代的贤人。”子贡接着问:“他们的内心没有怨恨吗?”孔子继续回答:“他们追求仁义并践行着仁义,哪儿来的怨恨呢?”子贡出门后告诉冉有:“夫子是一定不会为卫国国君服务的!”孔子以伯夷、叔齐为榜样,即使生活窘迫,仍不愿意在卫国为官,也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了。
太史公的责任
《伯夷列传》是《史记》列传的篇,这篇文章非常特殊,只有近三分之一的文字讲伯夷、叔齐的故事,而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进行议论。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尽管有关伯夷、叔齐的事迹很少,太史公却要为他们立传的缘由。
一方面,他们符合礼让精神。《史记》中,本纪篇《五帝本纪》写了尧舜禅让,世家篇《吴太伯世家》写了太伯、仲雍兄弟和季札让贤,伯夷、叔齐兄弟也互相推让国君之位,并且将忠义看得比功名利禄重得多。尧、舜、太伯、季札、伯夷和叔齐都是孔子表彰过的人物,也是太史公认为值得浓墨重彩记录的人物。
另一方面,在伯夷、叔齐之前,让贤的还有许由、卞随、务光:许由拒绝了帝尧的禅让,卞随和务光拒绝了商汤的禅让。可是,太史公为什么不写他们呢?因为太史公坚持“考信于六艺”的原则。“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经》。《六经》没有提到的上古事迹,太史公认为都是小道消息,不值得被列入《史记》篇。
触摸历史
[成语]
不食周粟
出自《史记·伯夷列传》,说的是伯夷、叔齐兄弟不在周朝为官,不愿意食用周朝的粮食,选择隐居在首阳山依靠食薇生存。后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出仕敌方。
求仁得仁
出自《论语·述而》,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是否心存怨恨,孔子回答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后比喻梦想成真。
[遗迹]
孤竹文化公园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占地216亩,有“卢龙八景”和“中国孤竹文化之乡雕塑”。据说卢龙为孤竹国国都所在地。
原 典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1
,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2
,隐于首阳山
3
,采薇而食之
4
。及饿且死
5
,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
6
,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7
,我安适归矣
8
?于嗟徂兮
9
,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史记·伯夷列传》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掌握1种扎实读书方法
从《史记》人物故事出发,不拘泥于《史记》的单一视角,采用《左传》《战国策》《竹书纪年》等多部史料相互佐证的方式,还原历史真相,掌握扎实的“读史”方法。
2. 读懂10位《史记》人物的一生
在典籍中捕捉精彩的人物形象,关注历史主角,通过伯夷、叔齐、吕尚、曹沬、管仲、赵盾、孙叔敖、季札、子产10位春秋聪慧名仕的动人故事,帮助小读者理清历史脉络,感知中国文化精神。
3.了解50余个成语、文物、遗迹
除了精彩的人物故事,小读者还将深入了解“不食周粟”“周公吐哺”“管鲍之交”等成语的来龙去脉,知晓与人物相关的文物、遗迹等知识,加深对典籍理解的同时,可以实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 经典故事 精美插图 详细注释 深入解析
精选《史记》相关人物原文片断并加以注释、翻译,以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口吻编写,突出故事性和可读性,让读者体会原汁原味的古籍;配有幽默、风趣的精彩插图,增强活泼的阅读体验;生僻字注音,疑难词注释,7次校对,终极定本。
书摘插图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633+)
- 差评少(389+)
- 字体合适(504+)
- 图文清晰(328+)
- 赞(111+)
- 一星好评(123+)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4-12-23 07:59:23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石***烟: ( 2025-01-03 15:45:2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孔***旋: ( 2025-01-17 14:54:27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陈***秋: ( 2025-01-03 09:03:49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步***青: ( 2025-01-12 21:31:27 )
。。。。。好
- 网友 菱***兰: ( 2025-01-06 14:24:34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曾***文: ( 2024-12-30 08:11:33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仰***兰: ( 2025-01-14 05:16:49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宫***凡: ( 2025-01-07 16:49:37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喜欢"史记人物故事100系列:春秋无敌智囊团"的人也看了
钩出超可爱立体小物件100款10 迷你串珠篇 【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您的2005年星座书:狮子座(摆脱困境是事业成功的秘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简明结构化学教程第3版【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眼镜男子の画法 港台原版 神庆 MAKA 木野花ヒランコ 铃木类 北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新书大裂变社交电商与新零售新消费与场景化营销微商成长手册私域流量的突围策略渠道下沉的新机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23版十七堂课 考研数学二 李永乐考研数学2023 李永乐复习全书660题历年真题330题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冲刺6套卷2023考研数学 武忠祥高等数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新编大学化学实验(下册),高桂枝,陈敏东著,科学出版社,978703050588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职工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政策与实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砜聚合物及其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大分子自组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阅读理解与答题模板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人教版 2023秋新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商务礼仪 第4版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建筑与徒手画 李延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初中必刷题七年级上册英语人教版2024秋 初一英语必刷题7年级上册理想树2025新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复合材料预制体数字化三维织造成形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