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源书城 -孩子如何思考 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8:14:33

孩子如何思考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孩子如何思考 浙江人民出版社精美图片
》孩子如何思考 浙江人民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孩子如何思考 浙江人民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1309391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
  • 页数:256
  • 价格:32.1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8:14:33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做一个小宝宝是什么感受?

他们看似神秘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

他们有同理心吗?又如何得知关于道德的复杂事理呢?

当孩子突然冒出一句充满哲思的话,或者张口就是一句诗,你会感到意外吗?

一个小婴儿着迷似地深情凝视母亲的脸庞,可能奠定了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全心投入地玩着假装游戏的孩子可能解释了我们如何想象未来,甚至是如何写出一本书,如何发明日新月异的科技……童年是人生至关重要的成长阶段,但我们对那个阶段所知的实在太少了,而许多时候甚至忽视了它。

●在《孩子如何思考》中,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将近30年来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革命性发现展示给大家,不仅揭示了孩子意识与思维的独特之处,更融入自己作为哲学家的洞见,深刻剖析了童年生活对一个人的一生,以及童年对于整个人类的重大影响,给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充满情感与智慧的视角,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去欣赏童年的丰富性与重要性。

●如果你是父母,本书将带你畅游宝宝的精神世界,让你更加理解你的孩子,更懂得如何与他相处。如果你是普通读者,本书将带你重温早已被遗忘的童年岁月,重回滋养了我们一生的沃土。而每一个曾是孩子的大人,都不该错过这本书,因为你将在书中知晓“我为什么是我”的答案。


书籍目录:

推荐序 了解你的孩子,才能助力他的成长

引言 毛毛虫与蝴蝶

第一部分 孩子如何想象世界与他人

01章孩子为何要假装:反事实与因果

反事实思维让我们改变未来

孩子既能计划未来,也能推断过去

奇妙的假装游戏

反事实思维与因果关系相伴而生

孩子就是因果关系大师

大脑中的示意图与设计图

孩子与计算机,谁更聪明

探测机关的实验

02章虚构的内容怎样阐明真理:想象与现实

童年里无处不在的假想同伴

创设心理世界的示意图

从假想同伴到平行世界

自闭症孩子无法想象他人

孩子假想的同伴与成人虚构的角色

想象与现实因何不同

灵魂的工程师

玩耍的功效

03章探寻真理的三大工具:统计、实验与模仿

孩子惊人的学习能力

8个月大的统计学家

3个月大的实验专家

孩子天生会模仿

孩子如何理解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 孩子如何感知外在与自我

04章做小婴儿是什么感觉:意识与注意

由外界产生的注意

由内部产生的注意

孩子的注意不同于成人

做小婴儿会有何感受

旅行与冥想

灯笼般照亮四周的意识

05章我是谁:记忆与自我

会“骗人”的记忆

孩子的记忆不是一片空白

易受暗示的孩子

此时的我与过去和未来的我

生活在当下的孩子

如何进入婴儿般的“无我”状态

意识为何发生变化

进一步探究意识体验

第三部分 童年奠定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

06章童年经验如何塑造此后的人生:先天与后天

罗马尼亚的孤儿

先天遗传与后天教养间的矛盾

孩子如何“培养”自己的父母

07章学习爱:依恋关系与身份认同

关于爱的理论

超越母爱的爱

生命像天气一样无法准确预知

拥有过去很重要

08章道德的起源:共情与规则

模仿与共情

超越共情的道德

道德观缺失的精神变态者

失控电车困境

扩大道德关怀的范围

孩子与规则

谁来制定规则

哈克贝利·费恩的智慧

尾声 孩子与人生意义

致谢

注释及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作者介绍: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专家,首位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对于孩子的心智、大脑和学习方式,没人比她更了解。

●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推翻了经典的“白板说”,还是心理理论创始人之一。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本书的思路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探讨我们对想象和学习的新理解背后所隐含的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就算是刚出生的婴儿,他们对世界的运转也有很多认识。而蹒跚学步的幼儿则把他们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创造疯狂的假想世界,他们忽而有礼貌地喝一杯想象中的茶,忽而勇猛地与想象中的老虎搏斗。这是为什么呢?在第1章中,我将解释知识与想象如何“缠绕”在一起。孩子运用他们的知识来建构另一个世界,即世界可能是其他什么样子的。

同样,孩子对于人们如何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多认识,这让他们可以想象人,包括他们自己思考或活动的新方式。在第2 章中,我将解释这些能力如何让孩子创造出想象中的朋友,并让成人创造出戏剧和小说。想象人们可能如何不同,这确实让孩子和成人变得不同。我们能够让自己成为想象中那个不一样的自我。

在第3章中,我将说明知识和想象从何而来。关于学习与想象如何成为可能,科学哲学家们和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形成了新的观点。实际上,这些观点已经被用于设计出能够学习和想象的计算机。同样,这些观点也可以解释孩子是怎样学习和想象的。我也会阐明,婴儿就像科学家一样,也会运用统计和实验的方法来认识世界。但同时,他们也有着极其有效且独特的人类学习方式:得到家长或照顾者的教育。这类学习让我们能够不断改变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周围世界所提供的各种可能性的看法。

在第二部分,我将谈及意识。成年后看世界的方式是否就是我们过去及未来看世界的方式?意识自身是否会发生变化?做一名婴儿会有什么感受?成人的意识中有两个非常不同的方面。其一是我们的外显意识,即对于外部世界的生动认识,例如,蔚蓝的天空,鸟儿的歌唱。在第4 章中,我会阐述关于婴儿心智和大脑的新研究,特别是有关婴儿的注意的研究。婴儿关注这个世界的方式与我们全然不同,而这种关注与他们非凡的学习能力有关。我将说明,事实上,婴儿的意识比成人更加敏感,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他们的感觉更为强烈。

其二,我们也有内心意识。这是思想、感受和计划的溪流,蜿蜒流过内心的“我”,而这个内心的“我”同样可以理解为内心的“眼”,即内在的观察者、自传作者、执行者,我们称其为“自己”。在第5章中,我会说明,婴儿的内心意识不同于成人。婴儿所体验到的过去和未来、记忆和欲望都与成人的体验不同。他们似乎并没有一个像我们那样的内在观察者,他们回忆过去和规划未来的方式也十分不同。一个完整、统一的“自己”是我们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有证据表明,较高智商与晚熟和更具可塑性的大脑额叶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思想开放的时越长,人就越聪明。


英国教育学家罗伯特费希尔说,过去50年间,很多专家研究了如何与孩子讨论哲学,证明这对孩子的推理能力、语言技巧、自我认知和学习成绩很有好处。讨论哲学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智力,赋予他们成为积极的、有想法的公民所需的技巧和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艾莉森戈普尼克在《哲学婴儿》一书中说:孩子有成年人保护、喂养他们,而他们则从事有终生价值的研发等精神活动。他们思考、探索、惊异、玩耍——他们有精神上的自由、开放的心灵,甚至有关于什么存在、什么是真善美的哲学思考。但当他们长大后,窗口就永久地关闭了。他们的大脑安静下来,神经元连接固化了,常规开始渗入,小哲学家们被包上了硬壳,像我们一样变成了教条的哨兵。

费希尔说,6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通过谈论哲学发展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孩子们都喜欢问问题。……

大部分时候,我们不会思考哲学问题。我们通常关心的是接下来做什么,成年人这样打发孩子最容易,催促他们做下一件事。一个孩子问他妈妈:世界会延续多久?她回答说:亲爱的,我不知道,我们已经迟到了。或者在超市里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别问这么聪明的问题,我们还得买东西。……

哲学始于惊异,孩子会问一些困扰了哲学家们上千年的问题。……

孩子们的提问精神有可能随着他们的长大而减退,这部分是学校和家庭造成的。一个孩子说:我喜欢学校,你不用思考,他们告诉你要做什么。在家里,妈妈负责思考。使孩子保持提问精神对学习来说很重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伊西多拉比说,他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小时候他放学回到家后,他妈妈不是问他:今天在学校学到了什么?而是问:你今天问了什么问题?

什么是哲学故事?一个11岁的女孩回答说:哲学故事是有秘密含义的故事。故事可以提供哲学讨论所需的刺激和机会。……

童话故事、民间故事也提供了很多讨论材料。……

很多童话故事几百年来被反复讲述。所有优秀的童话都包含哲学问题,它们不仅讲一篇故事,还描述现实生活...


转瞬即逝的童年

孩子无法像成人一样控制所发生的事情,家长或其他照顾者才更有责任来控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当然,这是好的。因此,孩子能够以玩耍性的、不受约束的方式自由地探索,而这对知识和想象来说非常重要。但如此便意味着,照顾者对自己孩子的童年生活负有极其特殊的责任。

我无法断定我的儿子长大成人后会有何境遇,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也不确定他们是否会娶到好妻子。但是,我能够决定当他们还是孩子时所发生的事情,我可以确保带他们去绿树成荫的游乐场玩要,并且让他们进入一间有很多沙箱,有宠物金鱼和玩具的幼儿园;我可以保证他们有机会在海边野餐,在壁炉的火光前喝热巧克力。而且,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我可以确定他们将会有一个好妈妈,尽管这比带他们去野餐或给他们喝热巧克力更难

对于自己孩子成年后的生活,我们只能控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我们能够决定孩子长大后是否能记得绿树成荫的游乐场、野餐和深爱自己的父母。

我们无法保证让孩子获得幸福的未来,在此,我们唯一能做的仅仅是努力提高这种概率。但是,我们至少能够保证让孩子获得幸福的过去。


当然,国内的蒙氏教育有一点误区就是,片面强调自然环境,而忽视了未来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电脑环境和网络环境。其实,给孩子一台电脑,让他们运用天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他们很快就会把自己培训成计算机专家,这一点,已经有专家在印度农村用实验证实了。所以,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就让他们接触未来的环境吧,至少我的孩子从小就接触电脑和网络。我们这一代人叫网络移民,因为我们接触网络太晚,对网络有天生的陌生感,作为家长,你可不要因为自己对网络的恐惧和对孩子的不信任,就把本来是网络原住民的孩子生生拉回来变成网络移民噢!要知道,在未来世界里,网络是比自然环境更重要的环境。

总之,高普尼克说了,孩子“装备”了哲学家的思考能力和科学家的观察能力,把他们放到适当的环境里,他们就会了解真相。家长们,放下自以为对世界更了解的虚荣,为孩子建立面向未来的环境,然后坐下来好好学习吧!

把孩子当成老师,你准备好了吗?


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已经发现,婴儿不仅比我们所认为的要学得更多,而且他们幻想得更多、关心得更多、经历得更多。在某种意义上,年幼的孩子实际上比成人更加聪明,更富有想象力,更会关心他人甚至更为敏感。004


学习是改变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部分,然而,人类做出改变的能力不仅仅与学习有关。学习是指周围世界对我们思维方式的改变,但我们的思维方式同样也可以改变周围世界:提出一种解释世界的新理论,让我们有机会设想这个世界还可能是别的什么样子;理解他人和自己,让我们有机会设想别的做人方式。同时,这也让我们有机会改变周围世界,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身处的社会,并思考我们应然和实然的状态。本书将讲述孩子的思维是如何发展,以至于改变世界的。007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级专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天生学习家系列”经典之作。

●一本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革命性著作。

●揭示孩子意识与思维之谜,剖析童年对人生的重大意义,回答“我为什么是我”的哲学问题。

●《宝宝也是哲学家》重装上新,全新修订,经典重温。

●荣获美国认知发展学会"年度图书",迪士尼旗下BABBLE网站“50本推荐育儿书”。

●众多科学家、哲学家、教养专家以及国内外知名媒体联袂推荐。


媒体评论

高普尼克解释了近几十年来科学研究对婴儿思维的讨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我如何成为我”的精彩故事。

——《纽约时报》

在这本有趣的书中,高普尼克认为,如果婴幼儿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别的话,那就是婴幼儿比成人更加敏感,她还论及了与爱、真理和人生意义有关的哲学问题。研究孩子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思维如何运作,也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处境和爱之本质。

——《出版人周刊》

《孩子如何思考》既是一本科普图书,也是一部充满浪漫情怀的著作。高普尼克总是想象自己置身于幼儿的意识世界之中,而这本书就是她这种迷人想法的结晶。

——《纽约书评》


前言

毛毛虫与蝴蝶

一名刚满月的小宝宝紧皱着眉头,专心地凝视着妈妈,看着看着,突然绽放出快乐的笑容。他不仅看到了妈妈,而且感受到了妈妈的爱意,但是,对这个小宝宝来说,他真切地看到和感受到的究竟是什么呢?做一个小宝宝是什么感觉呢?

一个2岁的孩子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送给了一个看上去很饿的陌生人。那么小的孩子就已经知道同情他人,并愿意大方地分享吗?

一个3岁的孩子宣称,除非她的“宝宝们”,就是那两个住在她的口袋里,以花瓣为早餐,长着紫色头发的双胞胎娃娃也能在餐桌上有一席之地,否则,她就不吃饭了。这个孩子怎么会如此坚定地相信由自己的想象所虚构出来的人物呢?而且,她怎么能幻想出那么特别的人物呢?

一个5岁的孩子通过观察一条金鱼发现,死去的生物不会复活。这样一个既不会阅读、也不会做加减法的孩子是如何弄明白“死亡”这种艰深的概念的呢?

那名刚满月的小宝宝也会成长为2岁、3岁、5岁的孩子,后来,她也会拥有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母亲。在这些不同的年龄段,看上去接近不同的小生命怎么可能会是同一个人呢?我们每一个人曾经都是孩子,而大部分人也终将为人父母,我们也都问过这类问题。

童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同样也是人类特质中尚未被探究清楚的一个领域。童年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但当我们谈及童年时,所用的几乎都是个别化的、第一人称的说法:“我”现在应该对“我”的孩子做些什么?“我”的父母当时做了些什么,才让“我”长成现在这样?大多数与孩子有关的书籍都是这样表述的,包括自传和小说,以及随处可见的教养类书籍。但童年并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经过专门描绘的那种复杂时期,也不仅仅是美国的早教计划中尚待解决的一个特殊问题,它甚至不仅仅是人类所独有的。我认为,正是童年,让我们所有人能够成为我们自己。

一旦开始更深入地思考童年,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普遍、明显、简单的事实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孩子们非常相似,也十分不同。有时,我们会觉得孩子就像成人一样,但有时,他们却像是来自另一个接近不同的世界。孩子的思维似乎非常局限,他们知道的东西也比我们少得多。但早在学会读写之前,孩子就有非常特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早在开始上学之前,他们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有时,孩子关于周围世界的经验狭隘而固化,但有时,他们的经验似乎比成人的更宽泛。在成长为我们自己的过程中,童年的经验似乎十分重要。而我们也都知道,孩子长大成人的路途迂回而复杂,世上有很多糟糕的父母养育出了优秀甚至伟大的子女,也有很多慈爱的父母养育出了焦虑而神经质的孩子。

年纪越小的孩子越令人不可思议。我们或多或少都能记得自己五六岁时的情景,也能够在理性而公平的基础上与学龄儿童交谈,但更小的婴儿和我们就不是同一层次的人了。小婴儿还不会走路,更不会说话,就算是蹒跚学步的幼儿也一样,但他们都懂得科学概念,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都具有科学常识,这表明,孩子在童年所学之多,是今后一生都无法企及的。也许,我们很难从一个孩子身上看到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样,我们更难将目前正在写作的“我”和50年前那个只有6斤重的小婴儿联系在一起,她们眉眼之间毫无相像之处,甚至难以将其和稍后那个有27斤重、喜欢胡言乱语、情感强烈、自由地玩着假装游戏还爱到处乱跑的孩子联系在一起,我们甚至没有为童年的这个年龄阶段设定一个很好的名称。

本书重点关注5 岁以下的孩子,我有时会用“婴儿”这个词来统称所有3 岁以下的孩子。我觉得,“婴儿”等于结合了胖嘟嘟的脸颊和有趣的发音为一体的可爱生物,但同时,我也十分清楚,许多3 岁的孩子可能会强烈地反对我的这种描述。


书籍介绍

●做一个小宝宝是什么感受?

他们看似神秘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

他们有同理心吗?又如何得知关于道德的复杂事理呢?

当孩子突然冒出一句充满哲思的话,或者张口就是一句诗,你会感到意外吗?

一个小婴儿着迷似地深情凝视母亲的脸庞,可能奠定了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全心投入地玩着假装游戏的孩子可能解释了我们如何想象未来,甚至是如何写出一本书,如何发明日新月异的科技……童年是人生至关重要的成长阶段,但我们对那个阶段所知的实在太少了,而许多时候甚至忽视了它。

●在《孩子如何思考》中,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将近30年来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革命性发现展示给大家,不仅揭示了孩子意识与思维的独特之处,更融入自己作为哲学家的洞见,深刻剖析了童年生活对一个人的一生,以及童年对于整个人类的重大影响,给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充满情感与智慧的视角,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去欣赏童年的丰富性与重要性。

●如果你是父母,本书将带你畅游宝宝的精神世界,让你更加理解你的孩子,更懂得如何与他相处。如果你是普通读者,本书将带你重温早已被遗忘的童年岁月,重回滋养了我们一生的沃土。而每一个曾是孩子的大人,都不该错过这本书,因为你将在书中知晓“我为什么是我”的答案。

●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级专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天生学习家系列”经典之作。

●一本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革命性著作。

●揭示孩子意识与思维之谜,剖析童年对人生的重大意义,给你“我为什么是我”的终极答案。

●《宝宝也是哲学家》重装上新,全新修订,经典重温。

●荣获美国认知发展学会"年度图书",迪士尼旗下BABBLE网站“50本推荐育儿书”。

●众多科学家、哲学家、教养专家以及国内外知名媒体联袂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品质不错(307+)
  • pdf(423+)
  • 排版满分(353+)
  • 五星好评(644+)
  • 下载速度快(628+)
  • 无广告(81+)
  • 方便(184+)
  • 推荐购买(172+)
  • 强烈推荐(153+)
  • 下载快(309+)
  • 微信读书(78+)
  • 实惠(291+)

下载评价

  • 网友 敖***菡: ( 2025-01-07 12:51:48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潘***丽: ( 2024-12-25 16:38:35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仰***兰: ( 2025-01-08 20:56:10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戈***玉: ( 2025-01-14 01:06:30 )

    特别棒

  • 网友 习***蓉: ( 2025-01-08 09:22:21 )

    品相完美

  • 网友 居***南: ( 2024-12-24 04:42:57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林***艳: ( 2025-01-18 18:05:2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益***琴: ( 2025-01-11 16:31:31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索***宸: ( 2024-12-29 18:22:10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