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源书城 -梁冬说庄子·应帝王(做自己的投资人)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8:16:31

梁冬说庄子·应帝王(做自己的投资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梁冬说庄子·应帝王(做自己的投资人)精美图片
》梁冬说庄子·应帝王(做自己的投资人)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梁冬说庄子·应帝王(做自己的投资人)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1813214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
  • 页数:184
  • 价格:24.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8:16:31

寄语:

经典畅销书《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之一梁冬重磅新作,喜马拉雅FM国学精品栏目梁冬私房笔记: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世界相处? 有《庄子》在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内容简介:

很多人都认为,《应帝王》讲的是帝王应该如何治理天下,其实,《应帝王》zui终讲的道理是,如果我们要投资,zui重要的一定是投资自己。扪心自问,如果你想在不久后成为牛人,成为不让自己后悔的人,现在要做什么才能配得上未来的自己?

如何投资与管理自己呢?《梁冬说庄子·应帝王》告诉你,庄子给出的方法是不被过去、现在、未来裹挟的那种超然物外的超级管理者的核心心法。其实,只是参透“顺物自然”这四个字,足以活得很爽且不累。

一个可以成为自己主人的人,做人做事应该有一种不主动的状态——不主动地迎接,不主动地送走,不起主观的分别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在指鹿为马的时代对心灵扭曲的救赎之道。


书籍目录:

作者序

做自己的投资人

章  做自己的主人

003 和谁都一样近,和谁都一样远

006 言一定要慎

009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真幸福,就看他能不能睡好觉

013 你之所以能够跪得下来,是因为你对他爱得深沉

第二章  让每个人都做好的自己

019 给自己设立目标,然后每天改变一点儿习惯

022 一件大家都能认同的事,那就是对的事

027 学会像小动物一样避开生活中可能的危险

第三章  谁在成为谁的主人

033 谁不是真正被“游”的东西控制着呢

035 如何在天下有所作为

039 能听出一根针落地声的人就是得道之人

042 如果你正处在极度精神高潮体验的时候,被人打扰了怎么办

第四章  不要太把自己当人看

049 明白“顺物自然”之理,足以活得很爽且不累

052 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不自然”

055 所谓自然,一定有着更大的格局

060 要想以后淡得起,必须以前浓得够

064 内心里不亏欠谁,也不用让别人亏欠自己

066 做一个“频率稳定”的人

第五章  只有很努力以后,你才能显得很不努力的样子

073 小聪明与大智慧之人的区别

076 貌似无为而治的管理需要什么样的前提

080 你看到别人表现出的优雅,背后全是不为人知的付出

083 有格局的人和没格局的人,差别在哪

087 为什么一些人努力之后,还是很清苦

090 什么是大格局,什么是远大的见地

第六章  读书和读人,后都是借此来读自己

098 不要让自己的生机被任何事物控制

102 什么叫“有魅力的人”

106 原来自己一直很孤独

第七章  把自己的心当镜子——物来则迎,物去不粘

113 把自己的心当镜子:来了,就回应;走了,就不粘连

118 生活本来就很狗血

第八章  人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开窍

125 有一种“神”,名字就叫“浑沌”

128 窍开得越多,焦虑反而也越多

131 浑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134 很多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时候,是不好玩的

第九章  世界是可控的吗?你自己是可控的吗

138 命运可以靠我们的意志推动吗

142 如果世界无法控制,我们应该随遇而安还是挑战命运

145 世界只不过是一道选择题

附录

148 《庄子·内篇·应帝王》


作者介绍:

      梁冬

      正安康健创始人、正安自在睡觉创始人、冬吴文化创始人。

      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中医大家李可先生,同时也是中医大师郭生白先生的入室弟子。

     《生命·觉者》系列纪录片出品人及访谈人。电台节目《冬吴相对论》、《梁注庄子》、《睡睡平安》,电视节目《国学堂》出品人及主讲人。

出版图书《梁冬说庄子》系列、《处处见生机》、《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群书治要》、《欢喜》、《无畏》、《黄帝内经》系列、《相信中国》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明白“顺物自然”之理,足以活得很爽且不累

  前一章讲了天根和无名人交流,无名人传授他的心法——“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我们不说怎么管理天下这么宏大的命题,其实,只是参透“顺物自然”这四个字,足以让你活得很爽且不累。

  好多朋友都跟我抱怨“为什么当年我没有拿住腾讯的股票,现在腾讯已经是一家市值将近三万亿港币的公司”;还有很多朋友曾经有机会买Facebook的股票却没有买,现如今,Facebook的市值大概是五千亿美金,相当于三万多亿人民币。以前,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两家公司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为什么大部分曾经买过这两家公司股票的人都没有拿住呢?

  本质上,小梁认为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深刻理解“顺物自然”这四个字。一家公司在膨胀,当它大到一定程度时,却还在继续膨胀,你就拿不住了,因为你不相信它可以达到更高的程度——腾讯的股价在一百元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已经那么贵了,怎么可能还会涨?

  我们再举另外一家公司的例子,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熟悉茅台公司,它的股价都涨到接近五百元了,怎么可能还涨呢?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见过大的东西,参照系太小,不相信东西可以有多大。

  想一想,世界上好的白酒卖两千多元,而好的红酒卖十万元,你觉得合理吗?当然,现在茅台频频表态一定不涨价,这是为了要稳定物价才不涨。但是,购买需求却一直存在。如果我们能够“让子弹飞一会儿”——让股价自己涨一涨,说不定你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获得的收益就超过了你能想到的一切。正如你曾经想过北三环以内或者建国门附近的房子,能涨到十五万元一平方米吗?

  “顺物自然”就是,你一定要相信,世界自己会长成你想象不出来的那么大。

  ★要想以后淡得起,必须以前浓得够

  有一篇文章,叫《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很有意思,里面讲:“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实际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对应的就是无名氏所说的:“你的心要放空放淡,不要有太强的主观意识,然后让自己‘合气于漠’。”

  什么叫“合气于漠”呢?漠,就是漠然、冷漠,不是简简单单的不热心,而是一种“这个世界既与我相关又与我无关”的心态。我们总是知道如何将自己不感兴趣的人或事放下,这固然重要;而对自己感兴趣、很以为然的东西,也能够保持冷漠,这才叫酷。

  “酷”其实是一个挺高级的词,大家都爱钱你不爱,大家都爱美女(帅哥)你不爱……,这样就叫“漠”。漠的背后,其实是吃饱以后的淡然,就是已经体验过了,知道得到这些也不过尔尔。

  基本上,“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是一个让自己“归于一”的修炼秘方。一个人要如何控制自己?控制自己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不乱动。什么叫“让自己不乱动”呢?就是历经世事以后的沉默。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儿子喜欢吃沙县小吃,中午吃了拌面和扁肉,晚上又吃拌面和扁肉。然而,吃了一段时间之后,即便给他端来好吃的沙县小吃,他都有一种拿不起筷子的感觉。这叫真正的淡、真正的漠——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释放出来的。所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是有前提的。

  你浓过吗?你热烈过吗?年轻的女同学,如果你愿意听小梁一句忠告——定要去找那些年轻时候就爱过、放荡过的人,他们各种玩法都玩过,到三四十岁火气放完之后,就不那么乱了。而年轻时的“好男人”,年纪大了之后,给他一把火,他能把家里的老房子烧得咔嗤咔嗤的,瞬间天崩地裂。

  我有一位对日本颇有研究的朋友,他说很多日本女青年婚后能够成为好太太的原因是:婚前她们已经把自己内心的“浓”——“邪火”释放得差不多了,所以有了婚姻以后,她们可以收敛成一派淡然的样子,如菊如兰。

  有些人家里的孩子开慧比较早,五六岁的孩子,就口齿伶俐,已经可以聊挺多东西。看到这种情况,另一些家长就说:“五六岁就这样锋芒毕露,长大以后怎么办?很讨人厌的嘛。”我说:“有一些人哪,之所以长到四五十岁还跟人家讲修行体验,就是因为小时候没讲够。”

  人生就是总量恒长,小时候让他讲过瘾以后,长大了让他讲他也不愿意讲了。你看见过哪些混到四五十岁的人,还在讲他五岁八岁就讲的东西?他一定是淡和漠的——“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我想再和大家进一步讨论的是,这种年轻时的强烈绽放,转化为以后的真淡和真漠,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它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你要以后淡得起,必须要以前浓得够。但只是浓得够还不够,还需要见过真淡之人,并且了解他曾经比你还浓,你自然而然就会收敛了。

  ★内心里不亏欠谁,也不用让别人亏欠自己

  不要和小时候生活太匮乏的人联系得太紧密,因为小时候生活太匮乏的人,长大以后会报复性地提高对此的要求。一些单位的领导,在外面耀武扬威或者很想得到认同,本质上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认同,欠这一口儿。其实,在家里对老公不尊重的女人是大菩萨,她们推动了一个男人向外扩张的动力,他们能够创造一番惊天伟业,都是拜老婆让他们在家里得不到尊重所赐。

  除此之外,还要见过另外更高层面上的淡,也就是说,可能还需要看见过更高级的人或者读过更高级的书,知道还有比自己更甚的状况,才能达到某种境界。当他“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时候,少年已不是以前的少年,而是指成熟以后,能够对自己的那份天真小心看护的少年。然后,他才能够做到“顺物自然”和“无容私焉”。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都是顺其自然的。

  有一次,我们家的“贵内”云游四方一段时间后,终于回来了。但是,在她回来的两个小时之内,我们俩吵了一架。深更半夜,我被气得肝儿颤,冲到楼下,撕开两包加味逍遥丸,咔咔咔地吃完以后,恶狠狠地把装药的袋子扔向垃圾筒,居然没扔进去,它们飘在了垃圾桶的外面。我很生气地蹲下把它们捡起来,又恶狠狠地扔回去,这才放下。

  结果,这一夜我睡得极好。第二天清晨,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获得“终极释放”,你前面得有一个恶菩萨,用你之前都不能理解的方式渡你。

  所以,许多真正放下的人,都一定经历过一个强烈的反转过程。每一位家有“恶人”的人,都要感谢他们用金刚菩萨相渡你,并且心存感恩,这样你就会突然一夜清明。

  ★小聪明与大智慧之人的区别

  其实,《应帝王》是一篇关于“如何做主人”的讨论。在古代的时候,很多谋略家都把这篇视为道家人士指点江山的总纲。但是,小梁认为,把如何做帝王的事情放到当代的话语环境来讨论有点儿违和。所以,我更愿意把这个话题引申为“每个人做自己的主人,或面对复杂生态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话,每个人就可以在当下找到与自己相应的东西。

  阳子居见到老聃(老子)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人,办事迅捷敏锐、果敢坚强,观察事物也洞察明了,对什么事情都很了解—总之门儿清。他是一名好的管理者吗?他可以和那些真正的领导者比肩吗?——‘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

  老子说:“在圣人看来,这个人只不过和那些聪明的小办事员一样而已,他会被自己的技能所束缚,因困苦劳累而担惊受怕。像老虎和豹子,就是因为毛色美丽,而招来众多猎人的围捕;猕猴因为跳跃敏捷、狗因为捕捉猎物迅猛,而遭受绳索的束缚。”(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见过耍猴的?一个耍猴人在猴子脖子上系一根绳子,锣一敲,猴子就开始后空翻、侧空翻……。因为它有这些优点,所以它受到了束缚。)

  接着,老子说:“像这样的动物也可以和胜者之王相并列吗?”阳子居听了这番话之后,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很不安地说:“冒昧地问一下,胜者之王是怎么治理的呢?”

  老子说:“胜者之王治理天下,功绩铺盖天下,却好像没有自己的努力;教化施于万物,而百姓不觉得有所依赖;功德无量,却不知道该怎么赞美他。万事万物,各居其所,而欣然自得——‘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每个人都正好在做适合自己的事儿,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于是,彼此之间相互咬合,社会得以很好的运转。内住于高深莫测的神庙之境,而生活在什么也不存在的世界里。”

  这段话,实际上代表了用黄老之术管理复杂生态的心法。

  关于这段话,冯学成老师曾经在《禅说庄子》中说过:“大道本来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我们却要强制性地去了解,就只会越忙越乱,把社会都忙成一团糟。正因为万物都秉承了大道,它们才能各自成为自己,各就各位。”

  ★你看到别人表现出的优雅,背后全是不为人知的付出

  一个人表面上自由,是因为有很多人不自由地帮助他。一个人表面上好像不太经意地做着很正确的决策,其实背后有着很复杂的算法,甚至他掌握了一些你所不了解的算法。

  《黄帝内经》里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可能在这个时辰这样做,在下个时辰就不这样做的人,有着比你复杂得多,而且你根本不了解的一套算法体系帮他做决策。

  早年,我拜访过一位医生,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本来,他约了几位病人,但他临时有事儿要出门,于是就把张方子、第二张方子和第三张方子写好后放在那儿。然后,他对助理说:“一会儿来的个人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你就把这个方子给他并这样嘱咐他。第二个人是……,第三个人是……。”后来,果不其然,这些病人确实与描述的一致。

  正安的一位大夫也是这样。早些年,一位朋友来找正安的大夫看病。这位大夫说:“你昨天晚上睡得太晚了,所以今天脉象是变了的。”那位病人就很震惊,说:“师傅,你怎么知道我昨晚睡得那么晚?”大夫说:“我昨晚刷微博的时候看见你了。”

  我们并不知道,一些人对于好多事情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了解。比如,诸葛亮看上去神机妙算,其实是因为他有非常多亲戚朋友在魏国和吴国做内应,负责搜集情报数据。

  当我们看到老子的这段话时,一定要很清楚,一切看似潇洒、无所谓、不存在的状况,都是以大量艰辛的工作作为那些你看不见的部分的支撑。

  我人生当中有代表性的事情是,以前在攀枝花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在十五名到二十名之间徘徊。而班里成绩前三名的同学却天天玩儿,下课的时候也不做作业。有一天,我和他们聊天,很生气地说:“我都已经很认真了,为什么才十几名;你们为什么可以总是前三名?”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把小学五年级之前的内容都学完了。

  你看到别人表现出的优雅,其实背后全是艰辛、努力和不为人知的付出。

  南老说:“读老庄不要读傻了,读到假潇洒,很可怕。”如果我们读《庄子》,不配合着读《论语》《大学》《中庸》,不配合着学习微积分、现代物理和数学,没有工程学和科学知识的话,很容易变成嘴上散漫、行为上失败的边缘人。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有格局的人和没格局的人,差别在哪

  在前面的故事中,老子告诉阳子居:“做人做事不要执着于某些技巧,关键是要放大格局,让万物自己做自己就好啦——‘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然后你就在旁边晒太阳;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你看富二代活得挺高兴,但你不知道他爹有多辛苦。我认识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从小学或中学就被送到国外读书,回来之后,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学的专业是fashion design(时装设计)。

  他们回到家里,面对自己父辈还是在传统工业,不是砖头、螺丝就是轴承,反正都是工业1.0的那些事儿,或者老爹承包了几万亩果园,榨果汁什么的。对此,通常情况下,富二代会发出饿的话为什么不吃肉粥——“何不食肉糜”的感慨。但是,如果没有父辈付出像搬砖一样的辛苦,他们很难获得现在的自信。

  小梁受邀和一群做投资或做企业成功的朋友,做一个深度的分享。当时,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请问,家庭给了你们什么让你们成为今天这样的人?”席间,我注意到一位在投行做得很成功,后来做私募赚了很多钱的优秀年轻人。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本科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他的物理、高等数学等主要科目都拿满分,只有体育这些课程没有拿到满分,但也没有低于九十五分。

  这种成绩对我们来说,简直高山仰止,在智商上是被碾轧的。然而,他说:“大家看到的都是我在清华大学成绩很好的一面。后来,我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没什么钱,于是花了一点儿时间研究一下到底该怎么赚钱。后,我了解了投资银行是如何赚钱的,于是,就做了投行,也做得很成功。”

  但是,我想跟你们分享一下他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他家里很穷,住在东北很冷的地方。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父亲在早年被打成了没有工作能力的人。他五岁到七岁的时候,常常会跟着父亲拖着像电影《冈仁波齐》中一样的车子,到很远的县城,把公共厕所的粪便拖回来做肥料。

  你可以想象一下,天很冷,积雪比人还高,在这样的雪地里把车拖回来的场景。改革开放以后,他父亲什么都做过,修手表、搬砖……。总之,他父亲通过个人努力,在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一千元的时候,创造了个一千元(那个时候,万元户是拥有很多很多钱的人,就和现在的亿元户一样)。

  在他十岁的某一天,他父亲买了火车票带着他来到北京。他们从火车站出来之后,直接坐着公共汽车,哐啷哐啷地晃了很久之后,来到一个地方——清华大学。他父亲指着清华大学的校门说:“我从来没有来过这里,但我在书上看到这所学校是全中国好的学校,父亲的愿望就是你能够考上这所学校。”

  这位年轻人说:“如果你了解这一段之后,再来看我后来的成绩,你们就知道了,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是在小时候埋下的种子。”

  ★为什么一些人努力之后,还是很清苦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就是努力和不努力的人,还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一些人努力之后,还是很清苦?为什么一些人努力之后,可以达到很高的格局,慢慢幻化出潇洒的样子?中间的差别在哪里?其实,差别在于小时候看问题的格局。

  小时候,我没有去过清华大学,只见过广州一所大学容纳一千人左右的分院,饭堂只有一层,宿舍楼也就两三层,阶梯教室也是小小的。后来,我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已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走进学校一看,就和小时候见过的大学差不多。所以,我根本没想过自己能够成为清华、北大的毕业生。

  当年,我的高考成绩应该是高于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的,因为我们班里一位成绩比我还低五十分的同学考上了清华大学,但我填志愿的时候都没敢报清华大学。当时,我觉得以我的智商和“积分”能够读北京广播学院已经非常厉害了,事实也就如此。

  小时候格局很大的人,大部分是父母给他们播下了伟大心灵的种子。经历过很认真的工作之后,终他们要超越这种表面上辛苦的工作,建立一个有着更开阔视野的格局。而这些种子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播在心头了,可能是以“被告知”或“被看过”的方式。

  话说回来,老子是一个有很大格局的人。他为什么有这样开阔的格局?因为老子的长辈已经有二十多代人接触过皇帝的生活,他们大部分是史官——国家图书馆管理员。

  在中国古代,像老子长辈和老子这样的人,所看到的东西,是一般人看不到的,而且他们的工作都是世袭的(那时候,外国也是这样的世袭制。比如,在印度,你是在恒河边摆渡的人,那你的后代就一直是摆渡人)。他们看过大量帝王真正管理国家的那些秘密和格局,之后写出来的东西,所表述出来的,一定隐含了很多强大的能量。

  而我们,如果在小时候,心里没有天下的格局,妄想从开始就成为潇洒的人,就会形成散漫的性格;如果开始很勤奋、辛苦,但没有大的格局和远大见地的话,也很容易终身劳于辛苦。

  ★什么叫“有魅力的人”

  曾经,小梁看过一部关于意识控制魔术的纪录片。其中,一些读心术大师可以通过你的瞳孔的微微变化,知道你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比如,他对你说:“一、二、三、四、五、六、七,你心里在想哪个数字?”

  有时候,当他念数字的时候,他会看你眼神的变换。因为他会发现你在听到其中一个数字的时候,神态不太一样。而且他在说这几个数字的时候,会把其中某个数字念得比其他数字重一点儿,所以敏感的人就会被暗示。

  壶子呢,是那种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人,不只控制脸上的表情,还包括内在的生机,他可以做到收放自如。面对观察他的人时,他可以控制自己,释放生命的高潮波,释放生命的死亡波,还可以释放生命的混乱波。他可以做到对于观察者的反作用,其实全是在用心之术上。

  但是,他的学生列子不知道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壶子说:“季咸是一位高人,他知道怎样观察人,他知道如何从光线、眼神、动作、微表情里看到你的状态。但那是对普通人。他来见我的时候,我可以反控制、反观察。”

  听到老师和他讲这些的时候,列子终于明白了,原来世界上的高人一直在自己身边,而且真正的高手是不会炫技的。真正的高手总是表达得好像很沉默、很一般的样子。你觉得他比你优秀不了多少,但是,你在努力了五十年之后,发现他还是比你优秀一点儿。

  于是,列子就回家做一个让自己返璞归真的普通人。老婆再厉害,他也不生气;老婆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婆叫他往东,他就往东;老婆叫他做饭,他就去做饭。而且,他喂猪的时候,就像对待老师一样认真。如是三年,列子达到了一个看上去,乃至内心里面都修炼到返璞归真无差别的状态。

  对于列子的这个故事,南老曾经在《庄子諵譁》中说:“列子回家给太太做饭,‘于事无与亲’,这是应帝王个秘诀,入世的秘诀。有道之士到这个世界做人做事,做任何事都是无与亲,不亲。不亲是什么?就是佛学里的不执着,不抓得很牢。对自己的生命更不要抓得很牢。年纪大了,总有一天再见;再见就再见,没有什么关系,一切听其自然,万事不执着,这样才能够入世。”

  什么叫有魅力的人?就是对你没有要求,而且对所有人都是无分别的爱,这个人自然而然地就会长出魅力和吸引力。

  我和一群做社会教育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其中一个人说,他发现现在可能是因为普遍家庭环境很好,一些青少年身上有一种特质——无欲无求。因为在他眼中谁都差不多,如果家里给他很好的教育,他又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污染,这些青少年会幻化出一种状态——对谁都差不多好,也不求谁,因为自己家里什么都有。反而,在这些青少年身上,长出了一种很吸引人的奇特魅力。

  我认真想想,的确是这样。如果你身边有一位朋友,他不会因为你穷或者富,不会因为你丑或者美,而对你有什么不同。他既不求你,也不需要你给他什么,他总是很自在地生活;与你交流的时候,不会奉承你,也没有批评你,如是而已。你会不会觉得这位朋友很有魅力呢?

  实际上,列子回家修行了三年,劈柴的时候就认真劈柴,喂猪的时候就认真喂猪;对待老婆没有憎恨,没有分别,不会认为“儿子都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别人的漂亮”,对待别人都一样尊重,他就慢慢地恢复到无分别的爱,这就是“生活禅”。

  儒家说:“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就是博爱。这种博爱并不是逮谁爱谁,而是对谁都一样,没有分别心。经过如是这般几年之后,列子终于成就了自己。

  ★把自己的心当镜子:来了,就回应;走了,就不粘连

  庄子讲了季咸、列子和壶子的故事后,批注了十六个字——“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

  “无为名尸”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名声啊,就像主人,我们不要成为名声的尸体,被它拖着走。禅宗里有一个公案,叫“拖尸体者是谁”。里面讲到,我们其实就是一坨肉,是谁拖着这坨肉今天去火车站,明天去机场?是谁让这坨肉白天坐在这儿跟人谈事儿,晚上又去睡觉?

  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观意志,而不是被名声所累。比如,不要因为你是总经理,就被总经理的头衔绑架,做成总经理的样子;不要因为你是妈妈,就得天天混妈妈圈、晒娃圈,然后绑架同学、朋友、亲戚去给孩子参加的幼儿园活动点赞。我们不要成为名分的尸体,不要被名分拖着跑。

  南老在《庄子諵譁》中也同样地认为,“‘无为名尸’就是不要为了求名,为了求利,而成为虚名的奴隶。我们现在社会上的明星,或者追求知名度的人,出名之后就变成尸体了,到处请你去亮相,天天对着那个摄影机,照得眼睛都坏了,这就是被名困住了;千万不要为名尸啊,不要被名困住了”。

  “无为谋府”,是指不要让自己的谋略,完全出于自己的本地运算。你的决策,除了来自于自己的经验判断之外,还得从云端、大自然和宇宙当中汲取变化趋势,而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规划任何一件事情。否则,当你想象世界围绕着你转,但你的心力又不足以达到的时候,就会活得很累。

  “无为事任”,就是不要被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绑架,不要逆自己的天性去推动任何一件事。比如,我在喜马拉雅FM上做《梁冬私房笔记: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音频课程这件事,开始,是种种因缘在推动;但做着做着,这件事情就被异化成工作了。有一天,该录音频课程了,但小梁觉得实在没有话说,如果勉强录制的话,那肯定会很伤身,更会伤害彼此的信任。所以,我就在第二天有感而发的时候再去补录。

  但是,如果这件事今天必须做,就叫作“事任”(责任)——被这件事情本身绑架了。所以,庄子说“无为事任”——不要让这件已经被异化的事情绑架了你的初心。本来,你做这件事情来自天机,是各种因缘的和合。结果,做着做着,就被这件事情绑架了。

  “无为知主”,就是不要成为原创知识的人。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知识是你创造出来的,起码在庄子那个时代是这样的。当然,也许各位同学会有各自的判断,认为在这个时代会有所变化。但是,起码在庄子生活的时代,他认为重要的事情,早就被了解了,你就不需要绞尽脑汁去再创造新的智慧了。

  庄子用十六个字——“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来表达壶子以及列子后来修行达到的境界,还是很有趣的。当你做到这四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后,慢慢慢慢就会潜心地体验到永不休止的真源,自由自在地游乐而不留下踪迹——“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尤其是一个人到了至人的层次时,会完全把心当作一面镜子,物来不迎,物去不送——“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来了,就回应;走了,就不粘连——“应而不藏”。所以不管多少事情来了,你都不会被伤到——“故能胜物而不伤”。

  可以说,这一段是《应帝王》里核心的观点—一个人如何成为自己的主人,恰好是以一种很奇妙的、很辩证的方式——“应而不藏”来完成的,所以才能不受伤。

  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一个人既要做自己的主人,又要对任何外来的事物不拒绝、不粘连、不隐藏、不将就、不迎合,很矛盾?以前,我也和大家分享过“应而不藏”这个观点。你的存储域再大,可能也有装到爆的时候;只有当你把自己的心当作镜子,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才不会爆掉。

  你的运算能力全都是别人的,你只是一个接收终端,负责上传和下载,而没有本地运算能力。所有存储、运算、传递等全部都在云端进行,都是其他端口。你只负责当下的反应,你的速度快,电脑也不会受伤,这就叫“至人之用心若镜”。

  ★生活本来就很狗血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你会突然发现,一位在你们公司里非常不引人注意的人,原来是老板的儿子。一位企业家突然发现,有一天他的员工辞职了,问他:“你为什么辞职?”那个人说:“恭喜你,你通过了我们的测试,我父亲管理的私募要给你投资,但首先要了解这家公司的情况。所以,我到你们公司来打工,只是看看你们公司靠不靠谱。经过一个月做勤杂人员的观察,我认为你们公司值得投资。所以,我父亲已经决定给你们投十个亿。明天,我可能会成为你们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假如这样的事情来临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原来你是卧底啊,请问有何指教?你想怎么着?我能为你做什么?这就是生活的剧情越发狗血的原因,不是我们的生活变得狗血了,而是它本来就那么狗血。

  另外,在这么狗血的基础上,我们整个人群的世界观,也被电视剧的编剧投射影响了。大家在看电视剧时,看着看着就会把自己代入进去——我是里面的谁?

  当你把自己投射进去之后,你的情绪反应模式,就被编剧和导演反影响了。本来,编剧和导演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提炼创作出的电视剧,但电视剧本身又反作用于生活,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活得比狗血的剧情还要狗血,形成了一种相互映射的影响。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要拍那么多“心机”剧和宫斗剧,时间长了,一旦刺激出国人的乐趣,怎么得了?年轻的时候,我生活在广东地区,看了很多TVB剧,里面全都是讲office lady(白领女性)怎样在职场里像穿高跟鞋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表象和真理之间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当中保持优雅的平衡。

  后来,我到北京看BTV很不适应。因为那时候,BTV没有这种剧。不过,现在我看到一种现象,就是TVB的宫斗剧文化成功地传染到了BTV。我在BTV上也经常看到这类电视剧,但我对此没有表扬和批评,而是客观地陈述。

  其实,我们可以像旁观者一样,来看待编剧和我们的生活之间如何形成互动——这些编剧如何观察生活后编出了那些狗血剧,来影响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又是如何受它的影响呢?如果在这一刹那,你突然觉察到“原来我活在一个被编剧影响的世界里,变成电视剧的编外人员,成为这部剧的现实版投影”的时候,你就能够跳出这个游戏规则。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在iPad前看电视剧,看电视剧的人在哪里?如果你能够抽离出来,旁观自己在看宫斗剧时情绪的跌宕起伏,观察到自己已经被剧情绑架,自己开始投射进去,觉得自己就是受害者,你是不是能够觉察到受害者只不过是一种幻觉?如果你没有觉察到,你就被受害者的情绪伤到了;如果你觉察到,你就没有受伤。这就叫“故能胜物而不伤”。

  像面对镜子一样看待自己如何被朋友圈和各种电视剧影响,这件事情本身可能是现代人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如果我们能够觉察自己活在一个怪圈当中——现实社会被浓缩提炼成电视剧,电视剧反过来引发我们的共鸣,让我们投身进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像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一样,同样受到了伤害。

  如果此时,你能够跳离出来,像面对镜子一样,看到自己被这个轮回所裹挟的话,你就不会受伤。

  ★浑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本来,我们可以在想笑的时候就笑,想哭的时候就哭。我们哭并没有伤到自己的内心,有哪个婴儿哭是因为真正伤心了呢?没有。甚至老子说:“婴儿在啼哭的时候,连嗓子都不会哭哑。”为什么婴儿哭那么长时间,嗓子却不会哭哑呢?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他们只是哭,不会因此而伤心,所以也不会因此而动气。

  庄子在《应帝王》中说:“如果你想要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就要学会对事物的模糊、不确定、无逻辑保持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共存。”

  试举一例,各位女青年,如果有机会,请把你老公微信里的内容一条一条地翻开看。每看一条微信,你就会开一窍;越明白,你们的关系就over得越快。再比如,父母很担心孩子,万般呵护地把孩子养大。然而,孩子可能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各种吓死你的尝试——抽烟、喝酒、谈恋爱,甚至飙车……

  我小时候在攀枝花,有一次,跟着一帮孩子去江边玩儿。攀枝花的江叫“金沙江”,属于长江上游,水流湍急,而且那时是很冰冷的雪水。一开始,很多孩子以为在岸边玩一玩是没事的,但因为太冷且水流非常急,所以很多孩子在岸边玩的时候就被卷走了。

  小时候,父母不让我们自己这样下去玩儿。但其实呢,很多我们小学或中学的孩子就是要去玩儿。只不过父母不知道而已,所以他们没有被吓死——他们处于浑沌的状态。

  其实,就像不知道老公到底怎么回事儿的老婆一样。反过来,如果老公钻进老婆的脑子里,真正知道他认为是黄脸阿姨的老婆,原来还有那么多春心荡漾的时候,他一定会大惊失色。

  如果你知道每天你去光顾的大排档是怎么把食物做出来的,肯定要吐好几天了。但是,你不知道。所以,你觉得大排档的味道很好,即使把自己吃得满身肥油、满脸暗疮,你也不以为意,因为你不知道。

  浑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很多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时候,是不好玩的

  我们对父母就是这样,只告诉他们好的结果,从来不告诉他们自己正在经历多少困扰。还有很多夫妻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其实早就已经离婚了,但父母不知道,儿女也不知道。他们装模作样地坐在饭桌旁吃着饭,讨论着未来,就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让孩子觉得自己还有一个完整的家。这些都是浑沌使然。很多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时候,是不好玩的。

  许多后来股票涨得特别厉害的公司的员工,其实很早就把股票卖了,因为他们自己心里清楚这家公司有很多问题。结果,卖完之后才发现股价仍然一飞冲天地涨。为什么他们拿不住这家公司的股票?就是因为他们开了窍,知道了中间的细节。

  庄子用浑沌之死给《应帝王》做了总结——你一定要明白什么吗?你确信当自己明白以后,不会被自己的明白吓死吗?如果你明白,其实你一直都只不过是很小心地一次又一次躲避种种危险而很偶然地活在世界上,难道不会因此感到深深的恐惧吗?有一天,我坐飞机回来,刚下飞机,整个机场电闪雷鸣。我突然在想,我们得有多么幸运,才能够平稳地落地。

  当我们每天都怀着真正的感恩,去面对我们一旦知道可能就会被吓死的,但我们还不知道的真相时,就会充满深深的幸运感。这种幸运感值得拥有,值得我们把它温暖地揣在怀里安然入睡。

  ★明白“顺物自然”之理,足以活得很爽且不累

  前一章讲了天根和无名人交流,无名人传授他的心法——“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我们不说怎么管理天下这么宏大的命题,其实,只是参透“顺物自然”这四个字,足以让你活得很爽且不累。

  好多朋友都跟我抱怨“为什么当年我没有拿住腾讯的股票,现在腾讯已经是一家市值将近三万亿港币的公司”;还有很多朋友曾经有机会买Facebook的股票却没有买,现如今,Facebook的市值大概是五千亿美金,相当于三万多亿人民币。以前,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两家公司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为什么大部分曾经买过这两家公司股票的人都没有拿住呢?

  本质上,小梁认为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深刻理解“顺物自然”这四个字。一家公司在膨胀,当它大到一定程度时,却还在继续膨胀,你就拿不住了,因为你不相信它可以达到更高的程度——腾讯的股价在一百元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已经那么贵了,怎么可能还会涨?

  我们再举另外一家公司的例子,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熟悉茅台公司,它的股价都涨到接近五百元了,怎么可能还涨呢?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见过大的东西,参照系太小,不相信东西可以有多大。

  想一想,世界上好的白酒卖两千多元,而好的红酒卖十万元,你觉得合理吗?当然,现在茅台频频表态一定不涨价,这是为了要稳定物价才不涨。但是,购买需求却一直存在。如果我们能够“让子弹飞一会儿”——让股价自己涨一涨,说不定你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获得的收益就超过了你能想到的一切。正如你曾经想过北三环以内或者建国门附近的房子,能涨到十五万元一平方米吗?

  “顺物自然”就是,你一定要相信,世界自己会长成你想象不出来的那么大。

  ★要想以后淡得起,必须以前浓得够

  有一篇文章,叫《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很有意思,里面讲:“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实际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对应的就是无名氏所说的:“你的心要放空放淡,不要有太强的主观意识,然后让自己‘合气于漠’。”

  什么叫“合气于漠”呢?漠,就是漠然、冷漠,不是简简单单的不热心,而是一种“这个世界既与我相关又与我无关”的心态。我们总是知道如何将自己不感兴趣的人或事放下,这固然重要;而对自己感兴趣、很以为然的东西,也能够保持冷漠,这才叫酷。

  “酷”其实是一个挺高级的词,大家都爱钱你不爱,大家都爱美女(帅哥)你不爱……,这样就叫“漠”。漠的背后,其实是吃饱以后的淡然,就是已经体验过了,知道得到这些也不过尔尔。

  基本上,“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是一个让自己“归于一”的修炼秘方。一个人要如何控制自己?控制自己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不乱动。什么叫“让自己不乱动”呢?就是历经世事以后的沉默。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儿子喜欢吃沙县小吃,中午吃了拌面和扁肉,晚上又吃拌面和扁肉。然而,吃了一段时间之后,即便给他端来好吃的沙县小吃,他都有一种拿不起筷子的感觉。这叫真正的淡、真正的漠——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释放出来的。所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是有前提的。

  你浓过吗?你热烈过吗?年轻的女同学,如果你愿意听小梁一句忠告——定要去找那些年轻时候就爱过、放荡过的人,他们各种玩法都玩过,到三四十岁火气放完之后,就不那么乱了。而年轻时的“好男人”,年纪大了之后,给他一把火,他能把家里的老房子烧得咔嗤咔嗤的,瞬间天崩地裂。

  我有一位对日本颇有研究的朋友,他说很多日本女青年婚后能够成为好太太的原因是:婚前她们已经把自己内心的“浓”——“邪火”释放得差不多了,所以有了婚姻以后,她们可以收敛成一派淡然的样子,如菊如兰。

  有些人家里的孩子开慧比较早,五六岁的孩子,就口齿伶俐,已经可以聊挺多东西。看到这种情况,另一些家长就说:“五六岁就这样锋芒毕露,长大以后怎么办?很讨人厌的嘛。”我说:“有一些人哪,之所以长到四五十岁还跟人家讲修行体验,就是因为小时候没讲够。”

  人生就是总量恒长,小时候让他讲过瘾以后,长大了让他讲他也不愿意讲了。你看见过哪些混到四五十岁的人,还在讲他五岁八岁就讲的东西?他一定是淡和漠的——“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我想再和大家进一步讨论的是,这种年轻时的强烈绽放,转化为以后的真淡和真漠,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它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你要以后淡得起,必须要以前浓得够。但只是浓得够还不够,还需要见过真淡之人,并且了解他曾经比你还浓,你自然而然就会收敛了。

  ★内心里不亏欠谁,也不用让别人亏欠自己

  不要和小时候生活太匮乏的人联系得太紧密,因为小时候生活太匮乏的人,长大以后会报复性地提高对此的要求。一些单位的领导,在外面耀武扬威或者很想得到认同,本质上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认同,欠这一口儿。其实,在家里对老公不尊重的女人是大菩萨,她们推动了一个男人向外扩张的动力,他们能够创造一番惊天伟业,都是拜老婆让他们在家里得不到尊重所赐。

  除此之外,还要见过另外更高层面上的淡,也就是说,可能还需要看见过更高级的人或者读过更高级的书,知道还有比自己更甚的状况,才能达到某种境界。当他“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时候,少年已不是以前的少年,而是指成熟以后,能够对自己的那份天真小心看护的少年。然后,他才能够做到“顺物自然”和“无容私焉”。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都是顺其自然的。

  有一次,我们家的“贵内”云游四方一段时间后,终于回来了。但是,在她回来的两个小时之内,我们俩吵了一架。深更半夜,我被气得肝儿颤,冲到楼下,撕开两包加味逍遥丸,咔咔咔地吃完以后,恶狠狠地把装药的袋子扔向垃圾筒,居然没扔进去,它们飘在了垃圾桶的外面。我很生气地蹲下把它们捡起来,又恶狠狠地扔回去,这才放下。

  结果,这一夜我睡得极好。第二天清晨,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获得“终极释放”,你前面得有一个恶菩萨,用你之前都不能理解的方式渡你。

  所以,许多真正放下的人,都一定经历过一个强烈的反转过程。每一位家有“恶人”的人,都要感谢他们用金刚菩萨相渡你,并且心存感恩,这样你就会突然一夜清明。

  ★小聪明与大智慧之人的区别

  其实,《应帝王》是一篇关于“如何做主人”的讨论。在古代的时候,很多谋略家都把这篇视为道家人士指点江山的总纲。但是,小梁认为,把如何做帝王的事情放到当代的话语环境来讨论有点儿违和。所以,我更愿意把这个话题引申为“每个人做自己的主人,或面对复杂生态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话,每个人就可以在当下找到与自己相应的东西。

  阳子居见到老聃(老子)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人,办事迅捷敏锐、果敢坚强,观察事物也洞察明了,对什么事情都很了解—总之门儿清。他是一名好的管理者吗?他可以和那些真正的领导者比肩吗?——‘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

  老子说:“在圣人看来,这个人只不过和那些聪明的小办事员一样而已,他会被自己的技能所束缚,因困苦劳累而担惊受怕。像老虎和豹子,就是因为毛色美丽,而招来众多猎人的围捕;猕猴因为跳跃敏捷、狗因为捕捉猎物迅猛,而遭受绳索的束缚。”(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见过耍猴的?一个耍猴人在猴子脖子上系一根绳子,锣一敲,猴子就开始后空翻、侧空翻……。因为它有这些优点,所以它受到了束缚。)

  接着,老子说:“像这样的动物也可以和胜者之王相并列吗?”阳子居听了这番话之后,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很不安地说:“冒昧地问一下,胜者之王是怎么治理的呢?”

  老子说:“胜者之王治理天下,功绩铺盖天下,却好像没有自己的努力;教化施于万物,而百姓不觉得有所依赖;功德无量,却不知道该怎么赞美他。万事万物,各居其所,而欣然自得——‘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每个人都正好在做适合自己的事儿,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于是,彼此之间相互咬合,社会得以很好的运转。内住于高深莫测的神庙之境,而生活在什么也不存在的世界里。”

  这段话,实际上代表了用黄老之术管理复杂生态的心法。

  关于这段话,冯学成老师曾经在《禅说庄子》中说过:“大道本来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我们却要强制性地去了解,就只会越忙越乱,把社会都忙成一团糟。正因为万物都秉承了大道,它们才能各自成为自己,各就各位。”

  ★你看到别人表现出的优雅,背后全是不为人知的付出

  一个人表面上自由,是因为有很多人不自由地帮助他。一个人表面上好像不太经意地做着很正确的决策,其实背后有着很复杂的算法,甚至他掌握了一些你所不了解的算法。

  《黄帝内经》里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可能在这个时辰这样做,在下个时辰就不这样做的人,有着比你复杂得多,而且你根本不了解的一套算法体系帮他做决策。

  早年,我拜访过一位医生,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本来,他约了几位病人,但他临时有事儿要出门,于是就把张方子、第二张方子和第三张方子写好后放在那儿。然后,他对助理说:“一会儿来的个人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你就把这个方子给他并这样嘱咐他。第二个人是……,第三个人是……。”后来,果不其然,这些病人确实与描述的一致。

  正安的一位大夫也是这样。早些年,一位朋友来找正安的大夫看病。这位大夫说:“你昨天晚上睡得太晚了,所以今天脉象是变了的。”那位病人就很震惊,说:“师傅,你怎么知道我昨晚睡得那么晚?”大夫说:“我昨晚刷微博的时候看见你了。”

  我们并不知道,一些人对于好多事情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了解。比如,诸葛亮看上去神机妙算,其实是因为他有非常多亲戚朋友在魏国和吴国做内应,负责搜集情报数据。

  当我们看到老子的这段话时,一定要很清楚,一切看似潇洒、无所谓、不存在的状况,都是以大量艰辛的工作作为那些你看不见的部分的支撑。

  我人生当中有代表性的事情是,以前在攀枝花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在十五名到二十名之间徘徊。而班里成绩前三名的同学却天天玩儿,下课的时候也不做作业。有一天,我和他们聊天,很生气地说:“我都已经很认真了,为什么才十几名;你们为什么可以总是前三名?”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把小学五年级之前的内容都学完了。

  你看到别人表现出的优雅,其实背后全是艰辛、努力和不为人知的付出。

  南老说:“读老庄不要读傻了,读到假潇洒,很可怕。”如果我们读《庄子》,不配合着读《论语》《大学》《中庸》,不配合着学习微积分、现代物理和数学,没有工程学和科学知识的话,很容易变成嘴上散漫、行为上失败的边缘人。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有格局的人和没格局的人,差别在哪

  在前面的故事中,老子告诉阳子居:“做人做事不要执着于某些技巧,关键是要放大格局,让万物自己做自己就好啦——‘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然后你就在旁边晒太阳;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你看富二代活得挺高兴,但你不知道他爹有多辛苦。我认识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从小学或中学就被送到国外读书,回来之后,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学的专业是fashion design(时装设计)。

  他们回到家里,面对自己父辈还是在传统工业,不是砖头、螺丝就是轴承,反正都是工业1.0的那些事儿,或者老爹承包了几万亩果园,榨果汁什么的。对此,通常情况下,富二代会发出饿的话为什么不吃肉粥——“何不食肉糜”的感慨。但是,如果没有父辈付出像搬砖一样的辛苦,他们很难获得现在的自信。

  小梁受邀和一群做投资或做企业成功的朋友,做一个深度的分享。当时,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请问,家庭给了你们什么让你们成为今天这样的人?”席间,我注意到一位在投行做得很成功,后来做私募赚了很多钱的优秀年轻人。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本科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他的物理、高等数学等主要科目都拿满分,只有体育这些课程没有拿到满分,但也没有低于九十五分。

  这种成绩对我们来说,简直高山仰止,在智商上是被碾轧的。然而,他说:“大家看到的都是我在清华大学成绩很好的一面。后来,我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没什么钱,于是花了一点儿时间研究一下到底该怎么赚钱。后,我了解了投资银行是如何赚钱的,于是,就做了投行,也做得很成功。”

  但是,我想跟你们分享一下他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他家里很穷,住在东北很冷的地方。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父亲在早年被打成了没有工作能力的人。他五岁到七岁的时候,常常会跟着父亲拖着像电影《冈仁波齐》中一样的车子,到很远的县城,把公共厕所的粪便拖回来做肥料。

  你可以想象一下,天很冷,积雪比人还高,在这样的雪地里把车拖回来的场景。改革开放以后,他父亲什么都做过,修手表、搬砖……。总之,他父亲通过个人努力,在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一千元的时候,创造了个一千元(那个时候,万元户是拥有很多很多钱的人,就和现在的亿元户一样)。

  在他十岁的某一天,他父亲买了火车票带着他来到北京。他们从火车站出来之后,直接坐着公共汽车,哐啷哐啷地晃了很久之后,来到一个地方——清华大学。他父亲指着清华大学的校门说:“我从来没有来过这里,但我在书上看到这所学校是全中国好的学校,父亲的愿望就是你能够考上这所学校。”

  这位年轻人说:“如果你了解这一段之后,再来看我后来的成绩,你们就知道了,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是在小时候埋下的种子。”

  ★为什么一些人努力之后,还是很清苦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就是努力和不努力的人,还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一些人努力之后,还是很清苦?为什么一些人努力之后,可以达到很高的格局,慢慢幻化出潇洒的样子?中间的差别在哪里?其实,差别在于小时候看问题的格局。

  小时候,我没有去过清华大学,只见过广州一所大学容纳一千人左右的分院,饭堂只有一层,宿舍楼也就两三层,阶梯教室也是小小的。后来,我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已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走进学校一看,就和小时候见过的大学差不多。所以,我根本没想过自己能够成为清华、北大的毕业生。

  当年,我的高考成绩应该是高于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的,因为我们班里一位成绩比我还低五十分的同学考上了清华大学,但我填志愿的时候都没敢报清华大学。当时,我觉得以我的智商和“积分”能够读北京广播学院已经非常厉害了,事实也就如此。

  小时候格局很大的人,大部分是父母给他们播下了伟大心灵的种子。经历过很认真的工作之后,终他们要超越这种表面上辛苦的工作,建立一个有着更开阔视野的格局。而这些种子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播在心头了,可能是以“被告知”或“被看过”的方式。

  话说回来,老子是一个有很大格局的人。他为什么有这样开阔的格局?因为老子的长辈已经有二十多代人接触过皇帝的生活,他们大部分是史官——国家图书馆管理员。

  在中国古代,像老子长辈和老子这样的人,所看到的东西,是一般人看不到的,而且他们的工作都是世袭的(那时候,外国也是这样的世袭制。比如,在印度,你是在恒河边摆渡的人,那你的后代就一直是摆渡人)。他们看过大量帝王真正管理国家的那些秘密和格局,之后写出来的东西,所表述出来的,一定隐含了很多强大的能量。

  而我们,如果在小时候,心里没有天下的格局,妄想从开始就成为潇洒的人,就会形成散漫的性格;如果开始很勤奋、辛苦,但没有大的格局和远大见地的话,也很容易终身劳于辛苦。

  ★什么叫“有魅力的人”

  曾经,小梁看过一部关于意识控制魔术的纪录片。其中,一些读心术大师可以通过你的瞳孔的微微变化,知道你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比如,他对你说:“一、二、三、四、五、六、七,你心里在想哪个数字?”

  有时候,当他念数字的时候,他会看你眼神的变换。因为他会发现你在听到其中一个数字的时候,神态不太一样。而且他在说这几个数字的时候,会把其中某个数字念得比其他数字重一点儿,所以敏感的人就会被暗示。

  壶子呢,是那种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人,不只控制脸上的表情,还包括内在的生机,他可以做到收放自如。面对观察他的人时,他可以控制自己,释放生命的高潮波,释放生命的死亡波,还可以释放生命的混乱波。他可以做到对于观察者的反作用,其实全是在用心之术上。

  但是,他的学生列子不知道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壶子说:“季咸是一位高人,他知道怎样观察人,他知道如何从光线、眼神、动作、微表情里看到你的状态。但那是对普通人。他来见我的时候,我可以反控制、反观察。”

  听到老师和他讲这些的时候,列子终于明白了,原来世界上的高人一直在自己身边,而且真正的高手是不会炫技的。真正的高手总是表达得好像很沉默、很一般的样子。你觉得他比你优秀不了多少,但是,你在努力了五十年之后,发现他还是比你优秀一点儿。

  于是,列子就回家做一个让自己返璞归真的普通人。老婆再厉害,他也不生气;老婆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婆叫他往东,他就往东;老婆叫他做饭,他就去做饭。而且,他喂猪的时候,就像对待老师一样认真。如是三年,列子达到了一个看上去,乃至内心里面都修炼到返璞归真无差别的状态。

  对于列子的这个故事,南老曾经在《庄子諵譁》中说:“列子回家给太太做饭,‘于事无与亲’,这是应帝王个秘诀,入世的秘诀。有道之士到这个世界做人做事,做任何事都是无与亲,不亲。不亲是什么?就是佛学里的不执着,不抓得很牢。对自己的生命更不要抓得很牢。年纪大了,总有一天再见;再见就再见,没有什么关系,一切听其自然,万事不执着,这样才能够入世。”

  什么叫有魅力的人?就是对你没有要求,而且对所有人都是无分别的爱,这个人自然而然地就会长出魅力和吸引力。

  我和一群做社会教育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其中一个人说,他发现现在可能是因为普遍家庭环境很好,一些青少年身上有一种特质——无欲无求。因为在他眼中谁都差不多,如果家里给他很好的教育,他又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污染,这些青少年会幻化出一种状态——对谁都差不多好,也不求谁,因为自己家里什么都有。反而,在这些青少年身上,长出了一种很吸引人的奇特魅力。

  我认真想想,的确是这样。如果你身边有一位朋友,他不会因为你穷或者富,不会因为你丑或者美,而对你有什么不同。他既不求你,也不需要你给他什么,他总是很自在地生活;与你交流的时候,不会奉承你,也没有批评你,如是而已。你会不会觉得这位朋友很有魅力呢?

  实际上,列子回家修行了三年,劈柴的时候就认真劈柴,喂猪的时候就认真喂猪;对待老婆没有憎恨,没有分别,不会认为“儿子都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别人的漂亮”,对待别人都一样尊重,他就慢慢地恢复到无分别的爱,这就是“生活禅”。

  儒家说:“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就是博爱。这种博爱并不是逮谁爱谁,而是对谁都一样,没有分别心。经过如是这般几年之后,列子终于成就了自己。

  ★把自己的心当镜子:来了,就回应;走了,就不粘连

  庄子讲了季咸、列子和壶子的故事后,批注了十六个字——“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

  “无为名尸”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名声啊,就像主人,我们不要成为名声的尸体,被它拖着走。禅宗里有一个公案,叫“拖尸体者是谁”。里面讲到,我们其实就是一坨肉,是谁拖着这坨肉今天去火车站,明天去机场?是谁让这坨肉白天坐在这儿跟人谈事儿,晚上又去睡觉?

  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观意志,而不是被名声所累。比如,不要因为你是总经理,就被总经理的头衔绑架,做成总经理的样子;不要因为你是妈妈,就得天天混妈妈圈、晒娃圈,然后绑架同学、朋友、亲戚去给孩子参加的幼儿园活动点赞。我们不要成为名分的尸体,不要被名分拖着跑。

  南老在《庄子諵譁》中也同样地认为,“‘无为名尸’就是不要为了求名,为了求利,而成为虚名的奴隶。我们现在社会上的明星,或者追求知名度的人,出名之后就变成尸体了,到处请你去亮相,天天对着那个摄影机,照得眼睛都坏了,这就是被名困住了;千万不要为名尸啊,不要被名困住了”。

  “无为谋府”,是指不要让自己的谋略,完全出于自己的本地运算。你的决策,除了来自于自己的经验判断之外,还得从云端、大自然和宇宙当中汲取变化趋势,而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规划任何一件事情。否则,当你想象世界围绕着你转,但你的心力又不足以达到的时候,就会活得很累。

  “无为事任”,就是不要被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绑架,不要逆自己的天性去推动任何一件事。比如,我在喜马拉雅FM上做《梁冬私房笔记: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音频课程这件事,开始,是种种因缘在推动;但做着做着,这件事情就被异化成工作了。有一天,该录音频课程了,但小梁觉得实在没有话说,如果勉强录制的话,那肯定会很伤身,更会伤害彼此的信任。所以,我就在第二天有感而发的时候再去补录。

  但是,如果这件事今天必须做,就叫作“事任”(责任)——被这件事情本身绑架了。所以,庄子说“无为事任”——不要让这件已经被异化的事情绑架了你的初心。本来,你做这件事情来自天机,是各种因缘的和合。结果,做着做着,就被这件事情绑架了。

  “无为知主”,就是不要成为原创知识的人。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知识是你创造出来的,起码在庄子那个时代是这样的。当然,也许各位同学会有各自的判断,认为在这个时代会有所变化。但是,起码在庄子生活的时代,他认为重要的事情,早就被了解了,你就不需要绞尽脑汁去再创造新的智慧了。

  庄子用十六个字——“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来表达壶子以及列子后来修行达到的境界,还是很有趣的。当你做到这四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后,慢慢慢慢就会潜心地体验到永不休止的真源,自由自在地游乐而不留下踪迹——“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尤其是一个人到了至人的层次时,会完全把心当作一面镜子,物来不迎,物去不送——“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来了,就回应;走了,就不粘连——“应而不藏”。所以不管多少事情来了,你都不会被伤到——“故能胜物而不伤”。

  可以说,这一段是《应帝王》里核心的观点—一个人如何成为自己的主人,恰好是以一种很奇妙的、很辩证的方式——“应而不藏”来完成的,所以才能不受伤。

  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一个人既要做自己的主人,又要对任何外来的事物不拒绝、不粘连、不隐藏、不将就、不迎合,很矛盾?以前,我也和大家分享过“应而不藏”这个观点。你的存储域再大,可能也有装到爆的时候;只有当你把自己的心当作镜子,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才不会爆掉。

  你的运算能力全都是别人的,你只是一个接收终端,负责上传和下载,而没有本地运算能力。所有存储、运算、传递等全部都在云端进行,都是其他端口。你只负责当下的反应,你的速度快,电脑也不会受伤,这就叫“



原文赏析:

如果你把视角放在如何投资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拥有更伟大的人生时,你要学会“配得上。


现在做什么オ能配得上未来更好的自己

说到投资,大部分投资的问题都不是判断的问题,而是自身境界的问题。我建议,当我们作为现代人在读《应帝王》时,应该好好问问自己,如果想在不久后成为牛人,成为不让自己后悔的人,现在要做什么才能配得上未来的自己?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帝王)最终讲的还是一个道理一一如果我们要投资,最重要的一定是投资自己。


许愿要小心,管理人生最大的悲刷是没有梦想,比这个悲刚更大的,最最大的悲刷是梦想太清太明确一一它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终极问题就是要向宇宙的真理致敬,这叫致良知。

为什么我们要读经典?也许就是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一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有无数最聪明的人,早就知道了无论你走哪条路,最终都是要向宇宙的真理致敬。而真理具体是什么,它在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风景和样貌是完全不同的。

人生的自在莫过于“不将不迎”

不迎接未来。不留恋过去


不较真地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没有那么悲观;当事情好像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跟别人说的那样发展的时候也没有那么乐观。


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帝王(帝和王是两回事,因此,“帝王”不是我们从宫廷剧中看到的“皇上”这一概念。“帝”指的是原本,得到原本的真义的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最开始的“帝”

最开始的源头。那个东西其实是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始无终的)。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凤凰卫视前著名主持人、百度前副总裁梁冬新作之六

  本系列内容在喜马拉雅FM上一直位居精品畅销榜前列,播放已破1300万次。书中全新收录梁冬老师补充讲解的精彩内容!

  ★《应帝王》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应帝王”对我们的是现实意义是,我们能不能在zui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志向——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把自己的人生变成自己当主人的人生。在读《应帝王》时,我们应该好好问问自己,如果想在不久后成为牛人,成为不让自己后悔的人,现在要做什么才能配得上未来的自己?

  ★如果我们要投资,zui重要的一定是投资自己

  活在世上,大家都不容易,能做自己的主人就很不错了,我们每个人这辈子必须去管理自己和投资自己。

  投资是一门奇妙的艺术,大部分投资的问题都不是判断的问题,而是自身境界的问题。投资自己的核心秘诀是什么呢?让自己成为那个值得的人。这个值得往往是从zui微小的某一个愿景开始的。也许你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才终于慢慢接近自己梦想的样子,但很可能就是zui开始的种子结的果。

  ★管理自己和投资自己的核心心法

  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在《应帝王》里,真正成为自己主人的核心秘密是不较真地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甚至对于是不是存在一个所谓真实的自己,都抱有那么一点儿的不以为意。如果你想要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就要学会对事物的模糊、不确定、无逻辑保持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共存。

  ★满世界都在讲《庄子》,为什么要听“梁注”版:梁冬的注解和诠释让庄子从古籍走入当下,让庄子从文字化为生活。《庄子》是永不过时的自在法门,梁冬在和大家一起学习《庄子》的过程中,用AR、VR、统一场论、价值投资理论……重新注解庄子的故事。随书附赠钦定四库全书《庄子·应帝王》手抄本!


媒体评论

      浓得够才淡得起,zui深刻的体验是玩手游或网游,在你没日没夜升级到一定阶段后,突然有天不想玩了,甚至把游戏卸载掉,才叫真的淡然。这时候甚至会看清游戏开发者的意图。然而,在此之前,谁跟你说什么都没用。

  ——Wisdom橙

  半夜心里不舒服而起来,读到《梁冬说庄子·应帝王》里的一篇文章,很舒服,应用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愿内心无起伏,淡然而稳定,感谢梁冬老师。

  ——春风

  了解自身是件需要不断持续和深入的过程,一切外物皆为凭借而已,喜欢梁冬老师解读的《应帝王》,梁老师总能在我困惑时给出方向,感谢!

  ——Sherry

  《梁冬说庄子·应帝王》的每篇愈来愈引人探寻……小时候对讲故事,看童话书,看电影,到后来的阅读,是好奇喜欢的,也许是为了有一天像现在这样阅读、思考和品味作品。

  ?——eνelγn

  “做自己的投资人”击中了我。几年前自己无论如何也是看不进去这种国学类的书的,但这几年经过各种事后有了接触传统文化的冲动。所以千万不要用自己的主观想法判定一些事,只要不被外界束缚,便能自得其乐。

  ——jinji

  庆幸在换工作和育儿的关键时刻遇到了这本书,还没读多少就发现了自己以前对庄子的偏见,世人多以为他是出世的代表,不建议年轻人阅读,然而梁冬先生对庄子的解读颇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准备摘抄其中的一些段落,日常做好读书笔记。

  ——左岸花开


前言

      做自己的投资人

  管理好自己比管理好天下更重要

  表面上看,《应帝王》的确是庄子在讲如何管理好天下这样一个问题。但对于当今绝大部分现代人来说,是没有机会去管理天下的,自然也无法成为一方之主。那么,读《应帝王》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实,当我们在讨论以上问题的时候,视角是从内往外的。我们忘记了还有一个更大的系统——我们每个人这辈子必须去管理自己和投资自己的学问。

  投资是一门奇妙的艺术。有位叫查理·芒格的投资家,我很喜欢他的一本叫作《穷查理宝典》的书。他说过一句话——你要成为一位好的投资者,就要问一个问题,“你是不是配得上”。

  很多人都说:“如果当年我买了腾讯的股票就好了……”我也买过,但为什么我没通过腾讯的股票挣很多钱呢?因为我犹豫过,卖过一次,又重新买回来了。还有很多人早年在北京投资了房产,但中途以两千多块钱一平方米的价格卖掉了。这说明什么?并不是这些人不知道腾讯的股票、北京的房子好,而是不知道它们足够好。

  所以,如果你把视角放在如何投资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拥有更伟大的人生时,你要学会“配得上”。

  其实做父母也是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特别优秀,但很少问问自己是否配当优秀孩子的父母。

  现在做什么才能配得上未来更好的自己

  说到投资,大部分投资的问题都不是判断的问题,而是自身境界的问题。我建议,当我们作为现代人在读《应帝王》时,应该好好问问自己,如果想在不久后成为牛人,成为不让自己后悔的人,现在要做什么才能配得上未来的自己?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女青年抱怨老公对她不够好,可是她从来不问自己配不配得上她心目当中的好男人;反过来,很多男人也这样,总是指责自己的另外一半不够温柔,对他不够崇拜,可是他从来不会问自己是否值得这样的崇拜。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帝王》终讲的还是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要投资,重要的一定是投资自己。

  投资自己的核心秘诀是什么呢?让自己成为那个值得的人。这个值得往往是从微小的某一个愿景开始的。也许你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才终于慢慢接近自己梦想的样子,但很可能就是开始的种子结的果。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名满天下,其实他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位很优秀的人了,只不过到他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时候大家才了解了他——满头白发,不修边幅地活在自己世界里面的爱因斯坦。

  所以,把自己的人生变成自己当主人的人生,这件事情的背后其实就是,我们能不能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内在的志向和愿望——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的悲剧是梦想太清晰、太明确

  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又该如何管理自己呢?小时候得有志向,要很具体地、清晰地描述出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当这种愿望很强烈的时候,它才可能达到自己梦想的结果。

  就像有一天我问我的儿子:“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他说:“的理想就是天天喝可乐、吃鸡腿。”于是我在他八岁生日那天带他去吃鸡翅,他吃了一盘鸡翅之后说:“没吃够。”于是我又给他点了一盘,他赶紧说:“这几只鸡翅都是我的。”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不应该纵容孩子的自私,但是孩子的天性是这样。因此,我做了一个实验,就随便他吃。

  当他吃到第十五只鸡翅的时候,突然打了一个很满足的饱嗝,然后很诚恳地对我说:“你能帮我吃两只吗?”

  我举这个例子想说的是:我们小时候立的某些伟大的志向,可能就是吃鸡腿、吃鸡翅、喝可乐……,但是对于一生来说,还是有局限的。

  所以,《应帝王》在开篇的时候讲了一则故事——啮缺问王倪:“我该怎么办,到底世界是什么样,世界的本体是什么?”王倪“四问而四不知”——问什么都不回答。为什么王倪不回答?就是怕一个确定的答案限制了对方的想象力。

  是的,你只能说我要成为超级伟大的人,成为为世界作贡献的人,但是你不能说我具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科长、局长,还是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还是成为科学家……

  我小的时候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我觉得这辈子要成为千万富翁,这太了不起了。但后来才发现,一千万要在北京三环内买一套体面的房子都还要好好想想。

  很多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的膨胀和变化远远超于你当下想象的那样一个愿景,所以我们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发愿发得太早、太明确、太清晰。

  比如,我小时候还梦想过自己要成为一位可以装修很多套房子的人,后来在开诊所的时候果然是一间一间地指导装修。在2015年、2016年,无数个深夜,我在上海或者杭州机场乘飞机奔波,就是要到当地看看正安医馆房子装修的进展。

  所以,许愿要小心,管理人生的悲剧是没有梦想,比这个悲剧更大的,的悲剧是梦想太清晰、太明确——它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我年轻的时候还经历过一件特别真实的事情,当时我在北京广播学院(已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读书,坐着小巴从梆子井到郎家园,那是一段大概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小巴很挤,为了多运几个人,司机在一辆十五人的小巴里生生放了二十五个座位进去。有一次我挤上了一辆车,前面本来是没有座位的,硬加了一排座位,是面对面坐的。有一位挺漂亮的姑娘,就跟我脸对脸地差不多贴着坐在拥挤的小巴里,当时我俩都不好意思,我就努力地往外看,女孩就往里看,要不然我们两个人得鼻子贴鼻子。

  当时,我看着外面的风景,清晰地闻到她身上大宝雪花膏的味道。一路颠沛流离奔向市区的时候,我在想,我以后能够直瞪瞪地、毫不愧疚地看一个女孩,而且还能够挣钱,那多好!

  后来到了凤凰卫视之后,前两三年我主持选美,天天盯着女孩看,看得自己都觉得没意思了。有一天,我又看见某电视台在播一场选美节目,当时心生悲凉。

  接着我又想,如果当年我发愿搞套房子,现在我可能是房地产开发商;如果搞互联网的话,说不定现在已经是一位IT大老。但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因为当时我发的愿就是这个样子的。

  还有,大多做父母的给小孩子描绘的都是自己已经三四十岁,而且不承认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局限和苟且的情况下,咬咬牙所树立的一个目标。事实上,大多数小孩子从小立下的志向也无非是在动画片和他的小朋友的群里面聊天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世界。

  所以,过早为自己树立一个清晰的梦想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啮缺问王倪的时候,王倪作为过来人的体会,他很小心谨慎地避免了告诉啮缺一个清晰的答案。

  在生命的旅途上,我越来越觉得,方向要有,但是目标不要太清楚,尤其是在初期的时候,你只需要有一个好的性格,有一个大致为众人创造价值,也让自己过得幸福的愿望,仅此而已。

  至于再过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你的目标变成什么都是不一定的。稻盛和夫说他们公司做预算和规划的时候,只做三个月和终生的,没有年度预算——三个月规划就是解决当下的问题,然后就是终极问题。

  终极问题就是要向宇宙的真理致敬,这叫致良知。

  为什么我们要读经典?也许就是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有无数聪明的人,早就知道了无论你走哪条路,终都是要向宇宙的真理致敬。而真理具体是什么,它在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风景和样貌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说,不被自己开始的那个自以为清晰的梦想所绑架,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人生的自在莫过于“不将不迎”——不迎接未来,不留恋过去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帝王》讲的是真正的帝王应该拥有的一种自信。

  问题永远都会有,矛盾永远都在,但是,当你拥有了某种“这件事情只能朝这个方向走,必须朝这个方向走”的信念,那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你都能欣然接受,这时,你就会感受到庄子讲的“不将不迎”——不迎接未来,不留恋过去的自在。

  为什么我们可以不迎接未来?因为未来始终都是一个方向。实际上,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让我们痛苦的并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担心是否符合目标,是否跟我们做事之前立下的规则冲突、相悖。

  当我们为一件事情纠结的时候,其实就忘了当下这件事情本身。说话的时候把字吐清楚;谈恋爱的时候享受牵手的过程;喝酒的时候体会酒在自己的口腔里面徐徐化开,和唾液混合之后伴随着你的万千菌群进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好像这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怎么能够没有目标,怎么能够不尊重过去呢?但它恰好是庄子在《应帝王》里想跟我们讲述的事情。

  也许我们错误理解了“势不两立”这个词,好像必须“要不然就是这条道路,要不然就是那条道路”,但其实世界本是一个浑然的全然体,它很可能没有二分法,它就是不两立的。

  你有没有过去?你有没有清晰的未来?我想,只要你的内心里面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你就会一直往前走。

  投资也是一样,就像巴菲特跟他的妻子说,我死了之后你就不要炒股了,你就买基金。因为世界上的货币总会超发,质数基金总是选择当时股票市场上秀的企业,而秀的企业已经是经过无数投资人、客户、管理层,还有时代的种种背景映照之下所筛选出来的公司,你只要能跟这家秀的公司共同成长就好了。

  从大时间上来说,你了解一只股票这个月、这一年的价格,那么,它是否能达到你的心理点位又有什么好着急的呢?很多人说:“当年我就买过茅台的股票,五块钱的时候买过,一百块钱买过,二百块钱买过,后来三百、四百忍不住卖了。”

  其实,你只要相信茅台的价值不仅仅在生产茅台的人那里,也在每一位喝茅台的人的口腔里,而且每个口腔里面还有万千无量菌群就行了。你只要相信这件事情一直在,你就拿着股票就好了,每三年或者每十年看一次,你会发现对这只股票的管理是特别轻松的,是让你舒服的,而所有的轻松都来自于你刻意的不干预,刻意的不清晰。

  曾经在一场发布会上,我问杨澜姐是否愿意回到十八岁,她的答案是不愿意。她说就算现在让她回到十八岁,自己也未必能够一路走到今天这个状态,因为她今天的状态是很多因缘和合的产物。

  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地球将变成什么样,人工智能将会如何深刻地影响每一个人的状态……,这都不是我们现在站在这个角度能够评判得了的。

  大部分人都不敢想象自己的儿女回家跟自己说“我是同性恋”,或者说“我不喜欢男孩子”、“我不喜欢女孩子”。其实,可能未来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能再过三十年,许多人根本不是靠婚姻把孩子生出来的,而是自己在中午吃饭的档口,去7-11领一个小盒子,在里面存上自己的唾液,用或者顺丰快递寄到某家公司,过两天就会培养出一个人。

  因此,现在讨论婚姻有意义吗?讨论爱男的还是爱女的有意义吗?那个时候男的也爱,女的也爱,自己也爱,自己也不爱。甚至会有一种广泛的美德——只爱一种人是狭隘的。

  有可能是这样的,但是这只代表我作为现在有局限性的人的世界观和看法,我无法用自身的局限性去为我的孩子,甚至为我自己的未来框定一种可能。

  总的来说,《应帝王》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宏大的世界观——不匆忙地局限于自己对过往的界定,对未来的展望,对当下的描述。

  过去不真实,现在不真实,未来也不真实

  一生中,我们会在有时候刻意忘记,或是有意无意地忘记做某件事开始的原因,然后把它归为某种宏大理想下的必然产物。但当我们安静下来,花点儿时间细细追想当时的情形,发现其实不是这回事。

  有些时候这个误会强大到你自己都相信了,然后自己刻意地忘记了这些。所以,过去并不是你想成的那样,未来也不是你想成的那样,现在也不是你想成的那样。

  在骄傲中撒谎,在撒谎中骄傲。人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它其实是一系列误会,过去不真实,现在不真实,未来也不真实。就好比我和你面前放着两瓶茅台,然后你说:“这一瓶好喝。”我告诉你:“它的年份久一点儿。”如果你觉得另一瓶好喝,我也会告诉你:“它的年份久一点儿。”其实到底哪一瓶年份更久我根本不知道。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得道的人不是欲言又止就是得意忘言——要不然就是语塞,要不然就是“四问而四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发现拥有极其复杂的系统才是事情的常态,而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了解,是一切事情得以顺利运行的重量级障碍。

  当我们开始有这种隐隐约约的感悟之后,是否要放弃一些什么呢?是不是要放弃对自己的描述,放弃对当下的判断,放弃对未来的展望呢?还是不要——好像又矛盾了。不,那只是一个游戏,就像我告诉你,你喜欢的那瓶茅台是年份久一点儿的,你会觉得愉快一点儿,你的愉快会回馈于我,我也会愉快一点儿,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我知道这是假的,但这并不代表我没用真感情对你,因为我已经把我好的茅台拿给你了——两瓶都是很好的茅台,都不是白瓷瓶的,而是深褐色陶瓷瓶的(深褐色陶瓷瓶的茅台和一般白瓷瓶的茅台是不一样的,其年代更久远)。所以话说回来,即便我们知道世界是一片空灵,即便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在微观层面上,或者更宏观的层面上就是一团血肉模糊,我们有些时候还是会用一种像对待小朋友的方式来告诉自己活在某种确定性当中,来用一些好和不好的趣味来喂养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性。

  不较真地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采访过很多得道自在者,他们也不是天天活在《庄子》里面的,他们也跟你谈钱,也会跟你谈今年的小目标、明年的大愿望,但是他们在说的时候没有那么当真——他们只是觉得很真,但自己并不当真。或者当这件事情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会瞬间想起当时自己不当真的状况。

  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没有那么悲观;当事情好像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跟别人说的那样发展的时候也没有那么乐观。

  在《应帝王》这本书里面,真正成为自己主人的核心秘密居然是不较真地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甚至对于是不是存在一个所谓真实的自己,都抱有那么一点儿的不以为意。

  因为我们在不同的时段和频率里面,都可以看到不同的自我:我们在喝酒时的自我,我们在读书(读《庄子》)时的自我,我们在做生意时的自我,我们在买股票时的自我……,都是完全不同的自我。所以,所谓有一个真正的“我”,很可能是一个给自己的玩笑、给他人的交代,仅此而已。

  《应帝王》说的就是不被过去、现在、未来裹挟的那一种超然物外的超级管理者的核心心法。而无论用这种心法去管理外在还是内在的世界,甚至打破外在和内在的界限,让自己内外无碍、十方融圆、心物一元……,都是一样的。

  所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觉得王阳明和庄子一点儿都不违和,因为世界本来就是无善无恶、无好无坏的,但是有些时候要在说上、做上有所区别而已。

  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帝王(帝和王是两回事,因此,“帝王”不是我们从宫廷剧中看到的“皇上”这一概念。“帝”指的是原本,得到原本的真义的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开始的“帝”——开始的源头。那个东西其实是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始无终的)。

  这仅仅是梁同学的私房笔记,必有各种不究竟,恳请斧正。

  梁冬(太安)

  2018戊戌年秋于自在喜舍


书籍介绍

很多人都认为,《应帝王》讲的是帝王应该如何治理天下,其实,《应帝王》最终讲的道理是,如果我们要投资,最重要的一定是投资自己。扪心自问,如果你想在不久后成为牛人,成为不让自己后悔的人,现在要做什么才能配得上未来的自己?

如何投资与管理自己呢?《梁冬说庄子·应帝王》告诉你,庄子给出的方法是不被过去、现在、未来裹挟的那种超然物外的超级管理者的核心心法。其实,只是参透“顺物自然”这四个字,足以活得很爽且不累。

一个可以成为自己主人的人,做人做事应该有一种不主动的状态——不主动地迎接,不主动地送走,不起主观的分别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在指鹿为马的时代对心灵扭曲的救赎之道。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443+)
  • 无颠倒(502+)
  • 服务好(459+)
  • 体验差(507+)
  • 书籍完整(197+)
  • 值得下载(269+)
  • 中评多(193+)
  • 品质不错(416+)
  • 一星好评(563+)
  • 体验好(621+)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 2025-01-08 12:00:2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芮***枫: ( 2025-01-15 22:08:07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堵***洁: ( 2025-01-11 07:56:00 )

    好用,支持

  • 网友 晏***媛: ( 2025-01-13 10:01:10 )

    够人性化!

  • 网友 隗***杉: ( 2024-12-28 03:17:59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常***翠: ( 2025-01-15 16:15:19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国***舒: ( 2025-01-20 16:38:03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敖***菡: ( 2025-01-02 12:52:00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菱***兰: ( 2025-01-17 10:15:06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宫***凡: ( 2025-01-18 11:07:32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石***烟: ( 2024-12-22 07:48:23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相***儿: ( 2024-12-29 03:37:54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居***南: ( 2025-01-14 11:47:16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权***波: ( 2024-12-31 11:18:02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訾***雰: ( 2025-01-04 18:33:36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辛***玮: ( 2025-01-03 02:38:25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