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一份淋漓尽致的犯罪心理报告,直面罪恶与救赎。名家全译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罪与罚(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一份淋漓尽致的犯罪心理报告,直面罪恶与救赎。名家全译本)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罪与罚(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一份淋漓尽致的犯罪心理报告,直面罪恶与救赎。名家全译本)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罪与罚(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一份淋漓尽致的犯罪心理报告,直面罪恶与救赎。名家全译本)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罪与罚(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一份淋漓尽致的犯罪心理报告,直面罪恶与救赎。名家全译本)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罪与罚(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一份淋漓尽致的犯罪心理报告,直面罪恶与救赎。名家全译本)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罪与罚(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一份淋漓尽致的犯罪心理报告,直面罪恶与救赎。名家全译本)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罪与罚(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一份淋漓尽致的犯罪心理报告,直面罪恶与救赎。名家全译本)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罪与罚(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一份淋漓尽致的犯罪心理报告,直面罪恶与救赎。名家全译本)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罗季昂·拉斯柯利尼科夫是圣·彼得堡的一个穷大学生。他精心策划一起犯罪行为,用一把斧头砍死了一个经营典当生意的老寡妇及其隔山妹妹,并从她们的寓所里偷走了一些珠宝。在与负责侦察谋杀案的波尔菲里的谈话中,拉斯柯利尼科夫为自己辩护,发挥了他的理论:一个有天才的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他就认为自己是个天才。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来到了圣彼得堡。冬妮娅被他雇为家庭教师时曾受尽了痛苦。拉斯柯利尼科夫心中十分痛苦。他去了警察局。拉斯柯利尼科夫去警察局自首,被判处到西伯利亚服刑八年。冬妮娅和拉祖米兴经营出版生意成功,他们结了婚。索尼雅跟随拉斯利。利尼科夫到了西伯利亚,她住在流放营地附近的二个村子里。由于她对拉斯柯剩尼科夫和其他囚犯非常好,大家都称她小妈妈索尼雅。在她的帮助下,拉斯柯利尼科夫开始了新生。
书籍目录: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尾声
作者介绍:
费奥多尔·陀斯妥耶夫斯基
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复杂、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主要作品有《穷人》《双重人格》《女房东》《白夜》和《脆弱的心》等几篇中篇小说,以及其代表作《罪与罚》。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我下决心要干的是怎样一桩事啊,现在却害怕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他想,脸上挂着怪异的微笑,“嗯……对啊……事在人为嘛,如果胆小如鼠,定会错失良机……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真有意思,人害怕的是什么呢?他们害怕的是新的步子,自己的新想法……不过,我空话说得太多了。就是因为我尽说空话,所以我无所作为。不过,也许是这样,正因为我无所作为,所以我尽说空话。近这个月,我学会了说空话,成天整夜地躺在角落里胡思乱想……嗯,现在我去干什么呢?难道我能干这件事吗?难道这是真的?不是真的。这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解闷而异想天开,简直是儿戏!对了,也许是儿戏!”
街上酷热难当,而且又闷又挤,到处是石灰浆、脚手架、砖头、灰尘,以及夏天特有的那种臭气,无钱租用别墅的每个彼得堡人都十分熟悉这种臭气,这一切使这个青年本已不正常的神经受到痛苦的刺激。在城市的这一段区域,小酒馆特别多,从这些小酒馆里飘出一阵阵闻之欲呕的臭味,再加上虽然在上班时间也会不断碰到的那些醉鬼,给这幅画面添抹了后一笔令人厌恶的阴郁色彩。刹那间,这个青年清秀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极其厌恶的神情。顺便说一下,他长得俊秀,有一双漂亮的黑眼睛,一头深褐色的头发,身材中等以上,修长而匀称。但不久他就似乎陷入了沉思,更确切地说,甚至似乎有点儿出神。他信步前行,不再关注四周的一切,而且也不想关注。他只是不时喃喃自语,这是因为他有自言自语的习惯,对此他现在已暗暗承认了。此时他自己也意识到,他有时思想混乱,并且他感到身体空乏虚软。他已有一天多几乎没吃任何东西了。
他穿得很差,如果换了别人,即使从来不修边幅的人,也会羞于大白天穿着如此破烂的衣服上街。不过在这一街区,衣着如何是不会让人惊奇的。因为这里紧挨干草广场,妓院密布,而且蚁居于彼得堡中心区这些大街小巷的居民,大多是工厂的工人和手艺匠,偶尔冒出几个这样的人物,只会使这幅街景变得更丰富多彩,倘若一遇到这样的人就大惊小怪,那反倒是怪事一桩。这个青年心里郁积了如此多的怒火,他蔑视一切,尽管他有着年轻人特有的爱面子心理,好赶时髦,但他在街上丝毫不曾因自己衣衫褴褛而难为情。当然,如果遇见某些熟人或老同学,那又是另一回事,他根本就不希望碰到他们……然而,就在此时,一个醉鬼坐着一辆大车从街上经过,车上套着一匹专拉货车的高头大马,不知这辆大车为何拉着个醉鬼,又把他送往何处。当大车驶过这个青年身边时,那个醉鬼突然向他大喊一声:“嘿,你这个德国制帽仔!”他用手指着青年,扯着嗓子高喊。青年突然止步,赶忙抓住自己的帽子。这是一顶高筒圆帽,买自齐默尔曼帽店,不过已经破旧不堪,因为年久而褪尽了颜色,破洞遍布,污迹斑斑,又没有帽檐,戴在头上,七扭八歪,十分难看。但他并不感到羞愧,向他袭来的完全是另一种感觉,一种甚至类似恐惧的感觉。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那些多得不可数计的形形色色的庸人、思想极其幼稚、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却又刚愎自用,他们转眼之间一定会附和最时髦的流行思想,为的是立刻把它庸俗化,为的是把他们有时的确是以最真诚的方式为之效力的一切漫画化。
我为什么这么蠢,既然别人都是愚蠢的,既然我确实知道,他们是愚蠢的,那么我自己为什么不想聪明一些呢?后来我明白了,索尼娅,如果等着大家都聪明起来,那可就等得太久了……后来我又明白了,永远也等不到这一天,人们永远不会改变,谁也改变不了他们,不值得为此伤精费神!是的,是这样的!这是他们的规律……规律,索尼娅!是这样的!……而且现在我知道了,索尼娅,谁的精神刚强、坚毅,谁的智慧超群出众,谁就是他们的统治者!在他们当中,谁敢作敢为,他就是对的。谁能蔑视许多事情,谁就是他们当中的立法者,谁最敢作敢为,谁就最正确!从古至今,一向如此,将来也永远是这样!
征服女人们的心的最伟大和最可靠的办法,这个办法永远不会让任何人失望,无一例外,对所有人都绝对有效。这个办法是尽人皆知的,就是阿谀奉承。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直言不讳更难,也没有什么比阿谀奉承更容易的了。直言不讳,即使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音调是虚假的,那么立刻就会产生不和谐,随之而来的是争吵。而阿谀奉承,即使从头至尾全部音调都是虚假的,可还是让人高兴,听着不会觉得不愉快;哪怕这愉快有点儿肉麻,可还是感到愉快。而且不管阿谀奉承多么肉麻,其中却至少有一半让人觉得好像是真实的。对于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于社会上的各个阶层来说,都是如此。
对夫妻间或者情人之间的事,您永远也不能担保。这儿总是有这么一个角落,对全世界始终是个秘密,只有他们两个才知道。
每个人都关心自己,谁最会欺骗自己,谁就能过得最快活。
只是眼界开阔,没有特殊才能,却是一种灾难。
失败了的时候,什么事情看起来都是愚蠢的!
Я не тебе поклонился, я всему страданию человеческому поклонился
我不是向你下跪,而是向人类的一切苦难下跪
”你要知道,那时我老是自问:我为什么这么蠢,如果别人都很蠢,而我既然确实知道他们都很蠢,那我为什么不聪明些呢?索尼雅,后来我知道了,如果等到所有的人都变得聪明,那要等太久……后来我又知道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事,人是不会改变的,也没有人能够改变他们,不值得耗费精力!是的,就是这样!索尼雅,这是他们的规律……规律!就是这样!……现在我知道,谁智力强精神旺,谁就是他们的统治者。谁胆大妄为,谁就被认为是对的。谁对许多事情抱蔑视态度,谁就是立法者。谁比所有的人更胆大妄为,谁就比所有的人更正确!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将来也会永远如此!只有瞎子才看不清!“
拉斯柯尔尼科夫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虽然看着索尼雅,但是已经不管她懂不懂了。热病完全攫住了他。他是在悲观的兴奋中。(真的,他不跟人谈话实在太久了!)
按照自然规律,人一般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低级的(平凡的),也就是,可以这么说吧,仅仅是一种繁殖同类的材料;另一类是名副其实的人,也就是有天赋或天才、能在自己的社会上发表新见解的人。当然,这样的分类,可以无尽止地划分下去,但是区分这两类人的界线却相当明显:第一类,也就是那些材料,就其天性来说,一般都是些保守的人,他们循规蹈距,驯服听话,也乐于听话。照我看,他们有义务驯服听话,因为这是他们的使命,对于他们来说,这完全不是什么有伤尊严的事情。第二类人却都会违法,都是破坏者,或者倾向于违法和破坏,这要根据他们的能力而定。这些人的犯罪当然是相对的,而且有很多区别;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各种不同的声明中要求为了更好的未来,破坏现有的东西。但是为了自己的思想,如果需要,哪怕是需要跨过尸体,需要流血,那么在他内心里,凭他的良心,照我看,他可能允许自己不惜流血,——不过这要看他思想的性质和规模而定,——这一点请您注意。仅仅是就这个意义来说,我才在自己的文章里谈到了他们犯罪的权利。(请您记住,我们是从法律问题谈起的。)不过用不着有过多的担心:群众几乎永远不承认他们有这种权利,总是会处决或绞死他们(或多或少地),而且这也是完全公正的,这样也就完成了他们保守的使命,然而到了以后几代,这样的群众又把那些被处死的人捧得很高,把他们供奉起来,向他们顶礼膜拜(或多或少地)。第一类人永远是当代的主人,第二类却是未来的主人。第一类人保全世界,增加人的数量;第二类人则推动世界向前发展,引导它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这一类人,还是那一类人,都有完全同等的生存权利。
似乎很多年以来我们依然身处某种制度迷信之中,深切的迷信着某种制度的建立即可以一劳永逸的让这个国家完美的运作下去
而拉斯科尔尼科夫则信奉着所谓“伟人福音”,意即依靠“超人”的力量来引导和规制社会。所以杀掉一只“虱子”或许是他尝试亲自规制社会的第一步。在我十四岁稚拙的头脑里曾经也设想过凭借我的力量进行一场强制的公民洗脑行动甚至把“坏人”都消灭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思想让现在的我战栗不已,这似乎正是一系列人类乌托邦工程的雏形,正是红色高棉的历史和发生在我们父辈身上的故事。这些乌托邦工程的设计师都相信依据人类理性可以操纵甚至消灭某些“人性”,这或许正是最危险的想法。
虚无主义者往往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往往是那些最脆弱的人,因为任何一种意义仍然还是胜于无意义。我以为,拯救一个虚无主义者的唯一方式就是爱,索尼娅的爱是一种爱,上帝的爱是另一种爱。走出“超人”迷信和制度迷信的过程是我认识到人性和社会都不是我或者谁可以操纵和规制的这一过程,于是我丧失了对社会的全部信心和念想。与此同时我发觉了自己和自然的最本真的联结,唯一的念想即是在国家机器不屑于顾及的地方住进梭罗的木屋或者嬉皮士的村庄,能拯救我的唯一方式即是自然的爱。
鲁迅说:“一读他二十四岁时作的《穷人》,就已经吃惊于他那暮年似的孤寂。到后来,他竟作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也是残酷的拷问官而出现了。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利的处死,竭力要放它们活得长久。而这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仿佛和罪人一同苦恼,和拷问官一同高兴似的。这决不是平常人做得到的事情,总而言之,就因为伟大的缘故。但我自己,却常常想废书不观。”
有人曾经向我指出,目前的中国无非是在重复200年前的欧洲,这是阵痛,过度,总有人要付出代价。
...
“我在哪里读到过:有一个人被判了死刑,一小时后就要执行,他这样说或想道:如果他必须在高耸的峭壁上或在一块只容两脚站立的弹丸之地过活——而周围是一个深渊,一片汪洋;永远是漆黑一片;永远是孤独无依;永远是狂风暴雨;——他还是愿意在这块一俄尺宽的地方站一辈子,站一千年,永久地站着——即使这样过活也还是比马上死好!只要能活着、活着、活着!不管怎样活,只要能活着!……这话一点不错!天哪,这话一点不错!人是卑鄙的!因此管他们叫卑鄙东西的那个人也是卑鄙的。”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王小波小说套装超值购: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
王小波经典小说完整收录 全国独家 **性价比
★王小波杂文套装超值购: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精彩杂文完整收录 全国独家 **性价比
·小说以惊人的力量反映了那个强权社会中非人生活的真实,真实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
·村上春树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创造上帝的人被上帝所抛弃这种**凄惨的自相矛盾之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
·《罪与罚》对犯罪心理的描绘淋漓尽致,小说深刻丰富的主题、高超的情节安排、严密的逻辑构架、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真切把握、透彻的现实洞见十分罕见。
★五星推荐点击:★ *美的世界名著,名家全译本,50折封顶超值收藏★
媒体评论
《罪与罚》,名字有些宗教的意味,作者也想把结论引到宗教上去,但吸引人的还是种种思想的冲突,令人惊叹的是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的能力,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而是各色人等,从达官贵人到底层民众,作者无意抬高某些人,也不会过度漫画式的贬低人,每个人物都在显示着一类相关的思想,有的思想复杂一些,有的思想简单一些。人与人之间在思想的支配下,交流、碰撞、甚至以命相搏。
伟大的作家从不放弃对人类美好品行的信心和期待,即使在坚持的过程中人类会犯错,被一时的狂热信仰所蛊惑。人一生本质重要的东西时什么?是爱,是感情,是爱情!真正美好动人的爱情是一种生活的力量,可以排除万难,让你倍加的热爱生活生命,欣赏你所处的世界,而之前所狂热的追求现在看来有值得什么呢?即使你现在还未解开你的迷惑甚至还相信你所构筑的谬论,但是你已经找到什么对你是重要的了,那些狂热的多也就是附属品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作家,如果粗略地阅读他的作品,很难发现他的小说里有任何奥妙。虽然离奇但情节一目了然的故事,冗长的俄国名字,朴素无华的语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通过这种清蒸的方法,展现出小说人物赤裸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里总是会写一些充满了矛盾性的人物,人的内心同时被魔鬼和天使把持,他们在拉扯,在分裂,在毁灭一个人。他在刻画人性深处的本质方面,达到了小说家能够达到的极限。这在某种程度上,他更像个哲学家。
社会上得人分为三类,由思想来判定类别,一种为举无轻重的动物,他们思想落后不及常人,对自己和他人毫无贡献,一种为自然安分的材料,他们确保社会稳定,物质供给,思想安分守己,是一种微小的齿轮,无数个组成了社会机器。另一种是特殊的人,他们思想独立,摆脱了世俗看法,既定法律,道德舆论,但后一种人除了碌碌无为之外也常常犯罪,是杀人犯,区别在于不同的命运,有的人持着这种思想创立新的游戏规则,期间有无数死亡,直至他被他人崇拜,成为新的领袖,不平凡的人,有的人因为缺少某种特质,被既定规则的人惩罚,甚至丧命,拉斯科里尼克夫是后者,他获得了新生也是因为有爱的庇佑,是幸运的。所谓罪与罚,都来自于思想,止步于不同的人。
前言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俄国伟大作家费奥多尔·陀斯妥耶夫斯基(1821—1881),于1821年11月11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医生家庭,1843年毕业于彼得堡高等军事工程学院。早在中学时代,陀斯妥耶夫斯基就阅读了大量的俄国和外国文学名著,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茹科夫斯基、克雷洛夫、巴尔扎克、雨果、乔治·桑、司各特、席勒等人的代表作品更是为他爱不释手。在高等军事工程学院,他不仅继续大量阅读俄外文学名著,对果戈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自己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两部历史悲剧《玛丽亚·斯图亚特》、《鲍里斯·戈杜诺夫》。毕业后,他正式进行文学创作。1846年,他发表书信体小说《穷人》,受到诗人涅克拉索夫和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的高度评价,一举成名,在文学界引起了注意;后因参加俄国早的进步知识分子革命组织——彼特拉舍夫斯基(1821—1866)小组,于1849年被沙俄政府逮捕,并被判处死刑;临刑前几分钟获得沙皇的赦免,改为流放——先是在鄂木斯克要塞监狱服苦役四年(1850—1854),接着被派到塞米巴拉金斯克的西伯利亚第七常备营当了5年列兵(1854一1859)。1859年12月,他获准回到彼得堡,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报刊创办和文学创作之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登上了世界文学的高峰。1881年1月28日因病去世。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陀斯妥耶夫斯基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成果颇丰,重要作品有:《穷人》(1846)、《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死屋手记》(1860—1862)、《地下室手记》(1864)、《罪与罚》(1866)、《白痴》(1869)、《群魔》(1871)、《少年》(1875)、《卡拉玛佐夫兄弟》(1879—1880)、《作家日记》(1873—1881)。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罪与罚,》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作家完全走向独创性的一个成熟的标志。从欧洲长篇小说发展历史的角度对之进行考察,可以说,这是一部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这部小说是作家多年酝酿、苦心经营的艺术结晶。早在1859年10月9日写给其兄长米哈伊尔的一封信中,陀斯妥耶夫斯基就已宣称,打算创作一部关于一个罪犯的忏悔录,而且相当自信地认为:“这部忏悔录将会确立我的名声。”1860年底,在阅读法国的刑事案件汇编时,其中19世纪30年代轰动一时的皮埃尔·弗朗索瓦·拉塞内尔(1800一1836)诉讼案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触发了他的灵感:一个准备从事法律研究的青年,为了抢钱,杀死了一个老太婆,被捕后他在狱中创作了一些诗歌,并写了回忆录,为自己进行辩解,宣称自己不是普通的罪犯,而是与社会的不公正作斗争的勇士,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普遍的不公道复仇,结果变成了“社会的牺牲者”。1861年,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自己主办的《当代》杂志发表了这一案件的审判记录汇编,并且亲自写了按语:“在这件诉讼案中,涉及的是一个罕见的、神秘的、令人感到可怕而有趣的人的个性。卑劣的天性和对贫困的畏惧,使他变成一个罪犯,而他竟把自己说成是自己时代的牺牲品。”并且认为它“比各种各样的长篇小说还要吸引人,因为这类诉讼案照出人的灵魂的黑暗面,艺术是不喜欢触及这些黑暗面的,而假如触及了,也只是用插曲的形式顺便一提”。于是,他结合自己对俄国社会现实的观察以及对人的问题的思考,对这一材料进行了艺术加工和艺术虚构,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俄国的首都彼得堡,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构思与创作过程,在1866年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于16世纪至17世纪,到19世纪60年代已经相当成熟和繁荣。综观这几百年间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认为它经历了从情节小说到人物小说再到心理小说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情节小说是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长篇小说刚刚产生时期的一种形态,由于它受到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中世纪骑士传奇等的影响,更注重描写离奇的情节和一系列变化多端的事件,情节是压倒一切的,甚至主宰着人物的性格,而且叙述的是异乎寻常、介于真实与幻想之间的人和事,人物性格则往往是简单的、概念化的,一出场就已定型,其代表作品是法国拉伯雷(14947—1553)的《巨人传》(1532—1549)、西班牙塞万提斯(1547—1616)的骑士小说《堂·吉诃德》(1605—1616)。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17世纪后期的小说,逐渐转变为人物小说——法国小说家拉法耶特夫人(1634-1639)的代表作《克莱芙王妃》(1678)首开纪录,到18世纪这类小说趋于成熟。人物小说不再过多关注异乎寻常的带幻想色彩的人和事,而把普通的甚至是平庸的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并让主人公的活动与性格起主导作用,而情节则成为人物逼真的活动背景和场所,人物是独立的、有血有肉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同时人物与情节开始融合起来。不过,异乎寻常的是具有惊险色彩的事件仍有一定的市场(18世纪后期的哥特小说尤其如此,19世纪西欧不少作家,如巴尔扎克、雨果、狄更斯的作品中依旧还有这种痕迹)。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法国勒萨日(1668—1747)的《吉尔·布拉斯》(1715—1735)、英国笛福(1660—1731)的(《鲁滨逊漂流记》(1719)等。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心理小说虽然早的当推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王妃》,但到18世纪末,感伤主义小说才产生颇大的影响,到19世纪后期才出现繁荣的局面。心理小说在人物小说追求逼真的情节与环境的基础上,更注重在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种种冲突中揭示人的内心情感与灵魂深处,它适当地简化了人物小说对环境与事件过分详尽、逼真的描写,而把笔墨主要集中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一种从外化到内化的转折,直接通向了20世纪的现代小说尤其是现代主义小说。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作为一部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罪与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都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征。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从文艺复兴至陀氏创作《罪与罚》时的欧洲长篇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主要是弘扬人的个性,歌颂个人为维护各个方面的权利(追求个人发展、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社会政治方面的平等和作为等等)而进行的各种斗争,揭露或控诉不平等的社会对有才华、有追求的个性的扼杀。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罪与罚》则在此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与创新,它既肯定了个人追求自由、捍卫个人权利的正当性,又深刻地揭穿了过分追求个性自由、个人权利从而发展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西方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的实质。这是对西方长篇小说在主题上的创新、推进与深化。小说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受西方思潮及拿破仑的影响,形成了类似于后来德国哲学家尼采“超人”哲学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人为地把芸芸众生分为“非凡的人”和“平凡的人”:“一类是低级的人(平凡的人),也就是说,可以称之为仅仅是繁殖同类的材料;另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具有天赋和才干,能在自己所处的社会提出新见解的人。”后一类人不仅能提出新见解,而且为了实现自己的新见解,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可以杀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思想,哪怕需要他踩着尸体,踏过血泊,那么,在他的内心深处,在他的良心上,依我看,是可能会允许自己踏过血泊的”。为了实践这一理论,他挑选了一个放高利贷的穷凶极恶的老太婆作为实验对象,并且又被迫杀死了正好发现他杀人的老太婆的妹妹——极其善良的、莉扎薇塔。杀人后,他的良心使他深感自己犯了罪,但他又一时难以放弃自己那“非凡的人”的理论,千方百计试图逃避法律的惩罚。因此,小说的绝大部分细致生动地揭示了主人公的灵魂在善与恶、罪与罚两极之间的苦苦挣扎与激烈斗争。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罪与罚》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与对人的终极问题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现实性、哲学性、宗教性三者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如前所述,这部小说的原型是法国的一桩刑事案件,但作家有意识地把它变成了一个俄国当代的犯罪故事,并以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中心,广泛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真实现状,思考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人的出路问题。小说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本是学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仅靠老母亲那一年120卢布的养老金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被迫辍学。他的妹妹杜涅奇说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条是拉斯蒂涅的堕落,一条是高老头的悲剧,两者由拉斯蒂涅与高老头同住伏盖公寓并相识而连接起来,相互映带。由这两条线索,又引出鲍赛昂夫人的被弃和伏脱冷的被捕两条次要线索。四条线索主次分明,以拉斯蒂涅的见闻与经历综合起来,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交织,使全书线索虽多而脉络分明。在这严谨的结构中,小说又善于以戏剧性的方式来表现主题、组织矛盾冲突,如伏脱冷对拉斯蒂涅的开导,高老头临死前的长篇大论,都像是戏剧中的独白,而伏脱冷的被捕、鲍赛昂夫人的告别舞会、高老头的惨死等等,又像是精彩的戏剧场面。但整部作品对戏剧手法的运用也仅此而已。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独创之处在于,他完全以戏剧的方法来建构小说、安排人物、展开情节、揭示心灵。《罪与罚》在结构上采用了西欧戏剧中典型的锁闭式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往往运用因果倒置的叙事手段,从故事接近高潮的前夕进入情境,然后直奔高潮,走向尾声,展示事件的结果,而把事件的起因用追叙或插叙的方法交待出来,这样既能造成悬念,吸引观众,又能在写法上经济集中,增强戏剧效果。而陀斯妥耶夫斯基采用这种方法则是为了更集中深刻地揭示主人公的心灵。《罪与罚》正是从接近高潮的时候写起的。小说一开始就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去试探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并侦察她家里的情况,他打算去干一件事却又犹豫不定。他打算干的究竟是怎样一件事呢?他为什么要去干呢?他又为什么要犹豫呢?一系列悬念吸引着读者读下去。然后在几经周折后,他终于杀死了老太婆。故事开始进入高潮。杀人后他内心的善恶交战较之杀人前更为激烈,同时也引起了警方的怀疑。他被迫与侦查科长波尔菲里进行了三次心灵上的较量。在这较量的过程中,通过言谈、争论,以回忆的方式,介绍了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的原因及他的“非凡的人”的理论。后在索尼娅的感召下,拉斯科尔尼科夫投案自首。在尾声中,交代了他开始皈依宗教并与追随他到西伯利亚的索尼娅正式相爱的情况,也交代了其他一些人的结局。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小说的情节是相对简单的,中心事件只有一个——杀人,杀人后的内心斗争,终投案自首。因而,这种结构方式的确可以更集中深刻地表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善恶交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小说采用了戏剧式的结构,但它毕竟不是舞台艺术,它的写作自由度远远大于戏剧,因此,小说在写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同时,又写了马尔梅拉多夫一家、拉祖米欣、卢仁与列别贾特尼科夫等几条线索,从而反映了较为宽阔的生活。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在叙事手法上,这部小说有两个特点特别值得一提。,在叙事系统方面,西欧小说主要以人物、情节、环境为主,《罪与罚》则已主要转到人物心理方面,具有不少现代小说的特点,这是它的一个创新,但要注意的是,它毕竟还是19世纪的作品,因此其显著特点是把对外部生活的叙述与对心理的揭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前所述,小说不仅描写了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非凡的人”的理论形成的前因后果,而且描写了马尔梅拉多夫、卢仁等的生活与活动。第二,在叙事视点上,多角度、多声部地揭示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与自己、人物与环境、人物与他人的冲突。在这方面,苏联学者巴赫金在其名作《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已有经典论述,此处不赘。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陀斯妥耶夫斯基上述的艺术创新也是俄罗斯式的,并且对俄国小说也有极大的推进。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俄罗斯文学有一种刻画心理、表现心理、分析心理的传统,起始于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继续深化之,苏联学者弗赫特把这种文学现象称为“心理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的奠基者是普希金,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像西欧小说一样,主要通过书信和内心自白来展示人物的心理。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在这方面有所发展——通过多角度的方式(多个人谈论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揭不人物心理,尤其善于通过人物的自我分析揭开心灵的秘密。屠格涅夫则更多地受西方影响,注重通过行动和行为的结果揭示人物的心理。托尔斯泰在俄国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一大贡献是,把此前作为说明人物行为的心理动机的心理描写,变成观照和开掘人生的一种方法,并且独创了展示人物心理的独特方法——“心灵辩证法”,善于深入细致地描写连接心理两极的环节,尤其是善于描写心灵发展的隐秘过程,其中的一些描写,还达到了意识流的高度(如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对安娜自杀之前的一系列心理描写)。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俄国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高峰,他的小说中,外部世界只是引发人物内心活动的一个条件,而且,他不仅善于描写一般的人物心灵世界(如早期小说《穷人》),他更擅长的是,展示人物的带有某种病态性质的心灵状态,特别是那种意识近似精神分裂而又具有双向转化的心灵状态,在艺术手法上则善于运用幻觉、梦呓甚至某些隐微的潜意识来揭示人物的心灵的深层,更善于运用复调小说的形式,通过多声部的对话、辩论、抗衡,展示复杂幽秘的内心世界。为了表现这种复杂隐微的内心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变西方和俄国此前小说的时间性叙事为空间性叙事,以便更好地聚焦于人物的心灵世界,从而使其小说成为一种共时性存在的空间体小说,并且,在艺术结构上更多地采用一种戏剧式的结构方式,甚至运用了一些戏剧手法,从而使小说戏剧化了。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总括来看,在《罪与罚》中,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艺术方面颇具俄罗斯特色的创新与推进有以下几点:,在心理描写方面,从此前的单一性走向多角度,在保留突出的内省性(主人公的自我分析、自我解剖)的同时,进而展示人物心灵的自我斗争,终发展为多声部和挖掘深层心理;第二,在文体特征方面,从此前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诗与散文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抒情)走向戏剧化;第三,在叙事方法方面,则表现为把对外部生活的叙述与心理的揭示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叙事系统和由定点到多角度的叙事视点。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simsun, 'Microsoft YaHei', arial, Verdana, Geneva,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
综上所述,《罪与罚》的确是一部俄罗斯式的全新的长篇小说,它完全实现了作家自己预期的目的,不仅在俄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确立了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名声,奠定了他极其重要的文学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书籍介绍
《罪与罚》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作家完全走向独创性的一个成熟的标志。从欧洲长篇小说发展历史的角度对之进行考察,可以说,这是一部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描述了主人公罗季昂·拉斯科尔尼科夫由于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一度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然而在索尼娅的影响下,他终于克服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主动到警察局投案自首,并在宗教中找到了新生的故事。
《罪与罚》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生于1826年,卒于1881年。罗季昂·拉斯柯利尼科夫是圣·彼得堡的一个穷大学生。他精心策划一起犯罪行为,用一把斧头砍死了一个经营典当生意的老寡妇及其隔山妹妹,并从她们的寓所里偷走了一些珠宝。在与负责侦察谋杀案的波尔菲里的谈话中,拉斯柯利尼科夫为自己辩护,发挥了他的理论:一个有天才的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他就认为自己是个天才。斯维德里加依洛夫来到了圣彼得堡。冬妮娅被他雇为家庭教师时曾受尽了痛苦。拉斯柯利尼科夫心中十分痛苦。他去了警察局。拉斯柯利尼科夫去警察局自首,被判处到西伯利亚服刑八年。冬妮娅和拉祖米兴经营出版生意成功,他们结了婚。索尼雅跟随拉斯利。利尼科夫到了西伯利亚,她住在流放营地附近的二个村子里。由于她对拉斯柯剩尼科夫和其他囚犯非常好,大家都称她小妈妈索尼雅。在她的帮助下,拉斯柯利尼科夫开始了新生。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在线转格式(199+)
- 值得下载(96+)
- 无广告(358+)
- 无盗版(650+)
- 可以购买(544+)
- 书籍多(228+)
下载评价
- 网友 宓***莉: ( 2025-01-06 06:07:57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常***翠: ( 2025-01-03 20:33:52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居***南: ( 2025-01-02 05:42:5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苍***如: ( 2024-12-30 03:32:29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谭***然: ( 2025-01-08 23:48:54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濮***彤: ( 2025-01-08 04:01:56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隗***杉: ( 2024-12-23 20:50:13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习***蓉: ( 2025-01-11 04:58:32 )
品相完美
- 网友 权***颜: ( 2024-12-25 21:54:46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喜欢"罪与罚(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一份淋漓尽致的犯罪心理报告,直面罪恶与救赎。名家全译本)"的人也看了
免疫的细胞社会生态学原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预售【外图港版】宝宝节日认知书〔新雅?宝宝认知馆〕 / 新雅编辑室 新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建筑系统的室内设计师指南(第3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变形金刚塞伯坦之战拼音认读故事书 通天晓的决定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翰德图书】FBI教你认出身边隐藏的危险人物 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繁体中文 乔·纳瓦罗 心灵 大是文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游遍江西(抚州华夏梦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园林制图(第2版)(段大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黄姚古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市场风险测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乌鲁木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西班牙语前置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老年政策法规和标准(第2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升级版)中国分省地理经济地形概况公路铁路高铁旅游资源全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婴儿认知指导活动设计与组织 编者:文颐,石贤磊 科学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