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君(共2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暖君(共2册)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一见倾心,再见终身,棋逢对手,《暖君》余生。·悦读纪·
内容简介:
受人排挤的前朝公主李苒被接回陌生府邸后,
用自己的睿智与果断,巧妙地消除众人质疑、化解府中恩怨,
甚至影响整个朝局的变化,并与多次救她于危难之中的大将军谢泽情意相通,收获圆满爱情。
本书融合古言、宅斗、政权更迭,男女主角身世诡异行事奇突。
配角对此各种表示不理解和误解的内心戏爆笑异常。
小说布局宏大,立意新颖,保留优质古言文的套路的同时,又独辟蹊径,非常具有个人特色。
书籍目录:
章:初来乍到
第二章:来历不凡
第三章:一手烂牌
第四章:说走就走
第五章:有点难办
第六章:不讨人喜
第七章:奇怪的她
第八章:一朝传奇
第九章:鸡飞狗跳
第十章:处境堪忧
第十一章:惊人之举
第十二章:礼尚往来
第十三章:威名在外
第十四章:上元佳节
第十五章:都是精英
第十六章:笛声袅袅
第十七章:身陷死局
第十八章:踏上归程
第十九章:各有心思
第二十章:所求无多
第二十一章:热闹大戏
第二十二章:各家悲喜
第二十三章:愿娶肯嫁
第二十四章:进退之间
第二十五章:归于山林
第二十六章:旁观者们
第二十七章:出奇制胜
第二十八章:三个皮匠
第二十九章:同样之惨
第三十章:皆大欢喜
作者介绍:
闲听落花,云起大神级作者,专注创作宅斗种田文,文风清新流丽、不落俗套,辨识度极高,受到读者极高的拥护与喜爱。
著有作品:《盛华》《锦桐》等。
微博:闲听落花之小闲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初来乍到
长安侯李明水垂头跪在皇上面前。
“是个女孩儿?”皇上的声音微沉。
“是。说是……很像臣。”李明水的喉咙有些发紧。
“你的意思呢?”皇上沉默片刻后问道。
“请皇上拿个主意。”李明水的头往下垂得更低了。
“接回来吧。”皇上应得很快,“朕也想看看。”
“是。”李明水磕了个头,站起来,垂手垂头往外退。
“明水,”皇上突然叫住李明水,“现在还梦到她吗?”
“是。”李明水站住。
“朕很后悔。”
“皇上,”李明水抬头看向皇上,“您知道,臣一直感激您。就像当初您让臣离开您到军中历练,虽九死一生,却精彩痛快。臣不悔。”
阳光灿烂。
李苒坐在廊下的小杌子上,后背靠着墙,慢慢晃着伸直的双腿,看着眼前这个四方小院。
半夜醒来时,周遭漆黑一团,听着闷钝的更梆声,她以为到地府了。
可没等来牛头马面,天却亮了。
一个高大健壮的老妇人拎着一小一大两只红铜壶,推门进来,没看到李苒一般,将小壶放到桌子上,拎着大壶往帘子那边的铜脸盆和红铜牙缸里倒上水。
她坐在床上,看得呆愣。
这里好像不是地府。
待老妇人出去,李苒站起来。
小壶里是茶,茶清香而淡,牙缸、脸盆里的水温度正好。
老妇人再次进来,送了一碗米粥、一个馒头和一碟子咸菜。
老妇人出去,再进来,开始铺床叠被,细细擦拭床柜、桌椅,接着跪在地上擦地。
李苒和她说话,才发现她是个聋人,聋人都哑。
李苒已经照过镜子了。
镜子在窗下的梳妆台上,两只巴掌那么大,镜面大约从来没磨过,模模糊糊,不过也能看出来,这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挺好看,很稚嫩。
屋子窄长,一边挂着帘子,帘子里面有一只沐桶、一只马桶,脸盆架上放着红铜脸盆和牙缸、牙刷。
帘子这边是一床一柜,柜子里除了两床半旧的被褥,就是夏装、春秋装和冬装这三摞衣服了,叠放得整整齐齐。
衣服都是她的,干净齐整,没有任何破损,却旧得颜色都快褪尽了。
床上的被褥干爽松软,却旧,和衣服一样。
屋子另一边是一个书架、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
书架上有几十本书,全是诗集,翻得很旧。
书桌上有笔墨纸砚,笔是旧笔,墨用了一半,纸是裁好的,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只木盒子里,上面压着把雪亮锋利的裁纸刀。
书桌上却没有一张写过字的纸。
屋子正中放着张方桌,桌子旁只有一把椅子。后面靠墙放着张条几,条几上放着个小小的红铜滴漏。
外面有一间小院,两间厢房。一间厢房里只有一张床,是聋哑妇人的住处。另一间是厨房,干净得发亮,油盐酱醋应有尽有。
整个院子里所有物件都风格统一:干净,整齐,旧。
不寻常的,是柜子里有一只一尺长半尺宽半尺厚的小箱子,箱子没有锁,一掀就开,里面已经空了一半,另一半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三寸来厚的金页子。
院子太小,东西太少,片刻后,李苒就看无可看,坐到廊下发呆了。
眼前的境况,让她仿佛回到了上学天。
那天一早,她被居委会主任带着,穿着干净的校服,背着书包,在学校里过了长到那么大以来快乐、满足的一天。
她放学回到家,看到那个常年脏乱不堪的小院空空如也,她熟悉的人一个都不见了,只有那个叫“房东”的老太婆用力扫着地,骂骂咧咧。
她被抛弃了,却从此得到了自由。
眼下,她应该是被囚禁了,且耐心等一等,看一看。
李苒晃着脚,心情不算好,可也绝不算不好。
滴漏上的指针指到午正,老妇人端进一小碟炒青菜、一小碗干虾仁炖豆腐、一碟子葱爆羊肉,以及一小碗米饭。
菜炒得很好吃,米也很好吃,是粳米。
吃了午饭,李苒接着坐在小杌子上,看着老妇人从厨房出来,开始擦窗户、柱子、墙、廊下和院子里的青砖地。
李苒的目光从老妇人脖子上摇来晃去的钥匙,看向高高的院墙、小小的院门。
院门从里面上了锁,钥匙就挂在老妇人脖子上。她要过一回,老妇人不给。
她现在的身高是一米六多点的样子,很瘦,非常虚弱。她站在老妇人面前,仰着头掂量过了,完全不是对手。
出门这事不急,眼下还有个更严重的问题。
屋里有书和纸笔,以及老妇人除了送水送饭、别的一概不理的态度,说明小姑娘是个能照顾自己、能读书写字的正常人。
那她是怎么来的?
或者说,这个小姑娘是怎么死的?谁杀了她?
凶手肯定不是这个老妇人,要是老妇人动的手,早上看到她还活着时,不可能看不出丝毫异样。
这小姑娘肯定不是自杀,她始终躺在床上,身上没有伤,也没有异味儿。
这件事严重,也紧急,但她没有办法,茫无头绪。唉,只能耐心地等着了。
李苒慢慢晃着脚,坐着发了一天呆。
太阳落下地平线时,老妇人送了一碗小米粥、两只小馒头和一碟子香油炒鸡蛋。
李苒吃了饭,看着老妇人再次送了洗脸水进来,刷了牙,洗了脸,坐到梳妆台前,将长而浓厚的头发梳透,才睡到床上。
她且先安心,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
李苒一向日落而息,睡得很沉,起得很早。
门从外面推开,和昨天一样,老妇人进来,放一壶茶,倒上洗脸水。
李苒刷了牙洗了脸,坐到梳妆台前,将满头长发梳顺,就过去吃饭。
她不会梳任何发型,活了将近三十年,头发长的时候也就是刚过耳朵,有十几年,她的头发比男人都短。
昨天她就披头散发了一整天。
没等李苒坐下,院门外先是一声呼喊:“我们是来接姑娘的,请姑娘开门。”接着就是咣咣当当的推门声。
李苒一蹿而起,冲进厨房,拍着老妇人,示意她外面有人。
老妇人走到院门口,没开锁,凑近被推开一寸多宽的门缝往外看。
李苒扬起了眉,她这样子警惕得很啊。
李苒紧挨在老妇人身后,踮着脚尖、伸长脖子也往外看。
外面的人从门缝里递了个什么东西给老妇人,老妇人收进怀里,咣一声先关上门,接着开了锁,将院门拉开,转身就往厢房去了。
李苒有点儿懵,没看清外面递的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院门外,几个满身绫罗的妇人齐齐盯着李苒。
站在前面的妇人五十岁左右,神情严肃。
“这位必定就是姑娘了。”前的妇人连院门都没进,端庄无比地冲李苒屈了屈膝,“小妇人姓钱,姑娘叫我钱嬷嬷吧。奉命来接姑娘回府,请姑娘上车吧。”
李苒愕然,正要说话,眼角余光瞄见老妇人挽着个小小的包袱,从厢房出来,挤过她和几个绫罗妇人,径自出院门走了。
李苒的嘴巴抿住了,眼睛却没能控制住,瞪得老大。
她就这么走了?这怎么跟拐卖人口中途交接一样?
钱嬷嬷的目光瞥过李苒,边转身往外边吩咐:“老黄家的侍候姑娘上车,给她把头发梳起来。”
见站在钱嬷嬷身后的一个妇人抬脚跨进院门,李苒急忙往后退了两步,躲过那个老黄家的,直视着钱嬷嬷叫道:“你们是谁?我不认识你们。”
她们凭着信物进门,看到她的头一句话是“必定就是姑娘了”,那就是说她们没见过她,是陌生人,可以质问一下。
“刚才不是跟姑娘说了,小妇人姓钱,来接姑娘回府。”刚转过半个身的钱嬷嬷站住,扭头看向李苒,目光中流露出丝丝警惕。
“哪个府里?谁让你们来的?”李苒再往后退了一步。
“长安侯府,老夫人的吩咐。”钱嬷嬷声调平平,面无表情。
“你说的这些,我都不知道。”李苒紧盯着钱嬷嬷。
“小妇人一个下人,奉命来接姑娘。姑娘要是有什么事、什么话,回到府里去问就是了,请不要难为下人。”
李苒暗自松了口气。
这句“不要难为下人”,至少说明她不是奴婢、瘦马什么的,还好还好。
“还不快侍候姑娘上车。”钱嬷嬷呵斥了句。
“我要拿点东西。”李苒说着转身进屋,片刻后抱着那只装着金页子的小箱子出来。
钱要拿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车子就堵在院门口,油润的木头车身围着亮蓝绸车围,车前的两匹马矫健漂亮,车夫年轻壮实。
老黄家的拿着把梳子,站在车门前拦住李苒,三两下就拢起她的头发挽了一左一右两个发髻。
李苒被推上了车。车里铺满厚而松软的垫子,宽敞到可以伸直腿躺下,四周放的靠垫都是崭新的丝绸做的。
没等李苒坐稳,车子就晃动往前了。
李苒急忙放下小箱子,扑到车厢一侧,好不容易搞清楚怎么打开车窗时,车子已经走出去很远了。
车窗外面是高到看不到顶的石头墙。车子很快转个弯,四周猛地暗下来,片刻又明亮起来。
李苒急忙将头伸出车窗,往后看到了一个城门洞,以及城门上面巨大的“善县”两个字。
那个小院所在的地方,叫善县。
出了城门,马就小跑起来,车子颠簸得十分厉害。
李苒坚持趴在车窗台上,看着外面络绎不断的行人、看不清卖什么的小摊小贩,以及远处田里劳作的农人。
很快,小摊小贩没有了,行人稀疏起来,视野里只有劳作的农人。
李苒看了一个来小时,累了,往后倒下。
歇了一会儿,她爬起来,在颠簸中细细察看整个车厢。
一个个小抽屉都是空的,暖窠、茶壶、杯子也是空的。
李苒再次倒在车厢里,伸手摸到她的小箱子,拉到身边,叹了口气。
这个长安侯府很不欢迎她吗?
情况不大妙啊。
李苒早上起来的时候就饿了,没来得及吃早饭。经历了从院门被推响到刚才一连串的事儿,她浑身紧绷得顾不上饿,这会儿稍一放松,肚子就开始咕咕叫。
李苒一动不动地躺着,感受着肚子里的叽叽咕咕。
她不打算喊一句“饿了”,先看看再说。反正对于挨饿这事,她非常擅长。
大约午时,车子停在一间茅草搭起的棚子旁。棚子里摆着粗陋的桌子、凳子,另一边是几间瓦房、一排灶台,看样子是个做路人生意的小饭铺。
几个布衣婆子迎在棚子外,请李苒到旁边布幔围起的马桶上方便过,送了水洗了手,再请她坐到中间一张桌子旁。
钱嬷嬷和另外两个婆子待她坐下后,也在棚子边上的一张桌子旁坐下。
布衣婆子送了饭菜上来。
李苒面前摆了一小钵浓白的羊肉萝卜汤、一碟子醋炝莲藕、一碟子炒鸡丁、一碟子青菜,以及一小碗米饭和两只小小的馒头。
钱嬷嬷三个人面前摆的菜比她这边多,她看不到是什么。
李苒先喝了两碗汤,接着吃饭。
她安静地吃饭,钱嬷嬷那边更是一句话没有,偶尔一两声筷子碰到碗碟的声音,也是她发出的。
李苒很想把汤菜饭都吃光。她能挨饿,也很能吃。不过这副身体不行,她喝了太多汤,只吃了小半碗米饭,就撑得吃不下了。
婆子撤了饭菜,送上茶壶、杯子。茶很好,清香透亮。
李苒站起来,走到车旁,踮脚探身,摸出暖窠里的那只空茶壶,回到桌子旁,将茶从这只壶倒进那只壶里,放回到车上的暖窠里。
钱嬷嬷和两个婆子一言不发地看着她。
放好茶壶,李苒没再回棚子,沿着棚子走到靠近镇子的一边,看了片刻后正要转向另一面,钱嬷嬷的声音传来:“姑娘请上车吧。”
李苒上了车,趴到车窗台上,看着一晃而过的镇子、远处的农田和更远处的山林。
她知道了现在是早秋季节,这一路上有山有水,农田密布,看起来十分美好。
天近傍晚,车子停进一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院子。院门口有块牌子,上写“迎阳驿”。
傍晚,京城长安侯府。
阔大的府邸中,居中的荣萱院里,长安侯李明水的母亲陈老夫人脸色阴沉,慢慢喝了半杯茶,吩咐小丫头:“请夫人过来一趟。”
长安侯夫人张氏过来得很快。
陈老夫人见她进来,挥手屏退屋里的丫头、婆子,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
“那年,在荣安城……”
听到“荣安城”三个字,张夫人脸色变了。
“唉,”陈老夫人低声叹了口气,拍了拍张夫人的手,“她已经死了,留下了一个女儿。安哥儿他爹,还有我都是才知道这事。就是大前天,安哥儿他爹下朝回来的路上,有人拦住他,递了信儿,说人就在善县。我知道后,立刻打发人赶去善县杀了她。”
张夫人张了张嘴,没等她说话,陈老夫人看着她道:“不全是为了你,她留下的孩子虽说是个女孩儿,还是死了比活着好,对安哥儿他爹,对咱们李家,都是死了好。”
张夫人低低地嗯了一声。
“前天早上,我照常打发人去接她,让老钱去的,我原本想着接一具尸体回来,到城外让安哥儿他爹去看一眼,找个地方埋了,也就一了百了了。要是这样,这事我不打算再告诉你。可是刚刚老钱打发人来报信,说是人已经接到了,活生生的。”
张夫人瞪大了眼睛。
“人是信得过的,跟了我几十年的老人了,说是用被子闷死的,看着死透了才走的。”陈老夫人苦笑,连声长叹,“你看看,这是个祸害!”
张夫人脸色发白。
“安哥儿他爹说,皇上已经知道了,让先接回来。咱们这里一时半会儿的……”陈老夫人的话顿住。
皇上已经知道了,又发了话,她们就不能再动手了。
“只能先接回来,委屈你了。”陈老夫人怜惜地看着儿媳妇。
第二天天刚亮,李苒就被敲门声叫醒,刚坐起来,屋门被推开,两个布衣婆子拿走床后的马桶,换了只干净的,接着又送进洗脸水和牙刷、青盐。
然后二人送来早饭:一碗米汤、两只小馒头、一碟子香油拌芥菜丝、一碟子腌鹅肉和一块腐乳。
李苒吃了饭,散着头发,直接出门。
接她的三个仆妇只把她一个光杆人带走了,又什么都没带来。昨天晚上她和衣而睡,今天早上才发现屋里连把梳子都没有,当然有也没用,她不会梳头。
老黄家的站在车前给她梳了和昨天一样的发髻。
车子走得很快,太阳升到头顶时,路上的车马行人越来越多,远远地已经能看到一座巍峨的城池。
善县离京城很近。
李苒紧挨车窗,专注地看着外面的车马行人。
她喜欢看人,没有什么比人更有意思了。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前面传来,由远而近,马跑得很快。
李苒从车窗探头出去,车马行人纷纷闪避。前面一大群人鲜衣怒马,迎面而来。
人马冲到车前车旁,急急停住。
“这辆车?”一个清亮的男声问道。
李苒刚刚从车窗外缩回头,前面车门就被咣地拉开,一个漂亮阳光、令人眼晕的年轻男子探身进来,无视李苒直瞪着他的目光,仔仔细细地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边笑边缩身回去,和旁边的年轻男子笑道:“还真是像你父亲。”
李苒多看了漂亮男子几眼,才仰头看向另外一个年轻男子。
一眼看过去,她就知道钱嬷嬷看到她时,那句“这位必定就是姑娘”的“必定”是怎么来的了。
眼前的年轻男子一看就是和她一套基因长出来的,眉眼鼻唇一个味儿,只是男子十分健壮,不似她细瘦孱弱。
她的这个血亲也正打量着她,她从他眼里看到了厌恶、警惕、好奇,大约还有些烦恼,唯独没有友善。
“跟你说了,偏不信,看到了吧?有什么好看的?回去吧。”李苒那位血亲移开目光,勒转马头。
“好看还是挺好看的。”漂亮男子边笑边答着话,又看了李苒一眼,勒转马头,纵马而去。
车门被车夫重新关上,李苒一点点委顿下去。
他们对她既不尊重,也不放在眼里。
现在她已经可以确定,她拿到的又是一把屎一样的烂牌。
车子临近城门,车窗被人从外面咣地放下来。
这是不许她再往外看了。
李苒坐在车里,听着外面的声音,由安静而热闹,再由热闹到安静。
又走了一个来小时,车子停下,车门打开,车门前已经放好了脚踏,李苒抱着她那半箱金页子,下了车。
没等李苒站稳,钱嬷嬷就催促道:“赶紧走吧。”
李苒抱着小箱子,跟在钱嬷嬷身后进了月洞门。
钱嬷嬷的脚步极快,李苒这具身体十分瘦弱,又抱着只沉重的箱子,连走带跑,气喘吁吁,完全顾不上观察周围的情形了。
足足走了将近半个小时,李苒走得头晕眼花、喉咙发甜,钱嬷嬷总算停下了,斜看着李苒,交代了两个字“等着”,往前上了台阶。
李苒呼呼喘着粗气,抖着手抹了把额头的热汗,仰头看着眼前的白墙绿瓦。触目所及,都透着“富贵”两个字。
院门上,“荣萱院”三个字,气势恢宏。
这么四平八稳、有“荣”有“萱”的院子,只能是一家之主的地盘了,十有八九是那位老夫人。
“进来吧。”一个婆子从院门里喊了句。
李苒喘着粗气,上了台阶。
她很想心平气和地进去,可这气息不是想平就能平下来的。
院门两边的左右倒座房前面,是宽宽的游廊,中间的院子很大,叠着假山,种着花草,一道深溪从里面蜿蜒出来,水流很急,水里锦鲤亮闪。
李苒沿着游廊又进了一道门。
这肯定就是所谓的垂花门了。
李苒站住,仰头多看了几眼层层叠叠、雕画精美的斗拱和花板,以及门头两边垂下来的足有七八层花瓣的垂莲头。
垂花门正中,放着架“富贵花开”绣屏。
李苒走近一步,伸头过去仔细看,绣屏还真是绣出来的,这纱质量真好,薄到透明,精细得看不到经纬线,真是好手艺。
绕过绣屏,迎面五间上房华美高大,正中一扇门垂着厚重的深紫色团纹缎面帘子,帘子外面,垂手站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头。
李苒走到帘子外,帘子从里往外掀开,一股子令人舒适的清新果香扑面而来。
“进来吧。”一个十八九岁的锦衣少女脸上带着笑,示意李苒。
李苒跨过又高又厚的门槛。
屋里非常宽敞,富贵逼人。
靠东边一张榻上歪坐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榻前扶手椅上坐着位四五十岁的妇人。除此之外,就是垂手侍立的丫头、婆子了。
老妇人和妇人都是面无表情,冷冷地看着她。
李苒抱着她的小箱子,站在屋里,垂眼低头。
她不知道该做什么,她是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一无所知。
“老夫人,侯爷来了。”门外传来小丫头的脆声禀报。
榻上的老夫人若有若无地哼了一声,扶手椅上的妇人从李苒身上移开目光,看向百宝槅。
李苒往旁边挪了挪,趁机转了点儿身,看向门口。
一个高大壮硕、五十岁左右的华服男子进来,径直走到榻前,欠身长揖:“阿娘。”
扶手椅上的妇人站起来,冲男子屈了屈膝,往旁边走半步,站到了扶手椅侧后。
李苒抱着小箱子,默然看着。
这个男子,一看就是进城前她看到的那个年轻男子的父亲,应该也是她的父亲,准确说是生物学父亲,那位长安侯。
这两个妇人,看来一个是他娘,另一个肯定是他媳妇了。
“坐吧。”老夫人指了指那把扶手椅。
长安侯李明水坐下,这才看向李苒,目光落在李苒怀里的小箱子上,眼神骤利,脸色变了:“这箱子里面是金页子?”
“是。”李苒答得干脆利落。
很明显,他认得这箱子,也许这箱子是他的,金子也是他的。
“用了?”长安侯的喉咙发紧。
“还有一半。”李苒没有正面回答,她不知道这箱子里原来有多少金页子,也就不知道用没用。
老夫人的脸色更加阴沉了,端起杯子垂眼喝茶。
站在长安侯李明水背后的妇人抿着嘴唇,目无焦点地看着屋角。
长安侯的喉结滚动,好一会儿,他才看向老夫人,欠身道:“她娘没给她起名,也没告诉她自己的身世,阿娘替她起个名吧。”
“我有名字。”李苒立刻接话道。
“谁给你起的名?”长安侯很是意外。
“我自己,我叫苒,苒苒齐芳草。”李苒迎着长安侯的目光。
“那字呢?”长安侯说不出什么神情,接着问道。
李苒一个怔神儿,是了,名和字是两回事。
“字也是苒。”李苒打了个马虎眼。
“她既然给自己起了名了,就叫苒吧。”老夫人看着李苒,目光冷漠。
“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吗?”长安侯呆了片刻后又问道。
李苒摇头。
那位生母连个名都没给她起,她不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就太正常了。
“你今年十七,生在十月初九,寅末。你姓李,是我的女儿。这是你太婆,这是你母亲。我们刚刚知道……”长安侯微微哽咽,“我还有个女儿。”
长安侯李明水看着李苒。李苒在他眼里看到了浓浓的悲伤。
李苒跟着个婆子出了荣萱院,沿着条青砖路,绕往荣萱院后面。
从她进去到出来,那位老夫人和夫人没和她说一句话。
李苒一颗心倒踏实了不少,老夫人和夫人这态度至少说明这两位都挺实在的,相比于口蜜腹剑,还是明刀明枪更让人安心。
这一家子,从那几位仆妇到这位老夫人,这份明朗态度,让她大致能推出整件事。
小姑娘的生母是那位长安侯一时之欢,瞧长安侯那副样子,大约还挺喜欢那位生母。
不知道为什么,长安侯留了种之后一走了之,当然也可能是那位生母一走了之,总之,长安侯应该是不知道他留了种,还结了个瓜。
现在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她被接回来了。
长安侯和他媳妇儿大约挺恩爱。那位夫人满腔的愤懑简直要喷薄而出。
有感情,才有愤怒啊。
这事换了自己对着这么个突然冒出来的私生女,以及长安侯的怀念,她早就一巴掌甩在长安侯那张老脸上了。
可那位老夫人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们的逻辑不都是只要是她儿子的种,就是她的亲孙子亲孙女,多子多孙多多益善吗?
他家这么富贵,又不是养不起。
怎么这老夫人看自己也跟看仇人一样?
难道这老夫人不是长安侯的娘,长安侯是倒插门?可那位夫人和老夫人一点也不像,长安侯跟那位老夫人好歹还有几分相象……
李苒边走边想,到处看着。
这个府非常大,非常漂亮,非常新,透着股子过于端庄的味儿,看来那位夫人很能干。
没走多远,她就到了一座和这个侯府一样漂亮崭新的院子前。
婆子站住,冲院子里喊了声:“秋月姑娘,姑娘来了。”
李苒站在台阶下,仰头先看了看院门上“翠微居”三个字,目光下落,看向院门口挤成一排的七八个小丫头。
打头的是个十七八岁的漂亮丫头,已经提着裙子跑下台阶,先和带她来的婆子欠身笑道:“有劳。”
带她来的婆子和秋月客气了两句,转身走了。
秋月飞快地将李苒打量了一遍,屈膝笑道:“姑娘辛苦了,婢子叫秋月,姑娘请。”
李苒抱着小箱子上了台阶。
这个院子和老夫人那个荣萱院差不多布局,只是小了很多。
走个十几步,李苒就进了垂花门。
垂花门也是简装版,没有屏风,却有两扇门。站在垂花门下,李苒看见三间上房就在面前。
这个院子和善县那个小院比起来,差距之大,相当于豪华宫殿和民房。
可是,宫殿只怕居之不易啊。
不易就不易吧,李苒已经大体知道了自己的处境,也就放宽了心。
至少这会儿她还看不到努力的方向,而且照她的直觉,短时间内,她所有的努力都只会是负作用。
那就先既来之,则安之吧。
“我想洗个澡。”李苒干脆直接地提要求。
正不停打量着李苒的秋月意外到愣怔,片刻才反应过来,忙屈膝应了声“是”。
李苒说完,径直进了上房,放下小箱子,将三间上房从东到西看了一遍,站在屋子中间,左边看看,右边看看,笑起来。
这三间上房比善县那三间宽大很多,豪华很多,东西多了很多,但是这三间上房给她的感觉和善县一模一样。
冷冰冰的态度鲜明:就是仅仅让你活着。
长安侯李明水从母亲陈老夫人的正院出来,回到自己院里,呆坐了很久,扬声吩咐:“叫周娥来。”
外面应了一声,没多大会儿,一个五十来岁的妇人在门口禀报一声,进了屋。
“我有个流落在外的女儿……”长安侯语调凝涩。
周娥抬头,满脸惊讶。
长安侯看着周娥惊讶的样子,苦笑道:“是她的女儿,已经接进府了,安置在翠微居,你去照看一阵子。”
“怎么照看?”周娥看着长安侯问道。
“别太委屈了她……算了,就平平安安吧。”长安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话。
周娥应了声“是”,正要垂手退出,长安侯又叫住了她:“她有个匣子,你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金页子,缺的替她补满,找朱战支取。”
朱战是长安侯身边的长随头儿,他经手的银钱都是长安侯亦公亦私的诸多隐秘收支,那位姑娘的用度从这儿支用,真是合适极了。
“要是以后又缺了呢?”周娥一向仔细周全,又问了句。
“补满就是了。”
周娥答应一声,垂手退出。
李苒三四天没洗澡洗头了,这会儿知道了大体境况,一时半会儿坏不到哪去了,一颗心安定下来,痛痛快快地洗了个舒服澡。
李苒从沐桶里站起来,刚才给她洗头的丫头举着件披风一样的棉长衣给她裹上。李苒出了沐桶,两三个丫头围着她擦干水,一件件给她穿衣服。
李苒认真仔细地看着那些衣服,这几天她都是和衣而睡,要是没人帮忙,她真不会穿这些衣服。
丫头们穿好衣服,请李苒坐下,又穿了鞋袜。李苒出来时,周娥已经站在屋里,目不转睛地看着从净房中出来的李苒。
李苒却没注意到这屋里多了一个人。
这个院子里有多少人,都是谁,她不打算多管。
用脚指头也能想出来,这个院子里的人不管是那位夫人挑的,还是老夫人点的,必定都是挑出来看着她的。
她一个孤女要和这府里的当家夫人、老夫人抢人手、争人心,那就太白痴了。
这些事没有努力的必要,也就不用多花心思。
“我渴了,也饿了。”李苒坐到榻上。
一个丫头上前替她脱鞋,另一个抱着一厚叠棉帕子,半跪在她身后,替她绞头发。
大丫头秋月屈膝道:“不知道姑娘的口味,茶是淡一些还是浓一些?热一些还是凉一些?这会儿只有龙凤茶和乌顶……”
“都行,茶淡一点。”李苒打断了秋月的话。
在善县时,那些茶很淡,她先尽量靠近那位小姑娘曾经的生活。
“是。”秋月示意一个丫头去沏茶,瞄了眼周娥,接着赔笑道:“这会儿过了饭时,厨房已经封了火,要是现做得请示下夫人。姑娘先吃几块点心垫一垫行不行?”
“行。”李苒答得干脆利落。
一直看着李苒的周娥眼里闪过丝丝怜悯。
“姑娘,这是周姑姑,是侯爷特意点过来侍候姑娘的。”秋月接着赔笑道。
从她被点过来侍候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姑娘到现在,一天多时间里,她预想过无数种这位姑娘会说什么、做什么、哪能哪不能,她又该如何应对,可眼前这位姑娘这份直接淡漠,完全在她的意料之外。
这份淡漠让她生出股莫名其妙的不安心、不自在,不由自主想找些话说,或是找点事做。
李苒看向周娥,周娥冲她微微躬身。
“有劳。”李苒点了下头,算是还了礼。
侯爷点过来的,点过来干什么?看着她?还是看着别人?大约都有,好像不是坏事。
周娥被她这一句“有劳”,说得眉梢微挑。
这位姑娘气势难得,到底血脉不一样。
第二章: 来历不凡
宫中。
一身黑衣的谢泽刚刚踏上延福殿的台阶,垂手侍立在殿门口的内侍就欠身笑道:“皇上吩咐过了,请谢将军直接进殿觐见。”
谢泽嗯了一声,抬脚跨进门槛。
“小谢来了。”皇上放下手里的朱笔,用力挺了挺后背,“朕真是累坏了。刚从善县回来?”
“是。”谢泽走近些,跪下见礼。
“起来起来,快说说。坐那儿说,朕可不想仰头看着你,脖子累。”皇上看起来很有兴致。
“是。”谢泽站起来,在皇上示意的锦凳上正襟危坐。
“陶忠是乙未年十一月初,带着那位姑娘到的善县。陶忠在善县一直做妇人打扮。初到善县,陶忠带着那位姑娘住在接福客栈,五天后就买下了那位姑娘居住的小院,找了个外地逃难到善县的妇人给那位姑娘做奶娘。找奶娘是客栈掌柜经的手,掌柜说记得很清楚,当时陶忠一连看了几十个才挑中的。奶娘姓邹,只有二十出头,头生子刚刚病死。掌柜说邹氏话极少,人很秀气,仔细能干。”
“陶忠挑的人差不了。”皇上慢悠悠地接了句。
“是。两年后,邹氏离开善县返家,陶忠又从女学找了位自梳的女先生,姓黄,照顾那位姑娘。两年前,黄先生病故,病故前半年,陶忠就将她搬出那间小院,托在两三里外的尼庵里,请人照顾,饮食医药都十分精心。黄先生死后,照自梳女规矩火化后撒灰入土。黄先生之后,是现在这位既聋且哑的孤寡妇人,她是逃难到善县的,没人知道她姓什么、哪儿人,都叫她聋婆子。照顾那位姑娘之前,聋婆子四处打零工为生。臣属下有个能和聋人比画些话的,仔细问了,她能比画的意思极少,知道的也极少,只翻来覆去说那位姑娘可怜,说那位姑娘是个哑子,大约那位姑娘极少说话。周围邻居都没见过那位姑娘,奶娘邹氏和黄先生都是话极少的人,也极少出门。”
“陶忠真没跟他家姑娘住在一起?”皇上眉头微皱。
“是。先是在隔壁租房居住,后来买下了那两间屋。臣到的时候,屋里已经空无一物。臣仔细审过照顾黄先生后时日的两个姑子,二人说黄先生从来没跟她们提过那位姑娘。至于那个邹氏,臣已经让人去找了,不过……”谢泽看着皇上,“十四年前,正是皇上迅猛推进、扩展疆土的时候,邹氏可能投奔的州县太多,找到的希望渺茫。”
“不用找了,陶忠能放她走,她就肯定一无所知。”
“臣也这么认为。”
“陶忠说那位姑娘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不认识他,你怎么看?”皇上站到谢泽面前,低头看着他问道。
“那位姑娘眼神明亮灵活,举止却有些粗野,臣以为陶忠所言为实。”
“唉。”皇上长叹了口气,“看来真像陶忠说的,他家主子是真的恨明水,恨到连他的孩子都不愿看一眼。唉,何苦呢,这事别跟明水说。”
“是。”谢泽垂下眼皮。
陶忠说他那位主子不是恨李明水,她是极其厌恶和鄙夷他,以及皇上。
“陶忠把他家主子埋在哪里,只怕没人知道了。”皇上神情怅然。
“臣……”谢泽就要站起来。
“坐下坐下。”皇上抬手按在谢泽肩上,“这事你有什么错?陶忠油尽灯枯之人,审无可审,再说,朕吩咐过你,他说多少就听多少。这件事不提了,那位姑娘,你挑几个人看着些,明水已经安排人看着她了,你的人远着些,别让明水知道。”
“是。”
“去见见太子吧,明天早朝没什么大事,你辛苦了这几天,明天不用起早,好好睡一觉歇歇。对了,别忘了跟太子提一句,朕累坏了。”皇上指着自己的脸。
“是。”谢泽的嘴角露出丝丝笑意,站起来告退出去了。
皇上看着谢泽出去,站着出了好一会儿神,才坐回去,接着看奏折。
李苒绞干头发,吃了几块点心,喝了两三杯茶,见这张榻比床还宽敞许多,有靠垫有薄被,干脆躺倒睡着了。
她在路上颠簸了两天,夜里又没睡好,又累又困。
秋月看着李苒自己躺下,拉被子盖上,片刻工夫就呼吸绵长,明显是睡着了,呆怔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
这位姑娘跟她预想的完全不同,简直是个怪物!
“周姑姑,姑娘到得急,我过来得也急,好些东西都没收拾过来。姑娘这会儿睡着了,烦您看一会儿,我去拿点急用的东西。”秋月赔笑和周娥道。
她原来是老夫人院里的二等丫头。
周娥明了地笑道:“你得另安排人看着,我不会侍候人。”
“是我糊涂了。”秋月忙笑应了句,和几个小丫头交代了几句,急匆匆出去了。
眼下的情形,她必须赶紧和老夫人禀报,再求得指示。
荣萱院里,长安侯夫人张氏也在。
秋月从看到李苒头一眼说起,李苒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表情如何,甚至从哪儿到哪儿走了几步,都说清楚了,一直说到李苒睡着了,她过来禀报。
“老夫人,夫人,这位姑娘……”秋月顿了下,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份怪异的感觉,“有点儿吓人。”
“让周娥去侍候她?”陈老夫人看着张夫人道。
她的关注点可不在秋月说的李苒如何如何。
张夫人紧紧抿着嘴,没说话。
周娥是跟着侯爷冲锋陷阵的亲兵,有职位领俸禄,不是府里的仆从奴婢,不会侍候人。她去,只能是去保护那位姑娘的。
“你回去吧,先好好侍候那位姑娘,别让她挑出毛病。”陈老夫人也想到了,沉默片刻后吩咐秋月。
“那周姑姑?”秋月迟疑道。
原本老夫人让她主理翠微居,现在侯爷又点了周姑姑过去,那翠微居该由谁主理?她可管不了周姑姑。
“她不是说过了,不会侍候人。你只管做你的事。”老夫人有几分不耐烦。
秋月虽然觉得老夫人这句话等于没说,却不敢再问,屈膝应了,垂手退出。
“周娥的事,一会儿我跟侯爷说,翠微居的人都是从我这儿挑过去的,他要不放心,也是不放心我。你别多想。”陈老夫人看着张夫人道。
“嗯。”张夫人低声应了,沉默片刻后强笑道,“阿娘,他要护就让他护着吧,一个姑娘家已经十七了,一年两年嫁出去,也就不相干了。”
“唉,”陈老夫人叹了口气,“你总是比我看得开,也是,那就早点打发她出嫁,嫁得远远的。”
李苒在过去将近三十年的生命中,养成的习惯之一是白天随时都能睡,但每次只睡一会儿。
这个习惯跟来了这里,哪怕是躺平睡好,盖着被子,周围安静得一丝声音没有,她还是只睡了十来分钟就醒了。
秋月还没回来,垂手侍立在屋角的小丫头十分慌张,急急地向站在门口的另一个小丫头用力使眼色。
李苒下了榻,走到妆台前,看着明显惊慌的小丫头问道:“会梳头吗?给我把头发梳起来。”
小丫头如蒙大赦,急忙过来给李苒梳头。
李苒闲坐无聊,打开妆台上的匣子,将匣子里的金簪子以及她不知道名字的头饰拿出来,一件件仔细地看。
她从前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那些金饰,跟这些根本没法比。
手里这件的金丝怎么能扯到这么细?这么多细丝还没有头发粗,竟然盘得纹丝不乱。她不是强迫症,看着这些无比细致流畅的金丝,只觉得相当舒心解压。
这是什么图案?真是好看!
小丫头却被李苒的表情吓得提心吊胆。
这位姑娘的衣服、首饰都是现从外头采买来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凡像样点儿的人家,都不会穿针角粗陋成这样的衣服。
还有这些金钗、金簪什么的,还不如秋月姐姐用的精细呢,姑娘手里这支是过时的老样儿,去年就没人用了……
这位姑娘看得这样仔细,肯定看出来了,要是问到她头上,她该怎么说?
秋月姐姐怎么还没回来?
大约是为了拖长时间好等她秋月姐姐回来,小丫头给李苒梳了个极其复杂的发型,总算在头发梳好的时候,秋月回来了。
秋月也没比这小丫头出息到哪儿去。
她刚进院门,听说姑娘醒了,一路小跑进到上房时,还没能淡定下来,当然,大约也是因为翠微居太小了点,从院门口走到上房的时间太短。
“姑娘醒了,没睡好?刚看姑娘睡着了,姑娘累了一天了,以为姑娘要多睡一会儿,我才出去拿点东西……”“拿点东西”这句,秋月说得极其含糊,“又去了趟厨房,姑娘晚饭想吃点什么?”
“吃什么能由着我点吗?”李苒挑眉惊讶,看着秋月问道。
秋月噎住,这话她可不敢答。
“是老夫人让你来的,还是夫人让你来的?”李苒看着噎得脸都要红了的秋月,想笑。
这个丫头像极了那些看过一堆什么升职术、心眼学、厚黑法则的职场新人,摩拳擦掌,自以为可以斗遍整间公司了。
“从前在老夫人院里当差。”秋月脸上的笑容挂不住了,姑娘这是敲打她吗?
“以后要禀报什么的,不用偷偷摸摸,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老夫人姓什么?夫人呢?”
秋月的脸都青了,连李苒这句问话都不知道怎么答了。
“老夫人姓什么?夫人呢?”李苒看着张口结舌的秋月,再问一遍。
“是是是,老夫人姓陈,夫人姓张。”秋月只觉得后背一层冷汗。
“你们侯爷姓李,”李苒笑起来。
姓李真好,要是姓个别的姓,她还得适应一阵子。
“你们侯爷有妾吗?有几个?”李苒接着问。
“一个也没有。”秋月简直蒙圈了。
“是现在没有,还是从前也没有?”李苒想着她那个生物学母亲。
“婢子不知道。”秋月的汗都要下来了。
这位姑娘是侯爷的闺女,却不是夫人生的,那肯定从前有过妾啊什么的,可她进府这七八年从来没听说过,这话她答不了。
“喔,不知道啊。”李苒斜眼看着秋月额角的冷汗,这么几句话就让她的冷汗都出来了,真是个小丫头啊。
“那你们侯爷有几儿几女?都是夫人生的?”李苒接着问。
“三子三女……不是,四女。”这一回,秋月额角的汗真滴下来了,“除了姑娘,都是夫人生的。”
“那说说。”李苒看着秋月,嘴角抿出丝丝笑意,她有点儿喜欢这个小丫头了。
“是。”秋月咕咚一声咽了口口水,“大爷,二爷,三爷……”秋月卡住了,她整个人一团懵,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大爷是老大?今年多大了?”李苒瞟了眼从门口往屋里探头的周娥。
“是,大爷今年二十八了。”
“二十八了啊,那娶媳妇没有?有孩子没有?有几个孩子?男孩女孩?都几岁了?大爷现在做什么呢?”
“娶……成过亲了,有两个,一男一女,大哥儿六岁,二姐儿两岁,大爷现在北边,在霍帅帐下,是位参将了。”秋月不敢不答,不敢多答,问一句答一句。
“那说说第二个,就照这么说。”李苒再瞟一眼悄悄进屋,站在屋角看热闹的周娥。
“是,二爷今年二十六,已经成亲了,有一个女儿,大姐儿,今年四岁。二爷赐了进士出身,现在户部,是六品堂官。三爷今年十九,还没议亲,现在太学念书,是太子的伴读。大姑娘今年二十三,已经出嫁了,今年年初跟姑爷赴任去了。二姑娘今年二十一,也出嫁了,姑爷……”秋月舌头打了个转,姑爷做什么,应该不用说吧,她没问姑爷,“……念书呢。三姑娘今年十七。”
李苒轻轻喔了一声。三姑娘十七,自己也十七。
李苒接着叹了口气,男人都是大猪蹄子,穿越时空也是至理名言。
晚饭是几个仆妇提着食盒送到翠微居的。
萝卜排骨汤、红烧羊肉、虾皮冬瓜、烧白菜,拌芥菜丝和红油腐乳两样咸菜拼在一个碟子里,米饭几乎粒粒透明,很好看也很好吃,还有一碟子三个极小的馒头。
晚饭很丰盛,味道也很好,李苒吃得非常满意。
侍候李苒吃了饭,秋月说要去送还食盒,顺便吃饭,李苒干脆答应,自己也出了屋,准备将她这个小院好好看几遍,顺便散步消食。
秋月交还了食盒,先去找厨房头儿郭旺家的。
“大嫂子,您这差事当得也太不经心了些,那位姑娘再怎么着也是……那啥对吧。您看看今天这晚饭,排骨汤、烧白菜都送过去了,还有红烧羊肉。这是晚饭,这么腻的东西也太过了吧?侯爷把周姑姑点到那位姑娘身边了,这事您听说没有?再怎么着,也不能让人挑出毛病是不是?要不然真闹起来,还不是咱们倒霉?大嫂子我跟你说,我瞧着那位不像是个省事的。”秋月这顿抱怨可没有恶意,她跟郭旺家的还沾着亲呢。
“不是我不经心,就为了她这顿饭,我白了好几根头发。”郭旺家的肚皮里怨气更多,“咱们府上,侯爷、老夫人不说了,不在我这儿侍候。夫人、二爷、二奶奶、三爷、三娘子,每天吃什么,都是现点下来现采买现做的,你说你们那位能不能也这样?她点什么,采买上买什么,我这儿做什么。”
秋月哑了,她哪知道能不能啊?不过照她的直觉,十有八九不行。
“要是不能想吃什么点什么,那她每天吃什么菜谁来定?我往上问到了任嬷嬷,你知道任嬷嬷怎么说?任嬷嬷说,府里不是有规矩吗?这还要问?府里有这个规矩?”
秋月被郭旺家的问得上身后仰。她哪知道府里有没有这个规矩啊,好像真没有。
“咱们府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人儿!我这里六位主子,大姐儿不说了,才刚断奶的孩子,三爷十顿多在家吃一顿两顿,三娘子十顿有十顿是跟老夫人一起吃的,余下的就是二爷二奶奶,还有夫人这两顿晚饭,你说我比照谁?二爷二奶奶是在一起的,她一个人总不能吃两个人的量吧?那撤掉哪个菜留下哪个?谁做主?要不就得比照夫人?可她能比照夫人不?肯定不行是吧,那就只有任嬷嬷她们了吧?你说我还能怎么办?”
“好吧好吧。”秋月听得一个头两个大,“我不管了,去吃饭了。”
到第三天下午,李苒基本上确定了一件事:从善县到这里,她都是一只养在笼中的鸟儿,区别只是在善县是木头笼子,到这换成了金丝笼儿。
鸟儿还有主人时不常逗一逗,她这只鸟儿连主人的面也见不到。
她甚至怀疑在善县时,养她的就是这个侯爷爹,完全一样的风格。
李苒坐在廊下,认认真真地思考了小半天。
这突如其来的一生,暂定她能活一生吧,这一生她的底线在哪里?
嗯,一生太长,先想想她现在的底线在哪里吧。
至于想过什么日子这种想法,前生她从来没有过,现在就更不用想了。
生活,不是你想过什么日子,就能过什么日子的,你只能过你能过的日子。
所以对于生活,她一向是只有一道底线。至于其他,那就要看条件下菜碟儿了。
首先,像坐牢一样被拘在这个四方小院里,她没法容忍。
嗯,这是目前所知有限的情况下,的底线。
她要突破这个底线,先从哪儿入手呢?
李苒站起来,背着手,沿着游廊晃了一圈,站到秋月面前:“这府里有书房吗?”
“有。”秋月完全是下意识地答了句。
三天了,除了那回她问秋月老夫人姓什么,夫人姓什么,家里都有什么人,之后就没再说过一句话。
现在李苒突然开口问了这么一句,秋月愣得反应不过来。
“带我去看看。”李苒抬脚就往外走。
“啊?”秋月傻眼了,瞪着李苒,看着她走出四五步才反应过来,拎着裙子冲到她面前,张开胳膊,“姑娘!姑娘!”
“嗯?”李苒看着秋月急切惊慌的脸,和下意识伸出来的胳膊,用一个“嗯”字代替疑问。
到现在,这里让她满意的一个地方,就是不想说话时,没人非得找她说话,这一条真是让她愉快极了。
“姑娘要去哪个书房?不是不是,我是说,府里的书房,侯爷的书房都是公务,从来不许人进去,除了在书房里侍候的。二爷的书房,那个,三爷的书房……”秋月舌头打结,二爷和三爷的书房,侯爷老夫人夫人二奶奶三娘子都能随便进,可不一定让这位姑娘进啊。
“其他书房呢?”李苒看着急红了脸的秋月。
“其他……周姑姑!周姑姑!姑娘要去书房,周姑姑!”秋月正急得浑身燥汗,一眼看到从后院转进来的周娥,立刻两眼放光。
李苒扭过头,看向周娥。
“姑娘去书房做什么?”周娥边走边迎着李苒的目光笑问道。
“找几本书看。”李苒微笑。
“府里有座书楼,藏了不少书,让秋月带姑娘去那里看看吧。”周娥走到离李苒四五步,站住笑道。
“好。”李苒答应得极其干脆。
书房、书楼无所谓,她要的是看看能不能走出这个小院。第二,要是再能找点书来了解一下这个世界、这个时代,那就更好了。
秋月跟在李苒后面,边往外走,边到处使眼色。
周娥看着走得悠闲的李苒,犹豫片刻后也背着手跟了上去。
李苒出了院门没走多远,关于她出了院子这件事,府里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得了秋月眼风的那个小丫头一口气冲进荣萱院上房时,长安侯李明水刚刚进来,还没坐稳。
“出什么事了?怎么跑成这样?”长安侯夫人张氏先皱眉训斥了一句。
“是,那位姑娘出去了!”小丫头喘着粗气,惊慌地答道。
“去哪儿了?”长安侯上身前倾,立刻追问道。
“去……”小丫头张口结舌。
她是刚进院门时接到秋月的眼风,不知前情,就看到那位姑娘背着手阔步出了院门,别的她不知道啊!
“看看她去哪儿了!”陈老夫人恼怒地吩咐侍立在旁边的钱嬷嬷。
钱嬷嬷答应一声,示意小丫头跟她出去。
看着小丫头出了门,长安侯看着张夫人道:“这些丫头、婆子是去侍候她,也是去看着她的,该挑些机灵的,你看看……”
“人是我挑的,你看着我说话。”陈老夫人打断了长安侯的话,“别弄这些指桑骂槐的事,有事没事的就知道拿你媳妇出气,丢人不丢?”
“阿娘,我哪敢?您看您。”长安侯无奈,“我就是说一句,小苒那边是得看着点儿,阿娘想得周到,我就是说这人得挑机灵点儿的。还有件事……”长安侯苦恼地看着陈老夫人,“我今天早早回来,就是为了这件事。皇上说,后天的重阳节宴,让您把小苒也带上,说是娘娘的意思,想看看小苒。”
陈老夫人冷着脸,哼了一声。
对这事她没有太多的意外,皇上要是不想看看这个孽种,那才怪了呢。
“我知道了。你累了一天了,回去歇着吧。”陈老夫人冷着脸吩咐长安侯。
长安侯站起来:“是,我去看看小苒去哪儿了,别惹出什么事。”
“这府里,她不惹事,没人惹她。”陈老夫人没好气地接了句。
“阿娘说的是。”长安侯干笑,退了出去。
书楼离李苒那间翠微居不远,说是书楼,还真是栋楼,虽说只有两层,却很阔大,层高也比她那间上房高出很多。
楼里放着一排排不知道是紫檀还是黄花梨的巨大书架,从房子到书架,以及书架上的书,都是崭新的。
一楼的书架有将近一半放了书,二楼的书架全是空的。
从这个刚开始装书的崭新书楼看,这个家不是书香世家,但正准备往书香世家的方向努力。
李苒心情很好,背着手,先直上二楼,在空空的书架中间穿行一遍,下到一楼,一本本地仔细看架子上的书。
从她那间小院里出来,到了这书楼,这让她十分高兴。
长安侯李明水从荣萱堂出来,走了没几步,就得了禀报:李苒去书楼了。
长安侯说不清为什么松了口气,大步流星,直奔书楼。
离书楼十来步,长安侯站住。
正斜靠在门框上无聊的周娥看到长安侯李明水,忙迎上去,垂手禀报了李苒的行踪:“……这会儿正一本一本地翻呢,翻得挺快。”
长安侯嗯了一声,抬脚要往前走,犹豫了下,又落脚回去,往旁边绕过去,透过敞开的窗户,看着李苒一小半侧影,片刻后低下头走了。
李苒在书楼里一直呆到天黑得看不见字了,才抱着十来本书出来往回走。
对这一趟书楼之行,她十分满意。
第二天,吃了早饭,李苒让人搬了把椅子放到廊下,用两只脚踩着游廊栏杆,优哉游哉地看她抱回来的书。
一本书刚翻了没几页,院门口的婆子扬声禀报:“钱嬷嬷来了。”
李苒坐着没动,听着脚步声近了,抬头看向钱嬷嬷。
钱嬷嬷离李苒四五步站住,皱眉看着踩着游廊栏杆,坐得相当不雅的李苒。
李苒看了眼钱嬷嬷,见她拧眉看着自己不说话,垂下目光,接着看书。
“姑娘。”钱嬷嬷屈了屈膝,算是见了礼,再次看向李苒翘起的两只脚,想说她这样的坐姿过于粗鲁,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算了,自己还是别多管闲事了。
“姑娘,明天老夫人要带姑娘一起进宫,参加重阳节宴,请姑娘准备准备。”
李苒听得心里猛跳了两跳,放下书,放下脚,看着钱嬷嬷问道:“皇宫吗?”
钱嬷嬷无语地看着李苒,不是皇宫,还能是什么宫?仙宫?
“要准备什么?秋月知道吗?”李苒看着钱嬷嬷那透着鄙夷的无语,接着问道。
钱嬷嬷更加无语,要准备什么这事,可有点儿说不清。
“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姑娘收拾打扮好,别犯了忌讳就行。”
“要是犯了忌讳,是只杀我一个,还是大家一起倒霉?”李苒挥着手里的书划了一圈,以表示“大家”是这个府里所有人的意思。
钱嬷嬷的胸口一阵发闷,这是怎么说话呢?这让她怎么答?
“秋月从前常侍候老夫人入宫的事,姑娘要是不知道,就问秋月好了。”
“好。”李苒弯起的嘴角流露出丝丝笑意。
钱嬷嬷忍住要翻白眼的冲动,垂眼屈膝,转身走了。
李苒看着钱嬷嬷出了垂花门,举起书,却有点儿看不进去了。
明天要带她进皇宫参加重阳节宴,明天是重阳节?这个重阳节也是九月初九?那现在是九月初了?
为什么要带她进宫?背后的推手是谁?有什么目的?
信息有限,无从推测。
就像她入职后一家公司时,猎头莫名其妙地找到她……
唉,后都是会水落石出的。
不过,不管什么目的,,十有八九不是为了她好,第二,她能出府亮相,站到这里的终极大老板皇上面前,照常理推测,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像悄无声息地死掉这件事,可能性会小不少。
李苒从垂手站在十来步外的小丫头,看到坐在对面廊下的秋月。秋月有一针没一针地做着针线活儿,时不时看她一眼。
眼下的境况,她们想让她怎么死,她就得怎么死。
也就是因为看清楚这个,从在善县被“请”上车,不对,“请”上车之前,她就根本不管生死这件事了,反正也毫无办法不是?
还是想想好的一面吧,要去皇宫了,皇宫呀!
李苒是个干脆利落的人,立刻抛开诸般为什么,开始因为“皇宫”两个字愉快兴奋起来。
皇宫她参观过不少,都是一间间空到不能再空的空屋子。
看着空屋子想象皇宫的生活,简直就像看着个空戏台想象一台戏,根本无从想象。
现在能去一个正处于昌盛阶段的皇宫看一看,真是太难得了。
李苒畅想了好久,才举起书接着看。
这些书她只是看个大概,翻得很快。她得先对这里有个大致了解,再说其他。
到傍晚,她抱回来的十来本书就全部翻完了。
李苒看着廊下已经点起的灯笼,犹豫了片刻后决定算了,不去书楼了,明天要去皇宫,大约也没时间看书了,等从皇宫回来再说吧。
果然,第二天早上,早饭还没吃完,钱嬷嬷就带着个婆子,抱着几件衣服进来。
“姑娘回来得急,家常的衣服好歹赶了几件出来,可这出门的衣服只好从二奶奶那里现挑了几件好的,姑娘别嫌弃。”
钱嬷嬷交代了几句,放下衣服,让秋月赶紧侍候姑娘换衣服,别让老夫人久等,就走了。
李苒听到钱嬷嬷后一句“别让老夫人久等”,笑起来。她边笑边纳闷,从昨天传话到这趟,这位钱嬷嬷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子浓浓的郁愤和扑鼻的酸味儿。
这份郁愤和酸味儿,上次接她的时候可没有,现在有了,应该和她去皇宫这事有关。
今天这句“别让老夫人久等”,明显是替老夫人委屈呢,那是不是意味着,她去皇宫的推手和原因不是那位长安侯呢?
作为儿子的长安侯,可没有资格委屈他娘陈老夫人。
那谁能委屈一位侯府老夫人?
李苒想得兴致盎然。
秋月见李苒直勾勾地看着门帘子,笑得两眼眯起,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嘴角无法控制地往下扯。
从昨天得了进宫的信儿,这位姑娘就这样傻笑,真是丟人现眼!
“姑娘!”秋月提高声音叫了句,觉得再不及时叫醒这位姑娘,只怕她就要笑傻了。
“嗯?”李苒用简短的语句表达了她的疑问。
“姑娘要是用好饭了,就得赶紧换衣服,刚才钱嬷嬷不是说了,别让老夫人久等。”秋月指着榻上那一堆衣服。
“嗯。”李苒放下筷子,表示她吃好了。
秋月叫了两个丫头进来。三个人手脚很快,给李苒重新梳了头,插了满头的金掩鬓、金花钿、金挑心、金头簪、金顶簪,插得密不见发。
钱嬷嬷送来的那套二奶奶的衣服,缂丝掐金,金光闪闪的花开富贵满绣到底,整件衣服长短上很合适,因为过于厚实以及闪亮,根本看不出肥不肥。
李苒只觉得自己两条胳膊都垂不下去了。
从头到脚武装好,李苒站在那面两尺多高的大铜镜前,被自己满身的金光晃得都要睁不开眼了。
把她打扮成这样,这是要恶心谁呢?
李苒一身金光,淡定出门。
在二门里没等多大会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挽着陈老夫人,张夫人走在陈老夫人另一边,一起从月洞门里出来。
小姑娘从看到李苒起,就直勾勾地打量她。
李苒也打量着小姑娘,这位应该就是这府里小的孩子,三娘子李清柔了。
三娘子李清柔身穿一件石榴红裙,酡颜抹胸,外面披一件深蓝灰褙子,褙子略短,腰身微收, 一身打扮活泼大方。
这一家子的审美很正常嘛。
李苒从三娘子李清柔看向张夫人。
这位三娘子长得不难看,也不胖,和她娘张夫人一看就是娘俩,一模一样的敦实端庄,厚重有余灵巧缺乏。
这一家的孩子,她见过的两个都是不偏不倚、完美地集合了父母的特征。
张夫人看到李苒,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陈老夫人脸也沉了:“上车吧。时候不早了。”
一共四辆车,陈老夫人那辆朱轮车在前,李苒的车和三娘子的一模一样,走在后。
皇宫里的重阳节宴没有李苒想象的奢华,也不是她想象中一举一动都不能随意的状态,倒有点儿像个大型游园会,甚至连个类似集体磕头的仪式都没有。
这个游园会的园子很大,有座肯定是人工堆出来,但真不算矮的小山,山边有个很大的湖。
从山脚到山顶,彩带飘摇,看样子这座小山是主场,重阳嘛,讲究的是登高。
陈老夫人和一群穿着打扮差不多的老夫人,簇拥着一位面相柔和、四五十岁的妇人走在前,沿着飘摇的彩带缓步上山。
张夫人则和一群跟她年纪参差,却都是差不多打扮的夫人们一起,跟在前面一群老夫人后面。
再后面,看样子都是小姑娘了,一大群中间又分成大大小小的群,叽叽喳喳,活泼可爱。
李苒走在这群小姑娘中间,一片娇嫩鲜花中间,她是只活动的闪光金器,亮眼瞩目。
从李苒走进来那一刻起,连那些老夫人在内,几乎……不是几乎,就是全部的人,都将她细细打量了一遍,再时不时瞄她一眼。
她是全场的焦点。
至于她周围的小姑娘,李苒觉得,从她进来起,她们议论的主题就非她莫属,而且只怕还是的主题。
只是,虽说她是今天游园会的主角,却没有一个人过来和她攀话。
和从前一样,她还是一群山鸡里的仙鹤。
李苒想象着仙鹤的模样,昂着头,淡定自若地左看右看,看一切她想看的人和物,比如那些面目清秀的内侍。
重阳节宴当然不是只有女眷。
山顶阁楼里,皇上站在窗前,仔细打量着越走越近的李苒。
“这一身衣服谁给她挑的?”也不知道是被李苒满身金光闪着了眼,还是看不下眼了,皇上侧了侧头。
“她的饮食起居都是阿娘经手安排,阿娘不愿意多操心,都是随她的心意。”长安侯李明水答道。
他并不清楚李苒怎么会穿成这样,不过这要是李苒自己挑的,就是个穿得不合适的问题。李苒初初回家,穿着不当不算什么事。可要是别人给她穿成这样,不管是他娘,还是他媳妇儿,这可都不算是什么好事,说重了,算得上是他们府上一大丑事。
这种明摆着的事,不用权衡,自然应该是李苒自己挑的。
“她长得像你,可是更像她。”待李苒走近了,皇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李苒,低声感慨了句。
长安侯李明水移开了目光。
皇上看着李苒,长安侯目无焦点地看着屋角。沉默片刻后,皇上问道:“她知道自己的身世了?”
“她知道她是我的女儿,别的应该不知道。”长安侯李明水收敛心神,垂眼答道。
“朕倒是觉得,她应该知道点儿,她挑的那十来本书,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当蕙质兰心的前朝遗珠李苒,遇上冷漠无情的当朝骁勇谢泽。
一个为查旧事,频出奇招;一个恪尽职守,不容置喙。
他收故土、平战乱,只为国泰民安,护她周全。
那不近人情的冷漠终被化为绕指柔情,棋逢对手,暖君余生。
李苒:听闻谢将军冠盖满京华,我觉得自己与之甚是般配。
谢泽:李家那个小娘子才情出众……不知可否婚嫁?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人物之间的对话、称谓、语言小细节都处理挺好,古言小说就应该是这样,尤其是李苒写给谢泽的那封信,真挚,让人感动。希望闲大能保持特色和优质,支持你。
——生。
两个人的告白看得有点感动!阿苒重生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遇到了性命之忧、遭囚禁、陌生的家人、大冬天里只有夏衣、挨饿、发烧、差点就被胡乱掌控的婚姻、突如其来的挟持、渺茫的前路……默默地努力伺机而为,穿越时空只为遇见遭父母遗弃痛失弟弟的你、从来没想过以后的你。以后你的人生有了阿苒就有了意义了!
——无缺
书籍介绍
当蕙质兰心的前朝遗珠李苒,遇上冷漠无情的当朝骁勇谢泽。
一个为查旧事,频出奇招;一个恪尽职守,不容置喙。
他收故土、平战乱,只为国泰民安,护她周全。
那不近人情的冷漠终被化为绕指柔情,棋逢对手,暖君余生。
李苒:听闻谢将军冠盖满京华,我觉得自己与之甚是般配。
谢泽:李家那个小娘子才情出众……不知可否婚嫁?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81+)
- 超值(472+)
- 体验还行(383+)
- 内涵好书(439+)
- 差评少(631+)
- 无漏页(574+)
- 盗版少(359+)
- 快捷(536+)
- 目录完整(262+)
- 内容完整(444+)
- 傻瓜式服务(245+)
- 收费(336+)
- 少量广告(199+)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 2024-12-25 23:59:5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曹***雯: ( 2025-01-06 20:08:4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屠***好: ( 2025-01-19 04:09:36 )
还行吧。
- 网友 康***溪: ( 2024-12-28 21:52:42 )
强烈推荐!!!
- 网友 石***烟: ( 2024-12-21 11:08:3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师***怀: ( 2025-01-07 12:00:47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冯***丽: ( 2025-01-03 21:40:34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辛***玮: ( 2025-01-14 09:45:5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宫***玉: ( 2025-01-16 07:45:14 )
我说完了。
喜欢"暖君(共2册)"的人也看了
塑造商铺之王(Ⅱ购物篇)(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指南(第2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AutoCAD 2020中文版建筑水暖电设计实例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一招制敌 徒手格斗大全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全新正版图书 头颈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精装张志愿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9787506274715 头颈部血管瘤诊疗青年蔚蓝书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遥感技术导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年末清仓】2008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导航(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古希腊人 : 从青铜时代的航海者到西方文明的领航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国际大奖小说·升级版--小巫婆求仙记 青少年儿童文学校园成长童话故事书小说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读物图书籍励志童书 正版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水浒传原著 正版无删减版完整版120回青少年版白话文版初中生当当自营同款文言文非人民教育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大名著艾青诗选九年级上册推荐阅读小初高课外阅读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21)考研英语(二)老蒋讲真题长难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布鲁克林 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同名改编影片 奥斯卡奖三项提名 献给所有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 长篇小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急诊内科学 第3版 张文武【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十二宫:幻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影像指导下的脊柱介入技术Image-Guided Spine Intervention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