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源书城 -汗青堂丛书067·三十年战争史:欧洲的悲剧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8:25:00

汗青堂丛书067·三十年战争史:欧洲的悲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汗青堂丛书067·三十年战争史:欧洲的悲剧精美图片
》汗青堂丛书067·三十年战争史:欧洲的悲剧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汗青堂丛书067·三十年战争史:欧洲的悲剧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089291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2
  • 页数:904
  • 价格:80.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8:25:00

寄语:

2011年军事史学会杰出图书奖获奖作品,当下全面、前沿的三十年战争史研究专著


内容简介: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欧洲历*具破坏力的战争之一,它蹂躏了整个中欧地区,令数百万人死亡,将城镇和村庄夷为平地,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以比例而言,三十年战争造成的人员损失甚至超过了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三十年战争给后来的德国史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彼得·威尔逊的这部著作全面介绍了这场战争,内容广泛,不仅囊括了军事、政治方面,还涉及了文化、社会层面。威尔逊分析了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结构,对战争的前因后果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细致描绘了战争的进程,还分析了战争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书籍目录:

哈布斯堡家谱,1500—1665 vi

1618 年中欧地图  viii

地图和战场平面图列表  x

前 言  xii

部分 开 端

第 1 章 序 幕…………………………………………………………… 3

三个男人、一扇窗 3

多种解读 4

本书论点 8

第 2 章 基督教世界核心地带的难题………………………………… 12

帝 国 12

教派化 24

宗教与帝国法律 38

第 3 章 奥地利王室…………………………………………………… 46

领地和王朝 46

等级会议和教派 49

天主教复兴 59

第 4 章 土耳其战争及其后果………………………………………… 71

土耳其的威胁 71

战争的方式 77

长土耳其战争 90

兄弟之争 99

第 5 章 西班牙和平…………………………………………………… 108

西班牙君主国 108

尼德兰叛乱(1568—1609) 120

西班牙之路 141

西班牙缔造和平 151

第 6 章 波罗的海霸权………………………………………………… 157

丹 麦 157

分裂的瓦萨王朝 166

波兰 - 立陶宛 179

第 7 章 从鲁道夫到马蒂亚斯(1582—1612)……………………… 185

宗教与德意志诸侯 185

至 1608 年的教派与帝国政治 195

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1608—1609) 211

于利希 - 克利夫斯危机(1609—1610) 216

第 8 章 一触即发?…………………………………………………… 225

皇帝马蒂亚斯 225

乌斯科克战争与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1615—1617) 240

普法尔茨的边缘政策 246

第二部分  冲 突

第 9 章 波希米亚叛乱(1618—1620)……………………………… 253

为了自由和特权 253

一个国王换一顶王冠 265

费迪南德集结力量 278

白 山 282

失败的原因 291

第 10 章 费迪南德的胜利(1621—1624) ………………………… 297

普法尔茨事业 297

新教圣骑士 308

天主教占优势(1621—1629) 330

第 11 章 奥利瓦雷斯和黎塞留 ……………………………………… 344

奥利瓦雷斯 344

黎塞留 353

瓦尔泰利纳 362

第 12 章 丹麦对皇帝的战争(1625—1629) ……………………… 366

下萨克森的麻烦 366

瓦伦斯坦 373

丹麦的失败(1626—1629) 390

第 13 章 欧洲战争的威胁(1628—1630) ………………………… 406

波罗的海 407

尼德兰 416

曼托瓦和拉罗谢尔 420

《归还教产敕令》 427

雷根斯堡选帝侯大会(1630) 435

第 14 章 北方雄狮(1630—1632) ………………………………… 440

瑞典的干预 440

在狮子和老鹰之间 446

瑞典帝国 457

呼吁援助 468

*峰 474

第 15 章 没有了古斯塔夫斯(1633—1634) ……………………… 492

海尔布隆联盟 492

莱茵河沿岸的紧张局势 498

西班牙的介入 506

瓦伦斯坦:后一幕 513

两个费迪南德 522

第 16 章 为了日耳曼自由(1635—1636) ………………………… 532

黎塞留决定开战 532

西方的战争(1635—1636) 536

《布拉格和约》(1635) 542

唤起爱国主义 551

为和平作出新的努力 560

第 17 章 哈布斯堡高潮(1637—1640) …………………………… 564

僵 局 564

争夺莱茵河的决心 574

德意志北部的和平? 587

第 18 章 均势(1641—1643) ……………………………………… 597

法国 - 瑞典联盟(1641) 597

帝国内部的战争(1642—1643) 607

西班牙日益严重的危机(1635—1643) 619

从布雷达到罗克鲁瓦(1637—1643) 632

第 19 章 谈判压力(1644—1645) ………………………………… 643

威斯特伐利亚会议 643

法国在德意志(1644) 650

瑞典支配波罗的海(1643—1645) 656

1645 年:可怕和诞生奇迹的一年 662

第 20 章 战争或和平(1646—1648) ……………………………… 678

信心危机(1646) 678

达成共识 684

西班牙与尼德兰议和 696

后一轮(1648) 706

第三部分  后 果

第 21 章 威斯特伐利亚协议 ………………………………………… 717

国际层面 717

基督教和约 724

复 员 734

帝国复苏 738

第 22 章 人力和物力损失 …………………………………………… 743

一场毁灭性的狂怒? 743

人口影响 750

经济影响 759

领地国家的危机 769

文化影响 774

第 23 章 经历战争 …………………………………………………… 784

经验的本质 784

军事 - 民事关系 789

认 识 799

纪 念 806

缩略语 811

注 释 813

出版后记 885


作者介绍:

彼得·威尔逊(1963—),英国历史学家,自2015年来一直担任牛津大学万灵学院战争史奇切勒教授。彼得·威尔逊主要研究中欧史、战争史,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史。除了本书,他的著作还有《神圣罗马帝国,1495—1806》《从帝国到革命:德国历史,1558—1806》等。

 

译者简介

宁凡,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世界历史》杂志编辑。

史文轩,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编辑、译者。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部分

开 端

第 1 章

序 幕

三个男人、一扇窗

1618 年 5 月 23 日星期三,上午 9 点刚过,威勒姆·斯拉瓦塔(Vilém Slavata)发现自己被挂在布拉格赫拉德恰尼城堡的窗户外。这位 46 岁的贵族此前从未遭遇这样的窘境。斯拉瓦塔是皇家政府的高层官员,现任波希米亚财政部长和高级法院的法官,在为统治王朝哈布斯堡王朝服务方面,有着出色的履历。由于他娶了女继承人露西娅·奥蒂莉娅(Lucia Ottilia),他也是整个王国中富有的人之一。

不久前,与他同样身居高位的同僚雅罗斯拉夫·波利塔·冯·马丁尼茨(Jaroslav Borita von Martinitz)被五名武装分子抓住了。马丁尼茨恳求他们为他找一位告解神父,但这徒然激怒了这群人* ,他们不由分说地把他头冲下从窗口推了出去。这时候,斯拉瓦塔正晃晃悠悠地挂在同一扇窗外,距离下面的水沟接近 17 米。屋里传来的阵阵怒吼声表明,不大可能有人能帮他。斯拉瓦塔突然感到有人用剑柄猛敲自己的手指。太疼了,他松了手,整个人跌下去,撞到下层的窗台上,头破血流。斯拉瓦塔跌下去后,袭击者们注意到了他的秘书菲利普·法布里修斯(Philipp Fabricius),后者正抱住袭击者中一个不那么可怕的人求情。但这帮人无视了他的求饶,他和上司一样也被扔出了窗外。

然而,结果有些出人意料。斯拉瓦塔正好落到了壕沟里,而马丁尼茨落在更远的地方。马丁尼茨蜿蜒爬行到他朋友的身边,在爬行的过程中,他被压在身下的自己的剑所伤——那些袭击者一时疏忽,没有摘下他的剑。有人从上面的窗户向他们射击,但马丁尼茨帮助恍惚的斯拉瓦塔站起来,一起逃向附近波希米亚书记官洛布科维茨(Lobkowitz)的宅邸,书记官没有出席这次被中断的会议。有两个人来追斯拉瓦塔和马丁尼茨,试图杀死他们,但洛布科维茨的妻子波吕克塞娜(Polyxena)把门锁上,并成功说服了这两人离开。第二天,马丁尼茨越过边境逃亡到巴伐利亚,而斯拉瓦塔的伤势较重,无法马上离开,只能选择躲藏。法布里修斯从窗户落到地面,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安然无恙。他立即逃往维也纳——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统治中心,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向皇帝通风报信。 

然而,结果有些出人意料。斯拉瓦塔正好落到了壕沟里,而马丁尼茨落在更远的地方。马丁尼茨蜿蜒爬行到他朋友的身边,在爬行的过程中,他被压在身下的自己的剑所伤——那些袭击者一时疏忽,没有摘下他的剑。有人从上面的窗户向他们射击,但马丁尼茨帮助恍惚的斯拉瓦塔站起来,一起逃向附近波希米亚书记官洛布科维茨(Lobkowitz)的宅邸,书记官没有出席这次被中断的会议。有两个人来追斯拉瓦塔和马丁尼茨,试图杀死他们,但洛布科维茨的妻子波吕克塞娜(Polyxena)把门锁上,并成功说服了这两人离开。第二天,马丁尼茨越过边境逃亡到巴伐利亚,而斯拉瓦塔的伤势较重,无法马上离开,只能选择躲藏。法布里修斯从窗户落到地面,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安然无恙。他立即逃往维也纳——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统治中心,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向皇帝通风报信。

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作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引发了波希米亚叛乱,被普遍认为是三十年战争的开始。这场战争夺去了 800 万人的生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和宗教版图。这场战争在德国和捷克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英国内战、西班牙内战和美国内战在这三国历史上的地位,也类似于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在这两国历史上的地位:这是一个带来民族创伤的决定性时刻,影响了其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后世很难理解这种规模的灾难,就像他们也很难将犹太人大屠杀理解为一个历

史事件。2 对大多数德国人来说,战争成了民族耻辱的象征,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导致了后来德国长达两个世纪的内部分裂和国力虚弱。

 

多种解读

上文这种解读源于许久之后的一场战败。这场战败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三十年战争的兴趣,也改变了人们对它的看法。对那些经历了三十年战争的人和他们的子女来说,战争还保留着作为当代事件的紧迫性。从一开始,三十年战争就吸引了全欧洲人的注意力,加速了 17 世纪早期见证了现代报纸诞生的“媒体革命”(见第 23 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一本国际畅销书,一年内至少出现了 30 个版本。直到 17 世纪末中欧国家进入另一场三十年战争,主要是反对法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的,人们对上一场战争的兴趣才逐渐减弱。三十年战争在人们脑海中的记忆依然鲜明,反映在纪念《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年度庆祝活动和相对不多的面向大众市场的书籍上。和公共仪式一样,这些书籍对战争做出了广泛的正面解读,认为战争捍卫了德意志新教徒的自由,巩固了帝国宪法。

随着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肢解了神圣罗马帝国,这种观点被迅速抛弃。1792 年,奥地利和普鲁士联合起来干预法国大革命,将德意志人拖入了另一场入侵、失败、政治动乱和破坏中。这些经历迎合了新的智力和文化潮流,这些潮流与浪漫主义和文学上的“狂飙运动”相关。三十年战争中的大规模死亡、劫掠和酷刑立即引发了人们的共鸣。而像帝国将军瓦伦斯坦(Wallenstein)或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阿道弗斯(Gustavus Adolphus)这样的人的戏剧性生活,通过与拿破仑和其他拿破仑时代人物的比较,具有了新的意义。1791 年,狂飙运动的领军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出版了关于三十年战争的历史,赢得了大批读者,随后又在 1797—1799 年出版了《瓦伦斯坦》三部曲,这三部作品依然堪称德语国家的莎士比亚历史剧。



原文赏析:

皇帝和诸侯

作为一个整体,帝国象征着中世纪晚期单一基督教世界的普世理想。它的统治者是唯一一位拥有帝国头衔的基督教君主,凌驾于其他所有的君主之上。他自称是欧洲的世俗首脑,其依据是神圣罗马帝国是古罗马帝国的直接延续,因此也是《但以理书》中预言的四个世界统治者中的最后个。普世理想离地方的实际政治舞台十分遥远,因此皇帝并不直接统治众多社区。相反,皇帝的权威是通过帝国层层级级的管辖权来实现的,而这相应地有着中世纪封建起源。皇帝是许多次级领主的最高领主,而这些领主又束缚在一系列附庸的链条中。这些领主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自1480年以来,帝国不得不处理各种内部和外部问题的时候。在那些享有帝国直辖权( Reichsunmittelbar)的领主和那些从属于中介管辖权的“非直辖”领主之间有了根本的区别。

直辖领主拥有完全的帝国封地( Reichslehen),这是皇帝以封建领主


帝国宪法

皇帝及其封臣共同管理帝国,但是,考虑到帝国宪法的等级特征,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也并不平等。皇帝是最高领主和君主,拥有相当大的保留权力,这些权力直接来自他的头衔,而非因为他拥有任何封地。这些帝国特权被故意弄得模糊不清,因为如果将它们用法律固定下来,就意味着皇帝的普世权力主张受到了限制。然而,为了处理迫切的问题,皇帝及其封臣不得不更精确地界定彼此之间的关系,并在皇帝和帝国组成社区之间的不同中间层创造了额外的权力。虽然哈布斯堡王朝垄断了皇帝头衔,但皇帝头衔并非他们的天然专属权利。哈布斯堡王朝仍要与其他选帝侯协商来贏得他们的同意。有时他们可能去劝说选帝侯接受一位被称为“罗马人的国王”( King of the Romans)的皇位指定继承人,他在其父亲去世后掌权。否则,按照《金玺诏书》的规定,就会出现一个空位期。这将帝国的特权交给了北部的萨克森选帝侯和南部的普法尔茨选帝候,同时规定了个截止日期:所有七名选帝侯要聚集起来,并在担任帝国大书记官(arch chancellor)的美因茨选帝侯的指导下选举一位继任者。并非所有人都能参选,因为皇帝并不是一种终身总统,而是拥有君主威严,这要求任何可成为皇帝的人已经拥有了某些“皇家”特质。

哈布斯堡王朝的资源不断增长,使得该家族成为明显的选择,因为帝国特权虽然赋予了皇帝行政权,但是却没有提供多少实施政策的手段。选帝侯期望皇帝不但能用自己的土地供养他自己的宫延和各类帝国机构能负相


若要涵盖三十年战争的各方面,至少需要掌握14种欧洲语言,而且,关于这场战争的档案记录够研究几辈子的。甚至印刷的资料也有数百万也,仅仅关于结束这场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著作标题就超过4000个。


这场战争在德国和捷克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英国内战、西班牙内战和美国内战在这三国历史上的地位,也类似于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在这两国历史上的地位:这是一个带来民族创伤的决定性时刻,影响了其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


在我们的故事中,奥地利王室通常被描绘为大反派。C.V.韦奇伍德(C.V. Wedgwood)广为阅读的历史著作发表于1938年的绥靖之年,她在书中描绘了一个软弱的统治者詹姆斯一世,在即将到来的哈布斯堡专制独裁面前妥协退让。捷克历史学家约瑟夫·玻利森斯基(Joerf Polisensky)亲身经历了纳粹的占领,他明确地将1618年西方列强未能帮助波希米亚叛军与三个多世纪后地慕尼黑危机进行了比较。君特·巴鲁迪奥(Gunter Barudio)广为流传地德语著作把古斯塔夫斯·阿道弗斯描述为和平与正义地捍卫者,争取日耳曼自由、对抗哈布斯堡霸权地斗士。


新的征服未能带来足够的回报,无法满足维持奥斯曼帝国统治所必需的群体,尤其无法满足军队,军队曾经是苏丹国的支柱,现在他们开始介入政治,导致了灾难性的结果。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本书作者是英语世界神圣罗马帝国史、中欧史、军事史权威专家,本书荣获2011年军事史学会杰出图书奖。

2.全书分开端、冲突、后果三部分,细致全面地将三十年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战斗过程全景展现。

3.批评了以往三十年战争研究的粗疏错漏之处。


媒体评论

一部杰出、全面且详细的著作。  ——蒂姆·布兰宁,剑桥大学欧洲现代史教授

一部权威、明智、视野广阔的著作,研究得极为细致。  ——劳罗·马丁内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极为成功,作者的学识令人钦佩,文笔轻快优雅,持论公正。  ——保罗·肯尼迪,耶鲁大学教授,《大国的兴衰》作者

早就应该出现这么一部纳入现代学术研究成果的著作了,《三十年战争史》雄心勃勃并且颇有成就,令人钦佩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布莱尔·沃登,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教授

一直以来,人们都需要这样一部博学多识……一锤定音的历史著作。现在彼得·威尔逊提供了这样一部作品。

——杰弗里·科林斯,《华尔街日报》


前言

有很多关于三十年战争史的专项研究,但全面记述三十年战争的著述很少。大多数作者只是为学生做了简短的概述。这种情况很容易理解。若要涵盖三十年战争的各方面,至少需要掌握 14 种欧洲语言,而且,关于这场战争的档案记录够研究几辈子的。甚至印刷的资料也有数百万页,仅仅关于结束这场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著作标题就超过 4000 个。各类浩如烟海的证据影响了之前历史著作的书写方式。一些著作通过将这场战争融入到对欧洲向现代性过渡的更广泛解释中来切入细节。另一些则更多地展示了人物和事件,但随着作者的叙述接近 17 世纪 30 年代中期,往往出现了乏力的迹象。到那时,令这场战争开场阶段生机勃勃的英雄和恶棍基本上已经死亡,取而代之的是其他被后代忽视的人物。人们急于结束这个故事,后 13 年的事件被压缩,只占全书的四分之一或更少,其

中大部分内容都致力于讨论和平与后果。

目前这部著作试图纠正这一问题,更为均匀地覆盖整个时间跨度。这种方法的一些显著特点在第 1 章中得到了阐述。重要的是,要把这场战争本身视为一场有关中欧政治和宗教秩序的斗争,而不是把它淹没在对整个 17 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冲突的一般性描述中。虽然这简化了某些方面,但它也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 16 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复杂局势中的战争起源上。本书部分的任务是解释这一点,并将其放置在更广泛的欧洲背景下。第二部分大致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场正在上演的悲剧,特别关注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 17 世纪 40 年代中期之前,缔造和平的努力失败了。后一部分考察了这场战争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以及更长远的意义。自始至终,结构性解释都与强调动力和偶然性相结合,与以往的惯例相比,给了较小的参与者以及较突出的参与者更多的篇幅。参考文

献是有选择性的,排除了很多使用的旧材料,而采用了大多数读者比较容易接触到的近期作品,并且为专业文献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我很高兴能获得艺术和人文研究委员会授予的 2007—2008 年科研休假奖,我正是得益于此才能够将本书全部完成。我在桑德兰大学期间得益于那里的学术环境,还受到了赫尔大学历史系的热烈欢迎,使我在赫尔大学完成了本书的后部分。在我于 2006 年短暂访问维也纳期间,利奥波德·奥尔和维也纳皇家档案局的人员为我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我要感谢斯科特·狄克森、罗伯特·埃文斯、拉尔夫·莫里森和尼尔·兰诺特森帮我完成了一些艰苦的工作,尤其感谢卡斯帕·赫卡维克帮我整理波兰语

资料。克拉丽莎·坎贝尔·奥尔、特恩特热尔·赫尔菲里希、迈克尔·凯泽、莫琳·梅克勒、格萨·帕尔菲和西罗·保莱蒂教会了我关于书中一些细节的知识。我还十分感激特雷弗·约翰逊为我提供了他的书稿。按照巴伐利亚地区的规定,此书仍属于未出版的书。他在 2007 年突然去世了,这很令人悲伤。我再也不能回报他了。

西蒙·温德尔一直鼓励我,使我终完成了这本书。他提出了编辑方面的建议,使本书的语言更加简洁。夏洛特·赖丁认真校对了本书,修正了不一致的地方和错误。塞西莉亚·麦凯完成了本书的插图,为本书增色不少。这是我十分渴望的。

伊莱恩、亚历克、汤姆和尼娜很有耐心地容忍我沉浸在这份工作中。他们和往常一样为我提供了的帮助,也激发了我的灵感。我要把此书献给他们,以此表达我对他们的爱。


书籍介绍

2011年军事史学会杰出图书奖获奖作品

当下最全面、最前沿的三十年战争史研究专著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英语世界神圣罗马帝国史、中欧史、军事史权威专家,本书荣获2011年军事史学会杰出图书奖

☆全书分开端、冲突、后果三部分,细致全面地将三十年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战斗过程全景展现

☆批评了以往三十年战争研究的粗疏错漏之处

◎ 内容简介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战争之一,它蹂躏了整个中欧地区,令数百万人死亡,将城镇和村庄夷为平地,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以比例而言,三十年战争造成的人员损失甚至超过了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三十年战争给后来的德国史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彼得·威尔逊的这部著作全面介绍了这场战争,内容广泛,不仅囊括了军事、政治方面,还涉及了文化、社会层面。威尔逊分析了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结构,对战争的前因后果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细致描绘了战争的进程,还分析了战争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 媒体推荐

一部杰出、全面且详细的著作。

——蒂姆·布兰宁,剑桥大学欧洲现代史教授

一部权威、明智、视野广阔的著作,研究得极为细致。

——劳罗·马丁内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极为成功,作者的学识令人钦佩,文笔轻快优雅,持论公正。

——保罗·肯尼迪,耶鲁大学教授,《大国的兴衰》作者

一直以来,人们都需要这样一部博学多识……一锤定音的历史著作。现在彼得·威尔逊提供了这样一部作品。

——杰弗里·科林斯,《华尔街日报》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种类多(605+)
  • 经典(166+)
  • 下载快(249+)
  • 书籍完整(459+)
  • 愉快的找书体验(572+)
  • 傻瓜式服务(343+)
  • 图书多(330+)
  • 少量广告(489+)
  • 无水印(81+)
  • 三星好评(549+)
  • 排版满分(448+)
  • epub(405+)
  • 无颠倒(489+)

下载评价

  • 网友 田***珊: ( 2025-01-18 04:15:47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堵***格: ( 2025-01-04 04:46:06 )

    OK,还可以

  • 网友 孙***夏: ( 2025-01-09 18:51:58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隗***杉: ( 2025-01-01 06:27:24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方***旋: ( 2025-01-02 03:15:3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丁***菱: ( 2024-12-25 06:10:16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寇***音: ( 2025-01-06 21:01:21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冯***卉: ( 2025-01-11 19:07:01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孙***美: ( 2025-01-18 19:38:20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冉***兮: ( 2024-12-25 10:01:04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仰***兰: ( 2025-01-06 15:40:28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车***波: ( 2024-12-22 09:55:21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芮***枫: ( 2025-01-07 20:51:22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