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源书城 -儿童情商训练课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8:27:23

儿童情商训练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儿童情商训练课精美图片
》儿童情商训练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儿童情商训练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272094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5
  • 页数:264
  • 价格:55.6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8:27:23

寄语:

学习德国家庭超前育儿经验,抓住关键期,培养高情商孩子,提升软技能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一名生活在德国的学霸妈妈写的一本如何培养孩子情商的书。本书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育儿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幼儿情商培养的实际,既关注儿童内心的成长,也关注儿童在面对外界时的态度与技能,全方位地为家长朋友们献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儿童情商培养教科书式的技能和方法,有理论、有案例,有操作方法,内容十分丰富,接地气,且写作风格轻松明快,可读性很强。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李茜,知名育儿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的主理人和作者。

十年海外留学工作经验。曾留学于荷兰、沙特阿拉伯,在爱尔兰跨国企业担任项目经理,管理三十人团队。后移居德国,精通英德中三语。

女儿悠悠于2014年在德国出生,2016年创立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现名为“悠悠妈德国育儿”)。在养育中德混血女儿的过程中,不断钻研和吸收发达国家育儿理念精华,在家成功实践中西无障碍融合的育儿方式,并在公众号中通过文字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心得。

反对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对待幼儿,提倡“用生活完成教育,润物细无声”。曾于2018年出版畅销书《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1

抓住可怕的2岁

关键期,打好

情商培养的基础

 

弄懂幼儿的心理

2岁左右时,孩子总是和家长唱反调,嘴里总是说着“不要、不要”——不管到底要不要,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哭大闹,还动手打人……一副跟生活过不去的样子。

这些典型的表现让妈妈们十分头疼,而这些把大人折磨得心力交瘁的行为其实就是典型的Terrible 2症状。

知识链接

可怕的2岁

英语里把这个动不动就哭闹和说“不”的阶段叫作可怕的2岁(即Terrible 2, 简称T2),这一阶段孩子的行为令父母感到恐怖。严谨的德国人将幼儿的这个必经阶段称为Trotzphase,翻译过来就叫“反抗阶段”,他们是从孩子的角度描述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的。

 

可怕的2岁让家长十分烦恼,在寻找解决办法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明白孩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父母如果能多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很多“问题”便“不是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实际上,幼儿反抗情绪的出现并不限于2岁,这个状态一般从1岁半开始,可以持续到三四岁,因人而异。

儿童一般有两个“反抗阶段”,一个是

T2

阶段,一个是青春期。对

此,父母们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等“暴风雨”来的时候被打得措

手不及。

T2阶段如果处理得不当,说不定青春期的暴风雨会来得更加猛烈!

“反抗阶段”,孩子反抗的是什么

对于反抗阶段,德国人对它还有一个更形象的描述,叫Abnabe lungsprozess,意思是“剪断脐带的过程”——它象征着一场孩子与母亲分离的独立战争!

是不是没想到孩子的独立意识会来得这么早?也许是因为我们低估了人类对成长和自由的渴望。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两岁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处处顺从妈妈,事事由妈妈说了算、由妈妈代劳了。

在这场“独立战争”中,孩子要争取的是:

自我主导的权利;

尝试做决定的自由;

可以掌控世界的自我效能感。

以上三点驱动着孩子成为一个拥有自由意志和有主见的人。

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说 “不”,且说“不”时常见的对象反而是与TA亲密的人,而且一般是妈妈。因为,在越亲密的人面前,孩子才越有宣誓独立的必要!

所以,如果孩子总是在你面前唱反调,说明他和你关系亲密,安全感充足,从另一个角度看,你应该感到开心才对!

孩子到底为什么哭

在反抗阶段,孩子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哭得死去活来,这是因为他在“独立战争”中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挫败感。具体分以下三种情况。

想做的事做不到,对自己感到沮丧

比如,想自己穿鞋却穿不进去,想自己扣扣子却扣不上,气得自己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哇哇大哭。

对无法改变的环境和既定的事实感到挫败

比如,大人和客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自顾自地聊着天,当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大人又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时。

又比如,在外面玩儿想吃香蕉了,大人刚把的一根香蕉剥好,孩子却不小心把香蕉掉在了地上时。

再比如,妈妈要照顾二宝,不能随时随地关注和满足大宝的需求时。

对别人说的“不”感到沮丧和愤怒

 “这不能摸,太危险。”

 “那不能爬,太高了。”

 “你自己穿鞋子太慢了,还是我来帮你穿吧。”

 “你选的衣服不合适,还是穿我帮你选的吧。” 

孩子缺乏选择的自由,当然会感到沮丧了。

年幼的孩子,大脑前额叶尚未发育成熟(一般要到6岁才能成熟),还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对挫折的容忍度极低,遇到一点不如意,就很容易感到挫败和沮丧。如果再加上困了、饿了等生理不适,或者感到来自大人的焦虑所传递的压力,那么很快就会情绪爆发,表现出我们眼里的对小事的“过度反应”。

孩子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

对于孩子想得到的东西要从两方面来看,而且是听起来很矛盾的两方面:

一方面是要闹独立——孩子需要父母支持他追求独立。

父母应多给予孩子自己做事、做选择的自由,多给孩子尝试自己做事的机会,少说“不”、少代劳、少替孩子做决定,从根源上避免给孩子唱反调的机会。

孩子想自己开门就让他开;想自己扣扣子就让他扣;想自己选择枕哪个枕头,就让他选。哪怕他一天要换十几次鞋子,那也是他的自由。要知道,孩子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感受自己掌控世界的力量,并从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的。

另一方面则是对父母的依赖和对爱的索取。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一边跟妈妈作对,一边又希望得到妈妈的爱与包容。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生大人气的时候会打大人,但如果大人想推开他时,他却马上又黏上来的原因。

打人只是他情绪的发泄,孩子内心真正渴望的是父母对他的接纳,是无条件的爱,是不管他做什么都笃定父母会一直爱他、接受他的安全感。

总之,

处于反抗阶段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既想摆脱父母控制,又需要父母爱与安慰的矛盾体。

往前冲三步,又往后退两步;一下子说不要妈妈,一下子又说要妈妈。那到底要不要妈妈呢?这个问题经常把妈妈都搞晕了。

 

 

 

抓住孩子情商发展的初契机

“可怕的2岁”是情商发展的里程碑

在儿童心理学研究中,

“可怕的

2

岁”是儿童情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每个拥有健康依恋关系的婴儿在脱离了婴儿期,开始萌发自我意识之后,都会经历与母亲分离、走向独立的阶段。

此时,只要父母处理得当,孩子就可以在一次次发脾气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逐渐掌握

情绪的控制与调节能力——

?

这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和做主的过程中,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能得到快速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

在尊重与信任的家庭氛围里,孩子能从获得独立与自我掌控力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为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反之,在T2阶段,如果父母过度打压或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不理解、反感、不在乎、威胁等负面态度,或给予的是有条件的爱,那么,等待父母的要么是反抗时间的延长,要么是孩子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这两种都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了解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知道了T2只是孩子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是暂时性的之后,家长就可以抱着更平和的心态,化危机为契机,帮助孩子打好情商培养的基础,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成长阶段!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陪伴孩子度过2岁关键期

理解孩子发脾气并不是故意气我们

前文提到,孩子之所以哭闹、发脾气,主要是由内心的挫败感引起的。由于孩子尚不具备处理沮丧情绪的能力,只能通过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本意并不想故意气爸爸妈妈。

因此,

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只需陪伴、支持和理解孩子即可。

同时,以身示范,让孩子学会面对和管理由挫败感引发的沮丧情绪。

保持镇静

既然要做孩子情绪管理的榜样,那么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对我们吼,我们也吼回去,那么孩子会从家长身上学到什么呢?

越是在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父母越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只有我们保持镇静,孩子的情绪才能更快平复。

我曾收到过一位读者的留言:“孩子每次打我,我也总是生气地对他说,‘你生气可以,但打人是不被允许的,你打妈妈,妈妈也会生气。’”

这位妈妈前面说得非常好,只是后一句,用自己的愤怒情绪“硬刚”孩子的愤怒,并不能帮助孩子平息怒气,反而有加剧孩子情绪变坏的可能。此时,妈妈如果能保持情绪稳定,并将后一句换成“你打了妈妈,妈妈会很疼,会伤心”更好,这么做有助于滋养孩子的同理心。

情绪宜疏不宜堵,拥抱比安慰更有用

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哭了,我们有义务马上去安抚,否则就显得自己是无能的父母。其实不用急着去安慰孩子,说“不哭”“没事”,

让孩子通过哭泣发泄自己的沮丧与愤怒情绪,反而是一种健康的情绪释放

我的女儿悠悠1岁半时,有一次自己坐在地上练习穿鞋,那是她那段时间关注的新技能。只很快穿了进去,第二只却试了几次都没穿进去,挫败感令她气得用头撞地(好在有地毯),趴在地上号啕大哭。

我尝试安慰她“穿不进去没关系,不用哭啊”,可是她根本听不进去,沉浸在自己强烈的情绪里无法自拔,甚至说不出话来。

我后来才意识到,当时我其实什么都不用说,只需要抱起她,抚摸她的头,耐心等她哭完就可以。有时候,一个拥抱就足以缓解孩子的情绪,帮助他平静下来。

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和示范。

在大人眼中,孩子穿不上鞋子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和“失业” “离婚”等成人世界的痛苦相比简直无法相提并论,因此,成人容易犯下忽略孩子痛苦的错误。但事实却是,人生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痛苦。

所以,再小的挫败,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也是真实的痛苦。因此,请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和他所经历的每一次痛苦。

解释刚刚的经历,命名情绪

等孩子的情绪稍稍稳定之后,我们需要用语言向孩子解释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孩子对自己的感受仍非常模糊,他们不清楚自己刚才为什么那么激动。理解自己的情绪也是孩子需要学习的,对此,他们并非天生就懂。

“我看到你刚才自己穿上了只鞋,你感到很骄傲。然后你在尝试穿第二只鞋的时候,却没有那么顺利,尝试了几遍都穿不上,所以你感到非常沮丧、生气,想大哭一场,是吗?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想哭就哭吧。”

通过这样的解释,可以让孩子明白所发生的事情与情绪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孩子命名情绪,多解释引发情绪的原因(如因为你经历了……所以你感到……),孩子就能更好地认识情绪、面对情绪,促进情商的发展。

有了相关情绪词汇的储备,孩子也就不会再像婴儿那样仅仅依靠哭来表达自己的所有感受了。他会发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准确、更有效,也更容易被人理解。

共情——告诉孩子“我理解你”,并提供替代解决方案

要体会T2孩子正经历的挫败感,父母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生活中遇到不能如愿以偿的事,我们自身会有什么感受?我们是不是也希望有人能理解我们的愤怒和无奈,能感同身受我们正遭遇的挫败感?

此时,如果身边亲近的人都不能理解我们的感受,反而对我们的情绪大加指责,是不是只会雪上加霜,让我们感到更加愤怒和受挫?

想赢得孩子的合作,请先理解孩子,并且把对他的理解说给他听!被理解了,基本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了,人才听得进道理,才愿意配合,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

比如,天气很冷,孩子却非要穿裙子上学,而你不想让她穿时,可以试着这样对她说:

“我理解你非常想穿这条裙子去幼儿园,你想穿给你的好朋友看,和她们分享穿新裙子的喜悦,是不是?我和你一样,也特别喜欢这条裙子。谁知今天这么冷,这条裙子又太薄,穿上它你会冻坏生病的。不能如愿穿上你想穿的裙子,你感到很生气,妈妈能体会到你的感受。”

站在孩子的角度,反复说出他的感受,直到孩子感到被理解后,再说出解决方案:

“我知道你想穿那条裙子,你觉得它更美,可它真的太薄了。今天我们先穿裤子,妈妈答应你,等天气变暖后一定让你立刻穿上裙子。至于穿哪条裙子,你可以自己选择。”

在替代解决方案中,给孩子一个选择,可以增强他的自主感,减轻被控制感。

比如,如果已经到了晚上睡觉的时间,孩子还不想睡觉,我们也可以先共情:

“我理解你还不想睡觉,你还想继续玩儿,你想玩儿……想玩儿……你看到大人都还没有睡觉,你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小孩子要先睡?你不想错过大人的活动。” 

要重复孩子的感受,直到孩子知道,我们是真的能对她感同身受。然后再说:“我知道你不想睡觉,你还想玩儿。但你现在必须睡了,否则你明天早上会很困的。” 

为了缓解反抗行为,我们可以再给孩子提供一个替代方案,让她做选择:“你现在可以自己再选择一本书,讲完一个故事,然后就睡觉。”

有很多妈妈问过我:孩子不穿尿不湿、不穿衣服怎么办?当然也是先共情,帮孩子说出不想穿的原因:

“你觉得光着身子很好玩儿吧?我理解你,我也觉得你光着身子很可爱呢!《大卫,不可以》那本书里的小男孩儿大卫也和你一样喜欢光着身子。可是,不穿衣服会冷、会生病,大卫妈妈也说,不能一直光着身子呢。你可以光着身子再玩儿5分钟(或10分钟,家长酌情决定),然后就把衣服穿上哦。”

在这几分钟里,可以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与他玩儿喜欢的游戏,如捉迷藏、挠痒痒、抱着转圈圈、在床上蹦蹦跳跳这类与父母有亲密身体接触的游戏,这些是容易与孩子拉近距离,让孩子感到有安全感和感到被爱的游戏。

玩儿完亲密游戏之后,再提醒孩子该穿衣服了,然后给孩子一个选择:“这几件衣服里面,你可以自己挑选穿什么哦,快来自己做决定吧!”

先给足爱与包容,再给予孩子自己做选择的自由,孩子自然更愿意配

合。

共情时的撒手锏

关于共情,还有一个撒手锏,就是遇到事情时对孩子说:“我小时候也和你一样。”用这一招,能让孩子有种自己顿时被理解的巨大满足感,多数情况下,孩子便不会再闹情绪了。比如,我会试着和孩子说:

“我小时候也喜欢光着身子满屋子跑,外婆在后面追着要我穿衣服。不过光着身子真的容易感冒,而且容易磕破皮肤,受伤了会很疼的。光一下子可以,我们玩一会儿再穿上衣服吧。”

“现在你还小,鞋子穿不进去很正常啊。妈妈像你这么小的时候也不会熟练地穿鞋子。先别着急,过几天再试试。”

相信从以上七条应对方法中,大家也发现了,要想化危机为契机,父母需要先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因为,

只有常常被理解的人,才会懂得理解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

——

同理心就是情商中重要的部分,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部分。

家长对孩子进行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就是在用行动示范同理心到底是什么,更是在播下善良的种子——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让一代人比一代人过得更好、更幸福。

 

 

 

与T2的孩子好好沟通,开始情商进阶之路

我们虽然应该全盘接纳孩子的情绪,但并不代表要完全接受他们的不当行为,在T2期间给孩子建立规则同样非常重要。那么,应该如何把握行为管教的尺度以及对坏行为进行纠正呢?

孩子真的听不懂道理吗

对“可怕的2岁”的看法,家长们分为两个阵营。

一类家长认为:“和孩子讲道理是中国人的特色,其实根本没用,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另一类家长又站出来反驳了:“宝宝14个月了,他打我,我就会告诉他,我被打得很疼、很伤心,他反而越打越凶。我就举个例子说,我被打得很疼、很伤心,就像你顽皮时被奶奶打了一样,就是那种伤心、那种疼。很意外,宝宝居然听懂了,小小人儿并非不懂事啊!”

这位家长对孩子打人的回应,可以说堪称完美!当孩子听不懂反而越打越凶的时候,她使用了共情的方法,让孩子从自己被打的亲身体会中推己及人,理解别人的感受。

不过这位妈妈接着说:“然而抵不过猪队友一句话:‘你跟他废什么话,他又听不懂。’然后宝宝就觉得:‘哼,我可以这么任性,因为我不懂。’”

这第二句话真的是道出了“熊孩子养成记”的真谛!熊孩子的家长不就觉得孩子还小,不用跟他讲道理,反正他也听不懂吗?

谁说孩子听不懂?明明是家长没有有意识地去教育,所以孩子才不懂的。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其实,和孩子讲道理并非“中国特色”,德国人也爱和孩子讲道理,并且讲的比我们多得多。原来,不是孩子听不懂“道理”,而是大人没有掌握好方法。

就像孩子打了人,我们告诉他“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这算不算在讲道理呢?其实这讲的不是“道理”,而是“结论”,是大人给的结论,但却没有告诉孩子为什么。

真正有效的讲道理,需要抓住三个重点,这也是整个童年时期家庭教育的重点。

懂得换位思考,激发同理心

多向孩子解释,他的行为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什么感受,让孩子认识与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情商。

比如,如果孩子打了别的小朋友,可以跟孩子说:“你打了小朋友,他们会感到疼、会伤心。你想想,如果你被打了是不是也会很疼、很伤心?你也不希望被别人打吧?”

 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后果

告诉孩子行为的后果,可以培养他的规则意识,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你经常打人,小朋友们都会怕你,他们怕被你打疼,所以他们不敢跟你玩儿,会躲着你。没人敢和你玩儿,那你是不是也会很伤心、很失落呢?你也希望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儿,对不对?那你就要换种方法表达你的愤怒情绪。”

哪怕一开始孩子听不懂,父母也要经常说,避免孩子成为任性以及无视别人感受、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

 给孩子示范更好的做法

可以教孩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绪、学会向他人求助、寻求替代解决方案等,帮助孩子做到更好。这一点必须根据当时的场景和情况来确定,没有标准答案。

有位妈妈问:“孩子有时乱吐东西,我让他捡起来,他不愿意,双方就会一直僵持,后绷不住了,他就会打我,打了又让我抱他,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和孩子僵持不下并不能教会孩子什么,还容易演变成赌气,后因为放不下面子,非想要在孩子面前争个输赢。

孩子为什么打了妈妈又让妈妈抱?正如前文中说的,在遭到大人的拒绝时,孩子其实是希望被大人接纳和包容的。年纪小的孩子很容易将大人说“不”与“你不爱我了”混为一谈,求抱抱的举动其实是孩子在确认“妈妈是不是还爱着他”。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我会首先共情孩子:“你现在很喜欢吐东西,是不是因为你发现自己掌握了‘吐’这个新技能?你觉得自己会吐了,东西从嘴里飞出来很厉害、很好玩儿?我理解你,我也觉得好玩儿。你在努力地练习新技能,很棒哦!”

再谈别人的感受和后果:“可是吐在地上会把地板弄得很脏,妈妈要不停地打扫,会很累,妈妈也需要休息。家人走路不方便,踩到了也容易滑倒,那多疼啊,万一摔伤了还要去医院。”

然后提出替代解决方案:“不要再吐到地上了哦,你可以吐到垃圾桶里,那样就不会把地弄脏了,妈妈不用一直打扫,大家也不会滑倒了。你试试看,你能不能刚好吐到垃圾桶里?” 

在这里,我运用了游戏力的方法,把将东西吐到垃圾桶里变成一个游戏,大人甚至也可以加入进来。在游戏的同时,向孩子灌输“只能吐到垃圾桶里”这个规则。当然,吐到地上的东西还是要收拾起来的,这是规则,也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孩子犯倔脾气时,我们不能硬碰硬,而要表现得大度一些,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向孩子示范正确的做法。不妨一边抓着宝宝的手,一边说:“来吧,妈妈和你一起收拾。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宝宝,我相信你也不希望奶奶摔倒吧。” 边说边握着宝宝的手把垃圾捡起来。

后再鼓励一句:“你很棒!你做到了!你看看,一点儿也不难吧?现在你可以去垃圾桶边练习你‘吐’的技能啦!”

用了正确的方法,为什么还是没效果

很多家长尽管了解了给孩子讲道理的三个要点,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感觉实用性不强,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看。

育儿是一门艺术,不是编程

首先,育儿这件事不像编程那么直截了当,做了A就一定能得到结果B。育儿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艺术,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复制,我们同时做A、B、C、D、E、F、G……也许才能得到X、Y、Z……的结果。

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融会贯通、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否奏效取决于很多因素,一种方法行不通,就换另外一种试试。

例如,

有些时候,用转移注意力、离开现场的方法就比单纯地讲道理更有效。

悠悠2岁时,有一次,我带她去公园喂鸭子,她看到湖边的鸭子很激动,开始拿面包屑喂鸭子。后来,鸭子吃着吃着就游到湖里去了,悠悠也想跟随鸭子往水里冲。我拉住她,告诉她:“你不能去水里,会把衣服打湿,而且你不会游泳,水里很危险。”

可是她那时听不懂,一心只想追到湖里去。我不允许,她就大哭起来。于是我抱起她离开湖边,走向另外一侧的游乐场。虽然这100多米的距离她哭得震天响,但是到了游乐场没一会儿,她就被游乐设施所吸引,将鸭子抛到了脑后。我当天也没再提起过。

但是,一个星期后,带她去游泳时,我趁机提起了这事:“你还记得吗?那天你想往湖里冲,你知道冲进去会是什么感受吗?就像现在这样在泳池里,你试一下不套游泳圈在水里会发生什么?” 我让她试了试,她体验到了快要沉到水底的感觉,这时我再给她解释当时拒绝她的原因,她一下子就能理解了。

所以,找准讲道理的时机非常重要,其中饱含育儿的艺术。

注重短期效果 or 长期效果

许多教育效果和影响并不是在短期内能看出来的。对孩子情商的培养、规则意识的建立、性格的塑造都是长期工程,不能指望某一个方法次用就立即奏效,一没有效果就马上判定这个方法没用。任何好的方法都需要不断重复地使用和强化,在前期投入大量时间、人力和耐心,长远的收获会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育儿也会越来越省心。

不好的方法则恰恰相反,看似前期所需的时间少,又省力(如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解决了,或者干脆放手不管),可是后患无穷。往往到后面才会发现,孩子越大越不让家长省心。

悠悠妈妈说

我从悠悠婴儿时期起就开始共情,原来也总被我妈妈鄙视,“你和孩子说这么多干吗,她又听不懂”。但到了悠悠2岁半时,有一天我不小心对她吼了一声,她哭着说:“妈妈,你不能这么大声对我说话,你把我吓到了,我怕……”

听她这么说,我在感到惭愧的同时也深感欣慰,看到小小孩儿能这么准确而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对我提出要求,已经初步显现出了良好情商的端倪。我知道,我以前对她的共情正在逐渐开花结果。孩子的成长在于家长长期教育的积累,道理讲一次不听,那就讲两次,两次不听,讲十次。如果家长坚持做对的事,持续耕耘,哪怕一时看不到效果,也要相信,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

上 篇

高情商的孩子,

懂得与自己的内心

和谐相处

 

 

 

课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一个现象:被过分悉心照料的孩子好像永远长不大似的,一遇到困难不是自己先想办法克服,而总想着寻求“场外”帮助。一问原因,孩子会说:“妈妈做得好,我怕我做不好。”孩子这么不自信,身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

那么,父母要如何引导孩子变得自信呢?

向前一步还是退后一步?要把握育儿的度

在孩子眼中,父母做任何事情看起来都很轻松,而且会做得很好。家长的本意也许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却在不经意间导致很多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变得习惯性地依赖父母的帮助。

育儿过程中对度的把握真是太难了,往往过犹不及。我们既想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跳出来保护他们,又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主;既不能对孩子大吼大叫,又不想压抑自己的情绪;既要展示家长的权威,又想平等地对待孩子;既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又不想忽略自己的感受。

如何把握这之间的平衡呢?其实也不难,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做真实的父母,不用完美、无须逞强,把脆弱、恐惧、无助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让孩子看到形象立体的父母,这样对孩子的情商发展大有益处。

为什么那么多强势父母的孩子反而很弱势,而弱势的父母反而能培养出强势的子女呢?这其实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有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就像两个不断博弈的场,你强我就弱,你弱我就强,某一方一直强或一直弱都不是理想状态,在强弱中找到平衡才能让关系为健康和持久。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和悠悠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她突然仰起头看着我,那张精致的小脸蛋像黄水仙一样清丽,可惜这株水仙花缺了一片花瓣——因为她掉了一颗乳牙。她突然问我:“妈妈,大人也会哭吗?”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这说明孩子观察到或在思考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会啊,你见过我哭吗?”我充满好奇地问她。

“我3岁时在外婆家摔跤的时候你哭了。”没想到那件事过去这么久了她居然还记得,令我有点儿意外。而悠悠的这句话也把我拉回到带她去医院缝针的惊恐回忆里。

当时悠悠受伤了,鲜血直流,我被吓得彻底慌了神,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我的哭声越来越大,悠悠的哭声反而越来越弱,后她甚至停止了哭泣。那一刻,是小小的她用自己的沉着和镇定安抚了声嘶力竭的我。

这件事让我看到,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有时大人强,孩子就会显得弱,而如果大人示弱,孩子就会迸发出变强的意愿。

回到现实中,我接着问悠悠:“你还见过哪个大人哭吗?你见过爸爸哭吗?”

她说“没有”,看来她对我那次哭印象深刻。

我解释道:“大人也会哭,如果大人遇到伤心事,也可以哭。不是只有小孩子才哭哦,每个人都有可能哭,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

我瞥了一眼悠悠,她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般满足的笑。

适当示弱,不要逞强

我们平时经常对孩子说:“别哭了,你再哭我就……”这让孩子觉得哭是一件不好的甚至丢人的事,哭是弱者的体现。而当孩子看到一向强大的父母也有痛苦无助的时候,也有哭的时候,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哇!你们也有和我一样弱的时候啊!”

这种拥有共同弱点的亲近感,不仅能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产生情感联结,更能在心理上给予孩子力量和自信。

孩子需要我们的保护和支持,所以该强大的时候,我们必须强大。但我们并不需要永远保持一副不可战胜的高大完美的形象,孩子也要有发现自己被需要、感受自己不断成长的力量,以及感到与父母平起平坐的机会,所以该示弱的时候,大人也可以示弱。

不必担心示弱会让孩子觉得“大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这本来就是事实,孩子在6岁左右就会慢慢明白这个事实。

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坚强,而不是逞强,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坚强是发自内心的自信,逞强只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胆怯。内心真正强大的人,都敢于在别人面前示弱,让人感觉舒服自在,这是高情商的体现。同样的道理,如果大人愿意向孩子示弱,孩子反倒更容易发展出清晰的自我意识。

向孩子示弱的正确打开方式

承认错误,学会向孩子说“对不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大人做错事了,或做得不好,就大大方方地在孩子面前承认,不必死要面子、掩饰过失。大人的坦诚和谦虚,不但能让孩子感到平等开放的家庭氛围,也是在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

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勇于直面错误、承担责任,并做出改进。

坦承大人也有不知道答案的时候

当孩子提出问题,而我们并不知道确切答案时,不必含糊其词地回应,不妨直接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哦,我也不是所有事情都知道的,但我们可以一起去寻找答案,怎么样?”以坦诚的态度,引导孩子和大人一起去探索。

如果孩子提出的是一些敏感的问题,大人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也可以诚实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还没想好答案,给我一点儿时间,等我想好了就告诉你,好不好?”

向孩子袒露真实的情绪

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真实情绪,害怕孩子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使家长高大权威的形象不保。其实,

与其在孩子面前故作姿态,不如放下身段,让孩子看到一个和他一样有情绪的爸爸或妈妈,反而更有助于与孩子产生更紧密的情感联结。

比如,累了的时候,就实话告诉孩子:“宝贝,妈妈刚才对你大吼大叫,对不起。你想让妈妈陪你玩儿,这没有错,但是妈妈太累了,真的没力气陪你玩儿了,现在只想躺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妈妈也会感到累,妈妈也需要休息。现在已经不早了,你快点刷牙睡觉吧,明天我再跟你玩儿。” 

人类的任何合理情绪,都可以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向他们表达和流露。

情绪不是弱者的专利,但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却是内心强大的表现。

做家长的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情绪表达,了解面对和管理情绪的方法,这是潜移默化且有效的情商培养的方法。

让孩子感到被需要,多说“谢谢”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孩子向大人求助,大人总给孩子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可是家长如果对孩子过分照顾,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依赖家长和缺乏自信。孩子会觉得:反正我做得不如你好,还是你来帮我做吧。

作为父母的你有没有尝试过把自己“变小”一点儿,将孩子“放大”一点儿呢?通过向孩子求助,让他们体会一下强弱对调的感觉,也是我常用的育儿方法。

对开车这件事我不是很在行,经常迷路,特别怕侧方停车,还经常忘记停车位置。但对于这些开车时的紧张情绪我从不在悠悠面前遮掩,而是会请她帮忙。

有一次在闹市区路边停车,车位非常狭窄,对我而言这个停车难度是史诗级的。我急得满头大汗,后只好求助于悠悠。5岁的悠悠临危受命,下了车在外面指挥,当两车距离非常接近时她就喊停,成功帮我渡过了难关。事后因为协助妈妈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她自己还得意了好几天。

孩子天生乐于助人,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孩子的天性,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多向孩子求助,可以让他们感到被需要,同时也是在给孩子体验和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也能让他们收获自信感。

帮忙的机会越多,孩子越能感到自己对于别人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谓的“存在感”越强。被需要、影响力、存在感都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也是一个人能够自我认可的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提倡让孩子参与做家务,因为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机会让孩子体会到被需要,感受到自身的影响力和存在感。

角色扮演,体验强者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常喜欢演大人,而要求大人演孩子。孩子的角色可能是医生、老师、家长、售货员,等等。孩子喜欢扮演的多数是生活中的“强者”,这正是一个强弱关系对调的完美游戏,也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孩子那么热衷于扮演这些角色,因为一直处于弱者地位的孩子,很渴望体验做强者的感觉。

在这个游戏中,大人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是提升孩子自信的极佳机会。大人在扮演弱者时,一定要演得入戏,不能太强势。

扮演病人时,要害怕打针,这会促使孩子变成坚强的人来安慰你;扮演孩子时,可以装得害怕上幼儿园,哭哭啼啼;等等。你演得越像个孩子,孩子就越会表现得像个大人。

悠悠妈妈说

家长要在举手投足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尽量减少对他们的说教。孩子的自我意识和性格、情商会在这一点一滴的生活互动中得以塑造。

总之,在孩子面前展示成人真实、脆弱的一面,意味着我们要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大人也有弱点,也有害怕做不好和害怕失败的时候,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也并不是完美的,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成长中可能遇到的新挑战。

 

 

 

第二课 从害羞、内向变得自信、大方

一场给我启发的音乐会

有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去听儿童音乐会,因为前一年来过,悠悠对主持人已经不再有陌生感。看到他时,悠悠还主动打了个招呼。

音乐会的场地并不大,前几排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后面的座位是留给家长的。入座时,我劝悠悠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坐在前面,但她并没有接受我的提议,非要有我陪着才肯去。我不愿勉强,就抱着她坐在了后面的成人区。

音乐会开始后,主持人先向大家致敬,然后拿着话筒向台下的小朋友们提问,孩子们都非常配合,纷纷踊跃地举手。有的外向的孩子没被点到,就一直把手举高,整个人都要跳起来了,直到引起主持人的注意,把话筒递给他才肯罢休。

看到那些表现外向而大方的孩子,我心里羡慕得很。我回头看看悠悠,她正坐在爸爸腿上静静地观察台前发生的一切。

后来进入了参与环节,主持人拿着话筒走进后排座位中,想带动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坐的宝贝们一起唱歌。这时我才发现,很多孩子也是坐在父母身上,悠悠并不是一个。

当主持人又走近一个孩子时,他显得非常紧张、不知所措。接下来也有几个被提问的孩子一直躲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显得手足无措。

听完这场音乐会,我不禁思考,我之前一直觉得外国孩子比悠悠大方,觉得她是害羞的一个。现在看来也不是,外向和内向的基因应该是在所有人中都有的。

孩子内向的性格是天生的

曾经有妈妈这样跟我描述她的孩子:非常害羞,不爱跟人说话、打招呼,不敢主动找别人玩儿,明明想加入别的群体,却总是一个人在旁边静静地观察,后还是落得一个人玩儿。为此,这位妈妈焦虑得经常睡不着觉。

我相信不少父母都曾被类似的担忧所困扰,我自己曾经也是其中一员。但在了解了大量名人逸事和统计分析数据后,我惊奇地发现,其实历史上有很多成功者都是内向的性格,内向并不妨碍一个人适应社会,甚至取得成功。

在我看来,内向的人大多冷静专注、思维缜密、善于倾听,更具领导者气质,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大量无效社交,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学习。

写到这里,希望父母们把焦虑的心放下,有这么多内向的人都获得了超凡的成就,我们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有着天生的倾向,我们改变不了孩子的基因,很难把内向的人变得外向。

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孩子天生的性格倾向,帮助和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成长模式,并在接纳的基础上尽力改善,帮助孩子适应社会对人的要求。

只要通过适当的训练,一样可以让一个不喜欢讲话的人变得健谈,让一个不喜欢交际的人在社交场合变得游刃有余。

与其焦虑于既定的事实,不如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

如何让害羞的孩子变得更加大胆、自信

我们很难把一个内向的人变得外向,但通过教授其社交技巧、丰富其社交经历,可以将其朝外向的那一面推一把,因为,从90%的内向变成60%的内向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在小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帮助孩子。

建立相对固定的朋友圈,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儿

很多害羞的孩子不敢跨出步去主动交朋友,很可能是因为社交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做;抑或过往的社交经历不太愉快,导致孩子害怕再次遭遇不愉快的经历。这种情况下,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帮孩子挑选一个或几个合适的玩伴,并时常将玩伴邀请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儿。

一个固定的关系良好的玩伴,对于腼腆、害羞的孩子发展必要的社交技能非常有帮助。

孩子可以从朋友身上体验到友情带来的美好,而且在自己家中这种安全的环境下,可以放心地尝试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互动模式,习得社交能力、积累社交自信,转而再逐渐将所积累的社交经验运用到其他人身上。

当然,如果这个玩伴是父母替孩子选择的,那么千万不要强求他们非要在一起玩儿。因为,如果孩子不喜欢这个朋友,那不愉快的社交经历可能会导致害羞的孩子更加畏惧社交。

孩子一个人不敢做的事,请小伙伴陪着一起做

我知道悠悠害怕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怕陌生的男性,但我还是希望借助买东西这样常见的社交场景锻炼一下她的胆量。

有一次,我请悠悠自己去买冰激凌,她满口答应下来。轮到她了,卖冰激凌的叔叔刚一开口,她就吓得躲进我怀里哇哇大哭,怎么都不肯再看那个叔叔一眼。

晚上一个人时,我重新思考这件事,心想:如果当时有小伙伴陪她一起去,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几天之后,我接悠悠和她的好朋友小T放学回家。路过一家面包店时,我问俩孩子:“你们想不想吃面包啊?”

“想!” 她们兴奋地喊出来。

“想吃什么面包呢?奶酪面包,还是Brezel咸面包?”

“Brezel!” 两个娃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好,你们要自己去买哦,告诉店员你们想吃什么,别忘了拿回零钱哦!” 我把5欧元递给了悠悠,让两个孩子先进去,我跟在后面。

有了小T的陪伴,悠悠明显大胆了许多。进店后,她俩都主动跟店员打招呼,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清楚了想买的面包,然后付钱,等待找零。后,在我的提醒下,她俩又跟店员说了再见。

“你们真棒,主动打了招呼,还会自己买东西了!4岁的孩子果然是大孩子了!” 一天到晚想着当小大人的4岁娃们听了我的夸奖后,别提多得意了。

看来,有小朋友的陪伴之后,孩子果然能变得大胆很多。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后,我会经常创造机会让她和朋友一起去“尝试闯关”。在好朋友的陪伴下积累成功的社交经验,增长自信和能力,慢慢地,孩子就敢独自应对社交场面了。

先接纳后给建议,多和孩子谈论想法

对父母来讲,很重要的一点是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经常告诉自己,我们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他做到了什么。不要总想着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时,我们要避免说出下面这样的话:

“要是我的女儿也像某某一样大方,能说会道就好了。”

“你要大方一点儿,将来才能有出息。”

“你怎么这么害羞啊!”

过早地被贴上标签的孩子会接收到负面的心理暗示,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做事越来越往后退缩,让孩子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即使家长有这种想法,也只埋在心里就好了,尽量别说出来。

看到孩子在社交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应及时表扬和肯定;不够好的地方,也别着急把孩子往前推,而是耐心地和他一起讨论原因,了解他的想法。在讲述和倾听的过程中,孩子的自我意识将得到加强,经常被倾听、被允许表达的孩子也会更加自信。

如果孩子就想站在一旁观察,看着别人玩儿,或者他一个人玩儿得也很开心,并不想加入别人,父母也不必强迫孩子。在想着让孩子“变得更好”之前,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感到,他的选择是被尊重的,他的想法是被理解的。只有在感到被接纳和信任的基础上,孩子才愿意采纳我们的建议。

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在孩子感到不自信时,父母及时提供帮助很重要,该出面时就出面。

在前文中提到,悠悠被卖冰激凌的叔叔吓得直哭,她完全沉浸在恐惧的情绪中,当时说什么话她都是听不进去的。

虽然之前说好了要自己买冰激凌,但这个时候我不能再鼓励她“大胆一点儿”,也不能说“你要说到做到哦”。我必须先接纳她的情绪,共情她的感受,所以,我帮她点了冰激凌。然后在从叔叔手上接过冰激凌时,对悠悠说一句:“快看,叔叔帮你做好了冰激凌呢,别怕啦,可以吃啦!”

后,等她吃完冰激凌,心情变好了以后,我才和她聊了刚才的经历和她的感受,同时,鼓励她可以下次再尝试。

如果注意到孩子在某种情形下不敢主动开口,我们完全可以帮助孩子开启对话,然后再把孩子引入对话中。比如,在游乐场,孩子想加入其他小朋友,却迟迟不敢行动,妈妈可以牵着孩子走过去,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聊天,让孩子慢慢加入对话中。

这个破冰的过程给了腼腆的孩子以心理上的预热时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跨出心理上艰难的步。同时,

父母在社交上做出的正确示范,对孩子来说是一堂极生动的社交课,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父母、习得技能。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克服心理障碍

对于孩子的恐惧心理,我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家和孩子玩儿角色扮演游戏,把让她感到害怕的情形一遍一遍地演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机会在熟悉的环境中反复经历和练习自己平时不敢做的事。就好像在彩排一样,练得多了,勇气就锻炼出来了。

自编自导的幻想故事非常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父母可以自己编一个特别勇敢的故事,让孩子做故事中的主角,哪怕只是孩子敢跟邻居打招呼了也是一种进步。基本上,你想让孩子做到什么,就可以把故事编成什么样。

孩子可以在父母编的故事中体验幻想中的情景,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了一遍,当孩子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这份积极的勇敢体验将会得到加强。

随着社交经历的增长,很多小时候害羞的孩子都会慢慢地适应与人交往,表现得比小时候更大方。小时候害羞并不意味着长大后不善社交,关键还在于父母的耐心引导,以及丰富孩子的社交体验。

 

 

 

第三课 孩子不爱打招呼?家长这样做,孩子才转变

家有不爱打招呼的孩子

每天早晨带悠悠进幼儿园的大门时,我都会有些莫名的小紧张。

悠悠在幼儿园里出了名的“高冷”,一进大门就开启“单机”模式,把老师和其他家长的热情问候一律屏蔽,装作一副没听到的样子。

好朋友小R的妈妈经常蹲在悠悠面前,摸着她的小下巴,微笑着对悠悠说:“小嘴巴是不是又落在家里了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总是让我略显尴尬,忙和老师、家长们道歉。

悠悠的老师对此并不介意,看出我的担心后,她总是耐心地安慰我:“等悠悠想说了,自然就会开口,不要强迫孩子。”悠悠的外公也宽慰我:“你小时候也害羞得很啊,逼你打招呼你还生气呢!长大后不也能说会道吗?所以,小时候不爱开口叫人,和未来会不会跟人打交道没关系。”

其实,人类和所有动物一样,对陌生场景有着天然的警惕性。如果身处陌生之地又被其他人注视,我们会本能地高度紧张。设想一下,你将要在一个陌生的会场给一群素昧平生的人做报告。你站在讲台上,下面有几十双眼睛盯着你,你会不会感到紧张呢?以同理心设想一下,孩子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因为紧张而不敢讲话,不也情有可原吗?

摆脱紧张感,积极主动打招呼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积极地想办法,早日帮助孩子摆脱紧张感,让孩子积极主动打招呼。以下几个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家长可以时不时地提醒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比如,我会经常告诉悠悠,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是一种礼貌行为(3岁以下的孩子不爱打招呼完全正常),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她听得多了,渐渐也意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并努力改善。

孩子做得不够好时,父母要包容

感觉自己“做不到”某些事时,孩子可能比大人还要沮丧,但他们不一定会直白地说出来。父母如果不理解和体谅孩子,而是继续火上浇油,会让孩子产生“我怎么努力也无法满足父母要求”的无力感和低自尊感。

长期被无力感包围,孩子就会迷失自我,丧失上进的意愿和信心,变得任人摆布。

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接纳,哪怕孩子现在做得不够好,也要耐心陪着他,等待他内在力量的萌发。

你越接纳和信任孩子,他越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成长的惊喜。

当悠悠不想和老师打招呼时,我会撒娇似的提醒她:“回一句早上好嘛”,语气中没有任何强迫和埋怨,老师也耸耸肩觉得没关系。即使是悠悠喜爱的奶奶,如果几个星期不见,悠悠见了也一样不打招呼,但我们达成了共识:“她需要一点儿时间适应,只是现在暂时不想说话罢了。”

奶奶很懂孩子的心理,她直接忽略悠悠的不开口,而带着悠悠做游戏,抱着她讲故事。不一会儿,悠悠就找回了熟悉的感觉,和奶奶变得亲密无间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达到父母的预期,让爱他的家人开心,只是有时能力有限,暂时做不到。

但我想,这种上进的力量源自父母和周围环境对他的包容与接纳。事实证明,当孩子感到真实的自己被接纳后,反而更愿意努力去做得更好。

慷慨地表扬孩子

教育孩子好的时候不是在他做错事情时,而是在他做对事情的时候。对于孩子付出的努力和认真的态度要给予正面评价,即不断给予孩子正强化。

表扬的态度要真诚,而且要对一个具体的行为进行夸奖,比如,“你今天主动打招呼了,很棒!”“你的玩具收拾得很整齐,干得真好!”而不是笼统地说“你真棒!”“你真厉害!”孩子们都很聪明,你这样说多了,他就知道你是在敷衍。

孩子慌乱无助时,父母要及时伸出援手

关键时刻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这边。别人可以不理解他,但父母一定要理解,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孩子被别人劝着打招呼,被要求表演,孩子不愿意,却不会自己表达时,父母要站出来替孩子说话,不能让孩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同时,

观察父母如何委婉有效地拒绝别人,对孩子来说也是一堂生动的情商课。

父母可以替孩子把心里话表达出来。

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会说:“悠悠比较慢热,在不熟的人面前她不怎么说话。等她玩一会儿,适应了就会跟你们讲话了。熟了后话还很多呢!你们先给她一点儿时间。”

另外,还可以提出替代方案,转移话题。说完上面那句,我会再回头看看孩子,并问她:“悠悠,你想不想和奶奶们、阿姨们一起玩儿游戏?”从而消除她的紧张情绪。

游戏是拉近大人与孩子距离快速的方法,我会提议来访的亲戚和孩子一起玩儿游戏,比如,让大家躲猫猫、猜拳、玩儿桌游,或者让悠悠把她喜欢的玩具拿出来给大家展示,这样,大人和孩子一下子就有了共同话题。

如果是去别人家做客,我们会带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到了后和主人一起玩儿,这样也能迅速破冰。

做足心理预期,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孩子的恐惧大多源于未知,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缺乏预期,就会手足无措,胆怯后退。例如,在参加大型聚会之前,可以提前告知孩子会有很多人到场,甚至会有很多人他不认识;聚会的地方会很吵,会有很多人向他打招呼;会有人拥抱他、亲吻他,甚至要求他表演;等等。

同时告诉孩子,他可以对别人的请求说“不”,但要有礼貌。让孩子知道,妈妈会理解他的感受,并支持他的决定,这样他会更有勇气和底气去面对可能的挑战。

不用蛮力,用巧劲儿

我用上面的方法尝试了一段时间,悠悠仍然倔强地保持着不爱打招呼的习惯,可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她正在努力地做出改变。因为她偶尔会羞涩地回应别人的问候,偶尔想开口却终没有出声时,我知道,有一颗种子已经在她心里发芽了。

终于,在悠悠4岁半的时候,她突然冒出一个新爱好,看到路上的行人,她会一反常态地大声打招呼。这么一个小不点儿热情地打招呼,原本埋头走路的人都忍不住睁大了眼睛以笑脸回应她。每每得到路人的回应,悠悠都会回头看我一眼,骄傲地说:“妈妈,我刚才打招呼了。” 仿佛完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般超有成就感。

回家后,我向悠悠爸爸描述了悠悠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的事迹,爸爸肯定了她的进步,还把悠悠举了几次高高。我知道,这个幸福而又有成就感的瞬间将深深印在悠悠的脑海中。

4岁半的悠悠虽然敢主动和路人打招呼了,但并不代表她从此就愿意和所有人打招呼——这是孩子们的一种探索行为,是她在尝试让自己变得更好。但过程中肯定会有反弹甚至倒退,可是这都不足以影响她不断变好的进程。

悠悠妈妈说

我相信,只要孩子感到自己被无条件地接纳和爱,他们内心希望变得更好的本能就会被激发出来,这种本能将驱动孩子自发上进,根本不需要被父母推着走。教育孩子不能用蛮力,而要用巧劲儿,所谓的巧劲儿就是顺应天性,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孩子自己推着自己前进。

 

 

 

第四课 抓住契机,培养自我负责的能力

遇到小挫折

悠悠3岁那年发生了一个小意外,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每当回忆起来,我的心仍旧钻心地疼。

有一天,她在家里玩耍时摔了一跤,小脑袋正好磕在了窗台上,当时血就涌了出来,因为伤口较大,还缝了针。我把伤口的照片发给悠悠爸看,他一再安慰我,甚至都没显示出对留疤的担心。因为他的淡定,我悬着的一颗心稍微放松了一些。

悠悠外公外婆的担忧是:孩子的爸爸和爷爷奶奶会因为这件事情怪罪我。

为什么要怪我?孩子自己摔了跤,怎么能怪在我头上?看悠悠摔伤我也很心痛,但她已经3岁了,我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她后面。就算我那样做,也不能完全防止她不摔跤。不过我父母还是放心不下,生怕我的婚姻因此遭遇危机。他们说,也许现在离得远不好说,等你回德国后如果还不怪你,那就真的是好公婆、好老公。

对待孩子受伤的态度如此不同

回到德国后,悠悠的爸爸和爷爷奶奶都没提孩子受伤的事,也没有人去关注悠悠脑袋上的伤疤。

我主动提起时,他们也只是耸耸肩,表示事情已经发生了,多说无益。

我扪心自问,如果悠悠是和她爸爸在一起时摔伤的,我肯定会责怪他,甚至还可能迁怒于悠悠的爷爷奶奶。这么一想,我感觉悠悠爸爸一家人实在是很宽容。

为此,我专门问过悠悠爸:“你为什么不怪我没有把孩子照看好呢?” 他特平静地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It happens. Accident happens.(发生就是发生了,意外总会发生。)”

他认为,孩子摔伤只是一个意外,属于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很多意外的发生是人们无法控制和预料的,这不是谁的错,没有必要非得找个人怪罪。如果一定要怪一个人,那岂不是,谁带孩子时间长,谁就倒霉吗?我已经为这场意外感到很伤心了,他不想再火上浇油。他要做的是帮我尽快走出低沉的情绪,恢复平静而愉快的生活。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孩子发生了一些小意外,家人之间常常互相埋怨。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爱埋怨别人的习惯?坦然接受事实、不埋怨别人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我从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中找到了答案的源头。大家看看下面这些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孩子摔跤了,家长就说:“都是桌子的错,是它把宝宝撞到了,奶奶帮你打它。”别人不把玩具让给自己的孩子玩儿,大人就说:“这个哥哥真小气!不是好孩子!我们不跟他玩儿了,我们去买个更好的。”更有甚者,看到孩子打针哭了,安慰孩子:“都怪医生,是他把我们宝宝弄疼了,臭医生!坏医生!”孩子忘记带作业去学校,被老师批评,大人怪自己:“都是妈妈没有提醒你,妈妈没有帮你检查书包。”

很多家长对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以为意,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懂事。事实上,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后很容易变成开口闭口总在埋怨别人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在成长中学会从自身找原因,更没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培养责任感和情商的良好契机

事实上,每次孩子发脾气都是培养其责任感和情商的良好契机。

孩子因为事情不顺心而哭闹时,家长不应该不讲原则地迁就孩子,更不能为了安抚情绪而帮着孩子推卸责任,将事情怪罪到别人头上或者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这么做只会使孩子养成通过“怪别人”来逃避事实和推卸责任的坏习惯,还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全世界都应该照顾我的感受,都应该围着我转,如果别人没做到,那就是他们的错。

只会埋怨别人,对别人提要求,却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又怎么能进步并得到他人的喜爱呢?那么,身为父母应如何教育孩子呢?

让孩子正视错误,引导他找到解决办法

孩子的恐惧源于无知,将事实告诉孩子,孩子理解了之后,反而会更有勇气克服对打针的恐惧,并且这种勇气来自孩子的内心,而不是来自欺骗。

孩子忘记带东西,不应该怪妈妈,而要提醒他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可能说了一两次孩子依旧会忘记,妈妈忍不住想帮忙,但请忍住,因为这不是在帮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如果孩子自己走路摔跤,不要怪桌椅挡路、地面不平,而要告诉他们:“下次走路要小心,不要撞到东西,多看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注意和避免再次受伤。

别人不把玩具借给自己玩儿,不要怪别人小气,不懂分享,而是问一问自己:在拿玩具之前有征求别人的同意吗?询问方式是否有礼貌?能不能想一想别的办法,通过交换或者合作来换取别人的分享?

孩子体验到了自然后果,必然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是因为妈妈总插手,孩子体验不到自然后果,所以才会对妈妈形成依赖。孩子之所以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是因为他们对挫折的容忍度极低,遇到一点儿不如意,就会感受到强烈的挫败感和沮丧情绪。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沮丧

在幼年阶段,家长在情商培养方面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提高孩子对挫折和沮丧的容忍度,让他们学会控制和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没必要为孩子营造出生活一帆风顺的假象。生活难免有令人沮丧之处,面对挫折和问题,我们应教给孩子直面困难、勇于承担和努力克服改进的态度,而不是掩盖事实、推卸责任。

父母要发挥榜样的力量

家长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孩子之所以养成爱埋怨别人的习惯,除了上面提到的错误教育方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大人耳濡目染的“熏陶”。

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首先应该问的不应只是“我该怎么解决”,而应向内检讨自己:“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才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可以说,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终都指向亲子关系中的问题。

家长只有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做出改变,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比如,谁都有心情不好对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可是事后我们是如何处理的?是死不认错,怪孩子“就是因为你太不听话,太调皮了,才惹得妈妈对你大吼大叫”;还是坦然地向孩子承认:“刚才是妈妈的错,妈妈因为别的事情而心情不好,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坏情绪都发泄到你身上了。作为一个成人,我不应该用大吼大叫的方式对待你,我以后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话好好说。孩子,对不起!”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吸收,孩子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

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而不是一开口就埋怨别人的人,家长请首先做出敢于面对事实、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好榜样!

 

 

 

第五课 揽责还是放手?到底要怎样爱孩子

与“队友”争执引发我的思考

事情发生在2018年5月,热情的夏天一点点来临,我对全家旅行的憧憬也与日俱增。

“你计划一下旅行路线吧,要开始订酒店和机票了。”我对悠悠爸爸下达了指令。

“为什么是我?你怎么不自己订?”他言语间带着不满。

“因为你对德国和欧洲很熟啊!你也很擅长计划旅行路线,以前我们出去度假不都是你安排的吗?你只要一会儿就搞定了,而我要研究好几天。”我试图“理性”地和他分析原因。

“为什么你觉得这是我的事?你知道吗,跟你一起出去旅行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这本《儿童情商训练课》,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优质教育的精华,分享了德国家庭在培养孩子情商方面的超前经验,如自信心、人际关系、安全感、领导力、生命教育、校园欺凌……,内容十分全面,且以自身养育孩子的经验为案例,可读性与实用性兼具,本书充分考虑国内家长培养孩子情商的痛点和阅读需求,为家长们提供了一本培养孩子情商的超全指南。

2.作者悠悠妈是“德国育儿研究”公众号的主理人,深耕中西方家庭教育研究多年。毕业于国外名校,专业背景深厚,兼具中西方教育视角,反对传统教育,致力于将世界先进的心理学、教育学理念分享给家长们,在干货输出的同时,更为家长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精华,开阔家长的视野。

3.德国教育与德国工业一样,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本书作者生活在德国,耳濡目染德国育儿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在养育混血宝宝的过程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验积累,在本书中,她将德国超前的育儿经验分享给了家长,引发家长在育儿中的新思考。


书籍介绍

本书是由一名生活在德国的学霸妈妈写的一本如何培养孩子情商的书。本书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育儿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幼儿情商培养的实际,既关注儿童内心的成长,也关注儿童在面对外界时的态度与技能,全方位地为家长朋友们献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儿童情商培养教科书式的技能和方法,有理论、有案例,有操作方法,内容十分丰富,接地气,且写作风格轻松明快,可读性很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收费(236+)
  • 中评多(365+)
  • 下载速度快(530+)
  • 四星好评(560+)
  • 快捷(380+)
  • 傻瓜式服务(518+)
  • txt(492+)
  • 差评(429+)
  • 情节曲折(535+)
  • 排版满分(72+)
  • 赞(236+)

下载评价

  • 网友 融***华: ( 2025-01-17 16:03:57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国***舒: ( 2025-01-17 06:17:0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习***蓉: ( 2025-01-15 16:09:12 )

    品相完美

  • 网友 国***芳: ( 2025-01-14 19:43:26 )

    五星好评

  • 网友 辛***玮: ( 2025-01-12 03:20:42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丁***菱: ( 2025-01-07 20:03:08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曾***玉: ( 2024-12-30 16:34:05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谢***灵: ( 2025-01-12 11:26:25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瞿***香: ( 2025-01-08 16:53:52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仰***兰: ( 2024-12-26 08:44:15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