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源书城 -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7:59:05

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精美图片
》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267835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8
  • 页数:322
  • 价格:43.96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7:59:05

内容简介:

儒家传统的中心议题是“成人”和“如何成人”。“成人”,即成为具有高度智慧去面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生和宇宙的理想人格。“如何成人”,则是成为那种理想人格的种种方法。而对于“如何成人”的反省和思考所形成的理论,用儒学自身的术语来说,便是“功夫论”。“功夫论”是儒家传统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古往今来历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对“功夫论”都有各自的阐发。本书即是在一个中西比较的广阔视野之中,以坚实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对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专题考察。

本书不仅在总体上将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一般特征概括为“身心修炼”,指出这种“身心修炼”具有身心交关、不脱离日常生活以及以道德意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为中心这样的特点, 是通过对儒学历史不同时代 重要的人物、思潮和问题所各自彰显的功夫论的个案考察,尽可能展示了作为身心修炼的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丰富内涵。上起先秦,下迄清代,涵盖了儒学传统的主要历史阶段。既分别探讨了先秦、汉代和宋明 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子、阳明和阳明后学如王龙溪等人,也有像鲜为人知却颇能代表清代中后期广大士人阶层的汪霦原,还有对诸如儒家静坐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对于整个儒学传统而言,本书的考察既见“林”的整体, 通过在林中的穿梭往来,以见林中诸“木”的种种细致和曲折。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儒家传统的身心修炼及其治疗意义

——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传统为参照

一、引言

二、理解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另一种角度

三、儒家修身传统的身体向度

四、以日常生活为身心修炼

五、儒家身心修炼的治疗意义

第二章 作为身心修炼的礼仪实践

——以《论语·乡党》篇为例

一、引言

二、礼仪实践与日常生活的一体性

三、作为身心修炼的礼仪实践

四、“时”:礼仪实践的境遇性原则

五、结语

第三章 “尽心”与“养气”

——孟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一、引言

二、“大人”与“大丈夫”:功夫实践指向的理想人格

(一)大人

(二)大丈夫

(三)“圣”与“神”:理想人格典范的至高境界

三、“心”的修养

(一)心的涵义

(二)修心的功夫

四、“气”的修养

(一)气的涵义与特点

(二)养气的功夫

五、结语

第四章 “治气”与“养心”

——荀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一、引言

二、“士君子”与“大儒”:理想人格的典范

(一)士君子

(二)大儒

三、“治气”与“养心”:成就理想人格的功夫实践

(一)作为身心修炼的“治气养心之术”

(二)“气”与“心”的涵义

(三)“由礼”与“得师”:“治气养心”的方法

四、结语

第五章 “修身”与“治国”

——董仲舒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一、引言

二、“中和”与“养气”:天人同构

三、“养气”与“养心”:身心同构

四、“养身”与“重义”:义利同构

五、“治身”与“治国”:德政同构

六、结语

第六章 身心修炼

——朱子经典诠释的功夫论意涵

一、引言

二、经典诠释的重要性

三、作为身心修炼的经典诠释

四、朱子经典诠释中关于身心修炼的话语

五、朱子读书法与基督教圣言诵读的比较

六、结语

第七章 “一念之微”

——王龙溪的致良知功夫论

一、引言

二、一念功夫的涵义

(一)念与意

(二)正念与邪念、本念与欲念

(三)念与良知

(四)几

三、一念功夫的意义

(一)一念与正心

(二)一念与诚意

(三)先后天功夫的统一

第八章 “究竟功夫”的一致追求与多途分化

——阳明学功夫论的演变与形态

—、引言

二、究竟功夫的追求

三、功夫实践的分化

四、结语

第九章 清代理学的身心修炼

——以汪霦原的《警枕录》为例

一、引言

二、汪霜原其人其书

三、《警枕录》中的身心修炼

四、《警枕录》的思想史意义

第十章 儒家传统的静坐功夫论

一、引言

二、静坐在儒学功夫论中的定位

三、静坐为何不被儒家视为根本的功夫实践

四、静坐作为儒家功夫实践的特点

五、结语

后记


作者介绍:

彭国翔,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学衡(原马一浮)国际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以及世界多所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访问学者和研究员。曾获2016年度“北半球国家与文化克鲁格讲席”(Kluge Chair in Countries and Cultures of the North)、2009年度“贝塞尔研究奖”(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学与宗教的比较。

除本书外,还著有《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2003,2005,2015)、《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2007,2019)、《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2009)、《儒家传统的诠释与思辨: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2012)、《重建斯文:儒学与现代世界》(2013,2018,2019)、《近世儒学史的辨正与钩沉》(2013,2015)、《智者的现世关怀:牟宗三的政治与社会思想》(2016)、《中国哲学方法论:如何治中国哲学》(2020)以及中英文论文百余篇,主编丛书与译丛多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儒家传统的中心议题是“成人”和“如何成人”。“成人”,即成为具有高度智慧去面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生和宇宙的理想人格。“如何成人”,则是成为那种理想人格的种种方法。而对于“如何成人”的反省和思考所形成的理论,用儒学自身的术语来说,便是“功夫论”。“功夫论”是儒家传统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古往今来历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对“功夫论”都有各自的阐发。本书即是在一个中西比较的广阔视野之中,以坚实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对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专题考察。

本书不仅在总体上将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一般特征概括为“身心修炼”,指出这种“身心修炼”具有身心交关、不脱离日常生活以及以道德意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为中心这样的特点,更是通过对儒学历史不同时代最重要的人物、思潮和问题所各自彰显的功夫论的个案考察,尽可能展示了作为身心修炼的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丰富内涵。上起先秦,下迄清代,涵盖了儒学传统的主要历史阶段。既分别探讨了先秦、汉代和宋明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子、阳明和阳明后学如王龙溪等人,也有像鲜为人知却颇能代表清代中后期广大士人阶层的汪霦原,还有对诸如儒家静坐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对于整个儒学传统而言,本书的考察既见“林”的整体,更通过在林中的穿梭往来,以见林中诸“木”的种种细致和曲折。

【学者推荐】

本书是一位杰出的儒家学者二十年来通过教学和研究不断探索儒家“功夫论”的最新成果。“功夫”的涵义或许因人而异,但是,在变通之中保持一贯,作为儒学传统从古至今的一条主线,早已是儒家在身心德智等诸多方面通过勤勉的功夫实践来确立自我认同的一项成就。通过身心修炼,人们日常和平凡的经验被转化成为某种非凡的东西。虽然本书考察的儒家代表人物以清代的汪霦原为终,但是,二十年的不断累积,也使得本书成为作者自身功夫实践与思考日益精纯的一个实例。

——安乐哲(Roger T. Ames,北京大学)

儒家的功夫论是儒家心性与人格追求的实践方式,晚近以来颇受到儒学研究者特别是宋明理学研究者的重视。本书积多年之功,以西方古代哲学的“精神修炼”作为比较的资源,对从先秦到宋明的儒学功夫论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体现了作者的广阔视野和实践关怀,从而成为这一领域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

——陈来(清华大学)

在《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中,彭国翔教授对于中国儒家哲学在过去两千五百年中倡导的通过身心修炼以成就理想人格的各种修身方法,进行了全面、细致和饶富启发的分析。有鉴于古希腊和罗马哲学家将哲学作为一种旨在自我转化的精神修炼,彭教授不仅提供了对儒家传统全新而透彻的解释,更以启人深思的方式突显了儒学和西方古代哲学之间的重要差异。该书极大增进了我们对儒学及其与早期西方思想核心主题之间关系的理解。

——艾文贺(Philip. J. Ivanhoe, Georgetown University)

儒学是复杂的文化体系,但核心关怀在于修养心性,转化人格,成为仁者。理学家将对此关怀的理论反省称为工夫论。工夫论关涉社会实践、意识经营甚至天人之际,问题不易处理,学者进入的门坎较高。本书作者于儒学深造自得,对西学也有相当了解,故能悠游其间。《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一书是他多年研究的结集,从先秦至明清,收为一编,中西参照,裁断合宜。在汉语学界工夫论日渐加温的趋势中,本书的出版更显意义。

——杨儒宾(清华大学)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强烈推荐(202+)
  • 无多页(650+)
  • txt(106+)
  • 格式多(631+)
  • 无缺页(566+)
  • 中评(201+)
  • 傻瓜式服务(465+)
  • 体验满分(311+)
  • 服务好(207+)

下载评价

  • 网友 索***宸: ( 2024-12-22 19:50:1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游***钰: ( 2024-12-28 13:05:13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曾***玉: ( 2024-12-21 15:28:09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冷***洁: ( 2025-01-02 02:28:2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石***致: ( 2024-12-27 11:56:09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权***颜: ( 2024-12-31 09:00:39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丁***菱: ( 2024-12-24 21:04:1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后***之: ( 2025-01-11 11:47:35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堵***洁: ( 2025-01-07 19:19:03 )

    好用,支持

  • 网友 芮***枫: ( 2025-01-04 10:48:18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菱***兰: ( 2025-01-05 20:36:40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郗***兰: ( 2025-01-16 17:06:53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蓬***之: ( 2025-01-02 13:38:04 )

    好棒good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