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天真可抵岁月长(季羡林在人间自在独行的秘密。天真的人,生活有好奇,得自在,抵挡了岁月漫长)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季羡林:天真可抵岁月长(季羡林在人间自在独行的秘密。天真的人,生活有好奇,得自在,抵挡了岁月漫长)精美图片
》季羡林:天真可抵岁月长(季羡林在人间自在独行的秘密。天真的人,生活有好奇,得自在,抵挡了岁月漫长)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季羡林:天真可抵岁月长(季羡林在人间自在独行的秘密。天真的人,生活有好奇,得自在,抵挡了岁月漫长)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004756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8
  • 页数:272
  • 价格:38.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8:01:02

寄语:

与大师共智以天真的姿态,挣脱物欲的裹挟,抵御灵魂上的侵袭,在纷繁复杂的处世过程中得到一片安宁。白岩松、林青霞、臧克家、张中行诚意推荐。精致双封装帧,随书附赠2023年二十四节气12联治愈日历。白马时光


内容简介:

人生难得的清醒,便是告别复杂回归简单。用天真的眼光看人、看事、看世界,才有好奇,才得自在,才能抵挡岁月的漫长。

季羡林的一生“丰富而天真”,这份天真,不是单纯,更不是无知,是一种尝尽生活滋味后的选择,是阅尽世间沧桑后的至真至纯。本书精选季羡林46篇经典篇章,通过季羡林干净朴素的文字,看到平凡生活中处处流露的纯净和欢喜。当我们用天真的眼光去观望世界,会发现春雨很动听,塘荷很美,人间有真情,生活无腻事。

天真抵挡了时间,当你天真无拘,如此醒觉地活在当下,生命自是一件赏心乐事。


书籍目录:

壹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我的童年 

我的中学时代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 

高中国文教员一年 

在北平的准备工作 

二年生活

德国学习生活回忆

贰 人生孤旅,天真以渡

听雨 

黄昏 

寂寞

马缨花 

园花寂寞红 

人间自有真情在 

月是故乡明 

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清塘荷韵

叁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爽朗的笑声

晚节善终 大节不亏 

难得糊涂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肆 世间百态,皆因有情

两个乞丐

老人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Wala 

我的女房东

我的老师们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西谛先生

伍 岁月无痕,山河无恙

哥廷根

西贡二月

下瀛洲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忆日内瓦

深圳掠影

海上世界

陆 时光平静,人间有趣

我的家

上海菜市场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晨趣

槐花

从南极带来的植物

春满燕园

大放光明


作者介绍:

季羡林

(1911—2009),北京大学终身教授,留下“三辞桂冠”的佳话,著名的国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学家、翻译家等,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他谦逊、真性情、纯真,却不乏睿智,有独特的天资和出众的勤奋,可以说是一位平凡朴实的大学问家。他的文字清新简朴,平实又饱含深情。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贰 人生孤旅,天真以渡

听雨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慨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同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濛濛。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脑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1995年4月13日

 

 

贰 人生孤旅,天真以渡

人间自有真情在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短文《园花寂寞红》,讲的是楼右前方住着的一对老夫妇,男的是中国人,女的是德国人。他们在德国结婚后,移居中国,到现在已将近半个世纪了。哪里想到,一夜之间,男的突然死去。他天天侍弄的小花园,失去了主人。几朵仅存的月季花,在秋风中颤抖,挣扎,苟延残喘,浑身凄凉、寂寞。

我每天走过那个小花园,也感到凄凉、寂寞。我心里总在想:到了明年春天,小花园将日益颓败,月季花不会再开。连那些在北京只有梅兰芳家才有的大朵的牵牛花,在这里也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我的心情很沉重。

昨天中午,我又走过这个小花园,看到那位接近米寿的德国老太太在篱笆旁忙活着。我走近一看,她正在采集大牵牛花的种子。这可真是件新鲜事儿。我在这里住了三十年,从来没有见到过她侍弄过花。我曾满腹疑团:德国人一般都是爱花的,这老太太真有点个别。可今天她为什么也忙着采集牵牛花的种子呢?她老态龙钟,罗锅着腰,穿一身黑衣裳,瘦得像一只螳螂。虽然采集花种不是累活,她干起来也是够呛的。我问她,采集这个干什么?她的回答极简单:“我的丈夫死了,但是他爱的牵牛花不能死!”

我心里一亮,一下子顿悟出来了一个道理。她男人死了,一儿一女都在德国。老太太在中国可以说是举目无亲。虽然说是入了中国籍,但是在中国将近半个世纪,中国话说不了十句,中国饭吃不惯。她好像是中国社会水面上的一滴油,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平常只同几个外国人和中国留德学生来往,显得很孤单。我常开玩笑说:她是组织上入了籍,思想上并没有入。到了此时,老头已去,儿女在外,返回德国,正其时矣。然而她却偏偏不走。道理何在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她采集大牵牛花的种子。我一下子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死去的丈夫。

丈夫虽然走了,但是小花园还在,十分简陋的小房子还在。这小花园和小房子拴住了她那古老的回忆,长达半个世纪的甜蜜的回忆。这是他俩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为了忠诚于对丈夫的回忆,她不肯离开,不忍离开。我能够想象,她在夜深人静时,独对孤灯。窗外小竹林的窸窣声,穿窗而入。屋后土山上草丛中秋虫哀鸣。此外就是一片寂静。丈夫在时,她知道对面小屋里还睡着一个亲人,使自己不会感到孤独。然而现在呢,那个人突然离开自己,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茫茫天地,好像只剩下自己孤零一人。人生至此,将何以堪!设身处地,如果我处在她的位置上,我一定会马上离开这里,回到自己的祖国,同儿女在一起,度过余年。

然而,这一位瘦得像螳螂似的老太太却偏偏不走,偏偏死守空房,死守这一个小花园。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死去的丈夫。

这一位看似柔弱实极坚强的老太太,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一点恐怕她比谁都明白。然而她并未绝望,并未消沉。她还是浑身洋溢着生命力,在心中对未来还充满了希望。她还想到明年春天,她还想到牵牛花,她眼前一定不时闪过春天小花园杂花竞芳的景象。谁看到这种情况会不受到感动呢?我想,牵牛花而有知,到了明年春天,虽然男主人已经不在了,但它一定会精神抖擞,花朵一定会开得更大,更大,颜色一定会更鲜,更艳。

1992年9月20日

 

 

陆 时光平静,人间有趣

槐花

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我从前曾看到一幅印度人画的人像,为了夸大印度人眼睛之大,他把眼睛画得扩张到脸庞的外面。这一回我真仿佛看到这一位印度朋友瞪大了的眼睛扩张到面孔以外来了。

“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什么奇迹呀?”

“你们这样的花树。”

“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什么神奇?”

“这木棉花。”

“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1986年6月3日



原文赏析:

你就看那蔬菜摊子吧。这里有各种不同的颜色:紫色的茄子、白色的萝卜、红色的西红柿、绿色的小白菜,纷然杂陈,交光互影。这里又有各种不同的线条:大冬瓜又圆又粗,豆荚又细又长,白菜的叶子又扁又宽。就这样,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条,紧密地摆在一起,于纷杂中见统一。我的眼一花,我觉得,眼前不是什么菜摊子,而是一幅出自名家手笔的彩色绚丽、线条鲜明的油画或水彩画。

不只菜摊子是这样,其他的摊子也莫不如此,卖鱼的摊子上,活鱼在水里游泳,十几斤重的大鲤鱼躺在案板上。卖鸡鸭的摊子上,鸡鸭在笼子里互相召唤。卖肉的摊子上,整片的猪肉、牛肉和羊肉挂在那里,还为穆斯林设了卖牛、羊肉的专柜。在其他的摊子上,鸡蛋和鸭蛋堆得像小山,一个个闪着耀眼的白光。咸肉和板鸭成排挂在架子上,肥得仿佛就要滴下油来。水果摊子更是琳琅满目。肥大的水蜜桃、大个儿的西瓜、又黄又圆的香瓜、白嫩的鲜藕,摆在一起,竞妍斗艳。我眼前仿佛看到威蕤的果子园、十里荷香的池塘、翠叶离离的瓜地。难道这不是一幅美妙无比的图画吗?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①凡有华语处,季羡林。

季羡林是华语散文一颗璀璨的明珠,文字干净而饱满深意,率真而不乏睿智……这一本书,他用干净赤诚的文字书写干净的心灵,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感受。

② 知名画师椿氿手绘精美彩插 随书附赠2023年二十四节气12联治愈日历。

③助力学生写作。

收录《忘》《我的童年》《清塘荷韵》《月是故乡明》《马缨花》等教材试卷名篇,解决学生写作难题,助力学生写作。

④收录季羡林童年和求学的完整经历。

书中章节根据时间线,收录季羡林童年回忆和他小学、初中、大学、出国留学、归国的完整求学经历,全面读懂一个“心之所向,身之以往”的季羡林。

⑤季羡林研究会审定。

季羡林研究会审定,大程度保留作品原貌,精审精校过程中,仅对个别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地方做了修订,给读者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

⑥白岩松、林青霞、臧克家、张中行诚意推荐。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延续。

——白岩松

给我大启发的作家是季羡林,写文章不一定要很多的成语或者很艰难的字,只要把感情,自己真的真性情写出来。

——林青霞

羡林为人朴素、平易;工作努力、大小不涓;学有专长,谦逊自尊;对人对事,诚恳扎实,如细雨沁入泥土。

——臧克家

季羡林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实,三是有深情。

——张中行

⑦写给每一个在俗世中挣扎依然不羁的灵魂。

天真抵挡了时间,愿每一个在俗世中挣扎依然前行的灵魂,都能在时光的洗炼中,将生命活成一件赏心乐事。


书籍介绍

人生最难得的清醒,便是告别复杂回归简单。用天真的眼光看人、看事、看世界,才得自在,才能抵挡岁月的漫长。

季羡林的一生“丰富而天真”,这份天真,不是单纯,更不是无知,是一种尝尽生活滋味后的选择,是阅尽世间沧桑后的至真至纯。本书精选季羡林46篇经典篇章,通过季羡林干净朴素的文字,看到平凡生活中处处流露的纯净和欢喜。当我们用天真的眼光去观望世界,会发现春雨很动听,塘荷很美,人间有真情,生活无腻事。

天真抵挡了时间,愿你永葆天真,永远年轻。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261+)
  • 体验好(564+)
  • 图文清晰(262+)
  • 盗版少(318+)
  • pdf(641+)
  • 章节完整(297+)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 2025-01-10 02:21:1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宫***凡: ( 2025-01-15 02:49:25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陈***秋: ( 2025-01-11 19:46:13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冯***丽: ( 2025-01-12 07:32:35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潘***丽: ( 2024-12-28 11:19:5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师***怡: ( 2025-01-05 02:32:0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辛***玮: ( 2024-12-21 00:56:34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家***丝: ( 2024-12-21 09:29:30 )

    好6666666

  • 网友 汪***豪: ( 2025-01-16 22:37:03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濮***彤: ( 2024-12-21 03:23:27 )

    好棒啊!图书很全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