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源书城 -巴巴罗萨:德国入侵苏联的内幕:全2册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8:04:31

巴巴罗萨:德国入侵苏联的内幕:全2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巴巴罗萨:德国入侵苏联的内幕:全2册精美图片
》巴巴罗萨:德国入侵苏联的内幕:全2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巴巴罗萨:德国入侵苏联的内幕:全2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44352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
  • 页数:1104
  • 价格:232.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8:04:31

寄语:

指文图书出品:中央集团军群将士的血色征途,辽阔苏联大地上的风霜雨雪、生离死别。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以前所罕见的丰富细节探讨了1941年夏季,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穿过苏联中部攻往莫斯科的进军,并且简要介绍了莫斯科战役和1942年年初的冬季战事。作者广泛吸取数百名德军老兵的回忆、战地日记和信件,结合大量官方档案资料,对希特勒在1941年6月发动的“巴巴罗萨”行动提出了全新的见解。

书中不仅生动讲述了基层官兵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方向的战斗经历,而且详细讨论了 “巴巴罗萨”计划的致命缺陷和对苏闪击失败的深层原因。此外,作者大胆地研究了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比如东线德军对苏联人民犯下的战争罪行,以及交战双方对战争法、俘虏、医护人员的态度,等等。本书无论是在视角和观点方面,还是在详尽程度上,都堪称超越前人之作。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

序 言

前 言

致 谢

引 言

 

章 初期策划和准备(1940年7—12月)

第二章 火车、飞机、卡车和马匹:进攻集结(1941年1—5月)

第三章 对手一:德国国防军的状况

第四章 对手二:红军的状况

第五章 战争前夕:对苏战局的后准备(1941年5—6月)

第六章 “巴巴罗萨”启动:中央集团军群投入战争(1941年6月22日,周日)

第七章 进军I:边境交战(别洛斯托克—明斯克合围战)(1941年6月23日—7月9日)

第八章 德国士兵在东线的初期经历——装甲兵、步兵和空军

第九章 东线的文化碰撞与战争犯罪

第十章 进军II:斯摩棱斯克合围战&转入阵地战(1941年7月15日—8月5日)

第十一章 “巴巴罗萨”失败——东部闪电战的崩溃(1941年8—12月)

 

附录一 中央集团军群战斗序列(1941年6月21日)

附录二 第292步兵师的编制、人员、武器和装备(1941年6月21日)

附录三 中央集团军群战斗序列中各装甲师的坦克力量(1941年6月21日)

附录四 苏联西方面军战斗序列(1941年6月22日)

附录五 德国士兵对苏制武器的评价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译者:小小冰人】

深度二战迷,自由翻译者,从事二战史著作的翻译工作十余年,为中国读者带来超过30部译著。由他执笔翻译的作品包括《东进:1941—1943年的苏德战争》《焦土:1943—1944年的苏德战争》《普鲁士战场:苏德战争1944—1945》《斯大林格勒三部曲》《作战指挥:二战德国陆军实战指南》《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20装甲师装甲营营长S少校,在1941年7月25日的日记中生动叙述了首次遭遇苏军T-34和KV坦克时的震撼。S少校和他的装甲营当日参加了抗击苏军一个重型坦克旅的艰巨战斗。少校和他的车组攻击一辆KV-1时耗尽了所有穿甲弹,可没有产生任何效果,他们随即发现自己这辆战车的引擎停止了运转。坦克已无法动弹,加之炮弹耗尽,他们只得弃车。几人在一场猫鼠游戏中竭力躲避苏军坦克的机枪火力并设法逃脱:

 

我们渐渐感觉到一种神经紧张的反应。我们有些疲惫,于是沿着道路往回走了一小段,来到路边一座小屋,坐在一张长凳上休息。我们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位于下沉地的战场。我们发现我方和敌人的坦克都已停止行动,而且都不打算再度投入战斗。距离我们100米外,停着一辆燃烧的T-34,后来确定这辆中弹起火的敌坦克是第6连连长的战果。半小时后,伴随着沉闷的巨响,这辆爆炸的坦克腾入空中,炮塔飞到30米外。在森林边缘,我们看见一辆T-34与我们的一辆Ⅱ号坦克撞在一起。T-34甚至已爬到了Ⅱ号坦克上方,但无法与后者脱离。从远处看去,这就像两头恐龙的交配,我们团后来把这一幕称为坦克婚礼。

当然,我的一些部下也深感震惊,因为他们在近距离内猝不及防地遭遇敌人,而对方的武器和装甲板明显具有优势。待他们发现自己的小口径主炮对敌坦克几乎没什么影响时,这种震惊更为加剧。谁能抵挡住这样的敌人呢?一名军士驾驶着坦克返回B战斗梯队的地域,这辆战车已在战斗中严重受损。他筋疲力尽地倒在K少尉身旁,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少尉先生,太可怕了!刚才一辆俄国坦克朝我冲来,我不停地开火射击——穿甲弹,高爆弹,机枪火力。我一次次命中对方,可它根本不在乎。敌坦克越来越近,射出的炮弹差点命中我们。对方再次开火,炮弹撕裂了我这辆坦克的履带护板。我估计它正朝炮膛装填炮弹,然后就会击中我们,我离它仅30米。就在这时,另一辆坦克从侧面朝我开来,炮口瞄向我的坦克。我的驾驶员狠狠踩下油门,在两辆敌坦克之间仓促逃离。对方的装甲更厚、武器装备更好、速度也更快,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您看看我都吓成什么样子了。”

 

S少校回应了内林将军的记述,他说德军坦克组员不仅设法生存了下来,还经常在1941年夏季的这种交战中赢得胜利:

 

倘若俄国坦克兵获得更好的领导,并以正确的方式从事战斗,我的营肯定会覆灭……确切地说,我们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全凭强烈的斗志、更出色的射击技术、装甲部队各级官兵的快速反应,才赢得当日的艰巨战斗。

 

第20装甲师第21装甲团的摩托车传令兵库尔特·维尔纳·安德烈斯,在战后书写的手稿中深入探讨了德军坦克组员取得成功的原因:

 

德军装甲兵的日记清楚地表明,他们一方面对首度出现在战场上的苏军T-34和KV-1坦克深感震惊,另一方面在战斗中展现出更顽强的斗志、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灵活的头脑,重要的是更出色的射击技术。正如S少校1941年7月25日的日记中所写的那样:“反坦克炮与坦克、坦克与坦克之间的角逐就像一场决斗,更快、更准确地开火的一方会成为胜利者。”

在闪电战的背景下,遵照海因茨·古德里安大将(1888—1954年)的格言大规模投入装甲部队至关重要。古德里安说:“集中,不要分散!”相比之下,苏德战争开始时,苏军的坦克战术是把战车分配给各个步兵连。这种做法令人吃惊,因为1941年6月30日夺取明斯克后,我们在苏军军官宿舍找到一台放映机和几卷电影胶片,其中包括一部训练片,内容是法国战局期间的德军装甲战术。

K中尉在1941年7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俄国领导层没有大规模投入坦克,他们的战术计划无从辨识,因此,这些坦克一点点地浪费在个人行动中。这一点难以理解,可他们一直这样行事。俄国人的个人表现英勇而又顽强,要是他们获得出色的领导,我们很难在这几天的战斗中活下来。”

 

虽说苏军的T-34和KV坦克明显具有优势,但这些坦克更像个新奇玩意(虽然发人深省),而不是对1941年夏季的德军坦克组员和他们的指挥官构成威胁的武器。(许多当年拍摄的照片显示,好奇的德国士兵仔细查看,甚至爬到这些坦克上。)尽管如此,任何一支军队的士兵在任何时候遇到配备更精良武器的对手都会产生严重动摇,这一点不言而喻。以上记述表明,身处苏联的德军装甲兵的情况就是这样。可直到1941年10月初,终攻往莫斯科的“台风”行动发起时,警钟才真正响起,德国第4装甲师在姆岑斯克南面遭遇大批获得出色领导的T-34坦克,损失惨重。古德里安承认:“俄国人的T-34首次展现出对我方坦克显而易见的巨大优势。”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该师伤亡惨重,这使我们迅速攻往图拉的计划暂告搁浅……众人谈到俄国坦克的质量,特别是对方的新战术时都深感担忧。我们在这段时期拥有的防御武器,只有在极其有利的条件下才能击毁T-34。Ⅳ号坦克配备的短身管75毫米主炮,只有从后方攻击T-34才能奏效,即便如此也必须击中T-34引擎上方的格栅方能把它摧毁。这需要高超的驾驶技术,把坦克驶入合适的位置才有可能完成这种射击。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前言

“1941年战局是希特勒1940年12月18日相关作战方案的结果,整个战争后续进程的战略和军事政策悉数建立在该方案的基础上,但这份方案已经宣告失败。”(装甲兵上将瓦尔特·K. 内林,《德国装甲兵史,1916—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的父亲这样写道。1941年6月22日灰蒙蒙的晨光中,也就是阿道夫·希特勒派遣久经沙场的德国国防军入侵苏联那一天,他率领第18装甲师,会同另外250万德军将士跨过苏德边界,匆匆奔向未知而又悲惨的命运。

1941年是个决定命运的年份,那起重大事件发生60多年后的“后时刻”, 一位军事历史学家的著作问世了。近十年来,他采访了大批前德国国防军成员(也就是自1941年6月起,作为侵苏士兵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询问他们的个人看法,聆听他们的个人经历,并且查阅了大量私人信件、日记和他们对相关经历的记录,而老兵们则心甘情愿地把这些资料交给他使用。

他们讲述了自己经历过的事件、境遇和状况,历历往事留存在这些普通德国军人的记忆中,他们当年被称作Landser(相当于1941—1945年美军士兵“GI”的称谓)。

这位作者和一群老兵赶赴俄罗斯,一同探访1941年的战场。他们甚至会见并结识了现在住在那里的居民。游历期间,这位作者落入一帮歹徒手中,全凭好运和德国老兵的帮助,他才得以全身而退。

这部著作向读者们呈现了意识形态斗争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残酷性,这种斗争源自两种世界观之间的冲突。一方面是纳粹主义,另一方面是斯大林主义,双方的普通士兵在意识形态冲突的背景下展开无情的厮杀,有时甚至超越了人类的底线。

1945年以后,阿尔及利亚、中南半岛,特别是越南爆发了更多与之类似的无情战斗。时至今日,伊拉克和阿富汗依然如此。这些战斗造成了更多的流血牺牲,但是应该对此负责的政客们显然不会受到任何合乎逻辑的影响。

作者力图通过查阅大量保留至今的中央集团军群参战官兵(从普通士兵到高级将领)的私人记录、官方文件和其他书面遗存,探讨战场上的军人普遍存在的情绪,并把它传达给读者。书中描绘的不是傲慢之师或 “传教军队”的肖像,而是关于服从、勇气、英勇无畏、恪尽职守(哪怕职责与个人信念相反)的画卷。

作者讲述了很多骇人听闻的细节,以此展现东线德军士兵承受的身心压力。更确切地说,士兵们面对的是一种过分要求,许多情况下,这种要求导致普通人的内心不堪重负。作者还描述了他们出色的纪律,以及个人乃至各部队展现出的非凡毅力,尽管面对坚决而又勇敢的对手时,愤怒感和复仇欲可能让他们跨过这些界限。

俄罗斯的乡村广袤、空阔、气候恶劣,但民众淳朴而宽容,德国军人对此既难以想象,又充满好奇和同情。一些民众甚至对德国军人表现出强烈的友善,至少在有组织的游击战引发暴行,希特勒及德军领导层强制推行灭绝政策前是这样——这些行径逐渐把俄国民众推向了德国军队的对立面。

不过这幅“战斗全景画”的作者眼界开阔,远远超越了双方士兵遭遇的所有境况,他构设起相关事件的一个总体框架,从而提供了一份近乎新闻报道的记述,将个人经历升华为更为宏观的政治和战略态势。可以说,这些记述以一种按时间推移的效应呈现,一方面源自柏林、莫斯科、伦敦和华盛顿的当前报告,另一方面则出自各军事指挥部,例如希特勒设在东普鲁士的狼穴。这便于读者全方位地认识、理解相关事件,进而评估其原因和结果。

同时,军事专家和历史学家会看到大量经过证实的资料,它们都是这部著作极高学术质量的有力证明。

作者力图超越意识形态,超越那段历史带给世界的偏见、仇恨和清算,为当年那些前线将士建立一座纪念碑。实际上,这些人只是做了德国和苏联政府命令他们做的、他们不得不去做的事。

献给在东线为祖国而战的将士们!

献给所有军人!

 

克里斯托夫·内林

德国埃森市

2012年3月


书籍介绍

这部著作以前所罕见的丰富细节探讨了1941年夏季,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穿过苏联中部攻往莫斯科的进军,并且简要介绍了莫斯科战役和1942年年初的冬季战事。作者广泛吸取数百名德军老兵的回忆、战地日记和信件,结合大量官方档案资料,对希特勒在1941年6月发动的“巴巴罗萨”行动提出了全新的见解。

书中不仅生动讲述了基层官兵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方向的战斗经历,而且详细讨论了 “巴巴罗萨”计划的致命缺陷和对苏闪击失败的深层原因。此外,作者大胆地研究了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比如东线德军对苏联人民犯下的战争罪行,以及交战双方对战争法、俘虏、医护人员的态度,等等。本书无论是在视角和观点方面,还是在详尽程度上,都堪称超越前人之作。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内容完整(154+)
  • 可以购买(532+)
  • 图文清晰(579+)
  • 中评多(648+)
  • 在线转格式(574+)
  • 书籍完整(290+)
  • 四星好评(634+)

下载评价

  • 网友 马***偲: ( 2025-01-04 15:10:42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谭***然: ( 2025-01-13 00:44:39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陈***秋: ( 2025-01-11 07:15:5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国***舒: ( 2024-12-21 14:04:59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宓***莉: ( 2024-12-26 04:34:21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隗***杉: ( 2025-01-14 04:06:49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国***芳: ( 2025-01-17 13:59:45 )

    五星好评

  • 网友 养***秋: ( 2024-12-27 10:37:4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孙***美: ( 2025-01-11 20:23:54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蓬***之: ( 2024-12-24 21:00:50 )

    好棒good

  • 网友 饶***丽: ( 2024-12-28 04:47:39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利***巧: ( 2025-01-14 08:10:0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