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贵族:一个群体的生活、历史与命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德意志贵族:一个群体的生活、历史与命运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入选2023得到年度书单长名单。聚焦贵族群体跌宕起伏的荣辱浮沉,照亮不为人熟知的欧洲历史缝隙
内容简介:
德意志贵族怎样应对纳粹?容克贵族阶层与普鲁士军国主义有什么联系?法国大革命如何开启德意志诸侯的“陪臣化”命运?
本书综合德语、英语世界的各类研究、专著、访谈等资料,将德意志贵族作为主线,细致刻画这一群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前世今生及跌宕起伏的生活与命运,并由此作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的演化。同时,全书对贵族体制的体系机制做了非常系统的呈现和解析,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日常生活各个角度对德意志贵族的方方面面做了深入透视,是一本德意志贵族百科全书。
书籍目录:
序
概念篇
章 概 述
一 何为贵族
二 何为德意志
三 被翻译成“贵族”的几个德语词
四 德意志贵族与其他国家贵族的比较
五 德意志贵族的分类
第二章 德意志贵族的头衔与等级
一 皇帝
二 国王
三 大公
四 选帝侯
五 公爵
六 侯爵与公子: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七 形形色色的伯爵
八 德意志的两种男爵
九 骑士、家臣、贵人与无头衔贵族
历史篇
第三章 历史长河中的德意志贵族
一 从起源到中世纪
二 德意志骑士的后一次私战
三 从宗教改革到19世纪
四 1848年革命:废除贵族?
五 什么是“容克”?
六 贵族与德意志第二帝国
第四章 德意志贵族与魏玛共和国
一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与贵族制度的废除
二 贵族对魏玛共和国的敌意
三 遗老遗少思潮史:魏玛时期的君主主义
四 魏玛时期的贵族反犹主义
第五章 德意志贵族与纳粹
一 纳粹的贵族支持者与同路人
二 从暧昧到决裂:君主主义与纳粹
三 索多玛的义人:反抗纳粹的德国贵族
第六章 1945年之后的德意志贵族
一 德意志贵族在民主德国
二 德意志贵族在联邦德国
三 1945年之后的君主主义
社会篇
第七章 德意志贵族的生活方式
一 德意志贵族使用什么语言?
二 隐藏的家族史:德意志贵族的姓名
三 血脉与资本:德意志贵族的婚姻与家庭
四 务实的精英:德意志贵族的教育养成
五 童话国王、骑士诗人和贵族作家:德意志贵族与文学
六 竞技场上的角逐:贵族的比武
七 森林与火枪:德意志贵族的狩猎
八 荣誉之战:德意志贵族的决斗
九 贵族舞会:以弗朗茨·约瑟夫时代的奥地利宫廷为例
第八章 德意志贵族的职业与事业
一 农业与林业:贵族特权的根基
二 德意志贵族中的实业家富豪
三 君主的卧榻之侧:作为廷臣的德意志贵族
四 蓝血神父:教会贵族
五 “贵人理应行为高尚”:贵族的慈善活动
六 外交界的德意志贵族
七 武士、骑士、战士:德意志贵族与军事
余 音
第九章 德国之外的德意志贵族
一 多瑙河与雪绒花:奥地利贵族
二 瑞士贵族
三 波罗的海之滨的德意志贵族
附录一 黑黄联盟:采访21世纪的奥地利君主复辟组织
附录二 哈布斯堡贵族记忆:采访玛蒂娜·温克胡福尔
参考文献
名词对照表
图片来源
作者介绍:
陆大鹏,世界史研究者,英德译者,热爱一切long ago 与far away 的东西。译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阿拉伯的劳伦斯》、 《金雀花王朝》、 《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等。曾当选《经济观察报· 书评》 年度译者、 《新周刊》 中国年度知道分子,荣获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文学翻译奖等多个图书奖项。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早的德意志贵族可能源自古典时代的日耳曼部族酋长和武士,比如恺撒在《高卢战记》,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中提到的那些日耳曼人首领。他们可能凭借出身于酋长世家,以及先辈曾拥有的显赫地位或曾立下的功勋与个人才干而鹤立鸡群。阿米尼乌斯就是一个著名例子。德意志贵族的起源可能还包括拉丁人、凯尔特人与斯拉夫人的酋长、富裕农民和地主。前文讲过,梅克伦堡的君主奥博德里特家族原本就是斯拉夫人。
在法兰克王国的时代,9世纪的修道院长和历史学家尼特哈德(Nithard,795?—845,查理大帝的外孙)在四卷本《历史》(Historiarum Libri Ⅳ )中记载道,萨克森人*分三个等级,等级为贵族,第二等级为自由人,第三等级为奴隶。[1]10世纪的僧人科维的维杜金德(Widukind von Corvey,925?—973以后)在史书《萨克森人事迹》(Res gestae saxonicae)中记载,萨克森人有公爵(duces)和伯爵(comes)。不过此时的公爵和伯爵可能还是官职名,[1]后来才演化为爵位。而巴伐利亚在6世纪就成为公国,随后出现了贵族阶层。
查理大帝把他的主要助手封为伯爵或边疆伯爵,这些人都是掌握军政大权的大员和一方诸侯。伯爵在自己的领地代行王权。边疆伯爵还肩负保卫边疆的重任。在公元1000年之前就留下史料记载的著名贵族家系有韦尔夫家族、雷吉纳里家族(Reginare,后来的卢森堡和黑森统治者)和韦廷家族。他们是有史可查的德意志古老的贵族。后来特别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存世早的文献证据是约1020年的,不过起初他们是低级贵族。[2]
封建关系
在中世纪早期,贵族肩负重要的军事职能。在9和10世纪,基督教世界遭到维京人、撒拉森人和马扎尔人等异教徒的袭击。德意志的贵族以军事手段保护人民,以重装骑士的身份作战,而战马、铠甲和兵器都十分昂贵。因此,国王向诸侯、诸侯向小贵族封授采邑(Lehen),作为收入来源。采邑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供养贵族,为其提供装备。封建关系的主要职能就是维持军队,每一层贵族都向上一层负有军事义务,从而在战时组建起一支军队。
于是封建关系构成一个金字塔,称为“军盾”制度(Heerschild)。根据13世纪出现的律法书《萨克森之镜》(Sachsenspiegel),“军盾”的一级是皇帝或国王;第二级是教会诸侯;第三级是直属于帝国的世俗诸侯;第四级是伯爵和自由领主;第五级是第四级的封臣;第六级是第五级的封臣和附庸;第七级的情况则不清楚。[1]
贵族可以收取过桥费、过路费、进城税,这些都是中世纪贵族的重要收入来源。而非诸侯的领主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庄园经济。对领主具有不同程度人身依附关系的农奴在庄园劳作。领主对农奴享有低级司法权(Niedere Gerichtsbarkeit),可以对犯有轻罪的农奴罚款或施加较轻的肉刑;有的领主甚至还有高级司法权(Hohe Gerichtsbarkeit),可以对犯人施行残酷的肉刑甚至死刑。中世纪晚期,为了保卫自己的这些特权,贵族常常组成联盟或骑士法团,在地方议会发挥政治作用。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土地产权大致有两种:产权(Allod)和采邑(Lehen)。产权的情况比较少见。如果一位领主占据某块土地,这块土地除了该领主之外对任何人都没有封建义务,完全属于他,他可以自由支配,那么他就对这片土地享有产权。这样的领主可称为“拥有特殊自由的诸侯”。韦尔夫家族和韦廷家族早就是“拥有特殊自由的诸侯”。产权产生于封建制度完备化之前。在中世纪的英格兰和法兰西,产权逐渐消失,或者变得罕见,而德意志长期存在产权。
采邑的所有者需要对更高一级的领主承担封建义务。封建义务的主要形式是兵役、徭役、实物等。采邑的所有者不是该土地的产权人,无法对其自由买卖、转让、分割等,理论上他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和受益权,该土地的产权属于他的上一级领主。领主封授给附庸的采邑起初不是世袭的,但后来逐渐变成世袭的,传承给后代的时候往往只需要领主进行走过场式的确认,也可能还需向领主缴纳费用。1037年,康拉德二世皇帝颁布法令,确认了封建采邑的世袭制。[1]12世纪,整个公国和伯国都可能作为采邑,被赏赐给某人。
渐渐地,贵族把国王封授的采邑当作自己的产权财产(Allod)自动世袭下去,并且相对于国王取得越来越多的自治权,甚至开始统一和拓展自己的领地。扩张的手段包括联姻、武力征服、收购、交换和接受小贵族为自己的附庸。比如符腾堡伯爵大量收购周边败落的小贵族家族的领地,从而扩张自己的地盘。
有的弱小贵族将自己的产权土地奉献给强大的诸侯,向其效忠,成为其附庸,担任他们的文武官员;然后诸侯再把土地以采邑(Lehen)的形式封授给自己的新附庸。虽然土地仍然在原主人手里,但产权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有的小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独立性(或者说直属于帝国的地位)而拼命抗争,比如利用多位诸侯之间的矛盾,同时向多位诸侯效忠,夹缝中求生存。关于诸侯、小贵族和皇帝这三股势力之间的拉锯,详见本书下一节“德意志骑士的后一次私战”。
小贵族与诸侯抗争的另一种办法是,组成区域性的法团,约定好互相帮助、互相支援,大家采用统一的徽章、符号等等。结社抗争主要出现在德意志西部和南部,这里的一些势单力薄的帝国骑士也能长期维持独立性。而在北部和东部,小贵族几乎全部丧失了独立性,成为诸侯的附庸。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历史学家布赖斯提出,德意志王国 / 神圣罗马帝国与英格兰、法兰西等欧洲其他国家不同,没有形成世袭制王国的最重要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是普世帝国,帝位具有神圣的普世性,所以大家都不能接受它按照血统世袭下去。如果德意志像英法一样,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民族的封建制国家,无疑也会演化成世袭王国。但德意志人追求貌似更崇高的普世性,牺牲了自己王国的统一和中央王权,也丧失了形成世袭制的机会。
纳粹的上台,当然不能全怪贵族。贵族的确对纳粹的上台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大资本家、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也发挥了这样的作用。但贵族的支持不可能是纳粹掌权的主要原因,因为贵族在德国社会已经完全没有过去那样一呼百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们只是社会的一个少数群体。希特勒不是贵族,他的大多数主要亲信也不是贵族。千百万为他投,后来为他卖命的人,绝大部份不是贵族。英国历史学家利芬指出,把纳粹崛起怪罪到贵族头上,是战后德国一些人为自己开脱的借口。专业阶层、中产阶级和广大选民才是真正把希特勒抬上宝座的人。但要承认这一点,大家的心理障碍实在太大了。
四、贵族一般拥有土地,生活在乡村((不过以城市为主要活动范围的贵族也有不少),从事农业和与农业相关的行业(比如畜牧业、酿酒)。根据传统,贵族不应当从事资产阶级的职业(工商业),因为像资产阶级一样为了金钱去工作是粗鄙的,不符合贵族身份违背贵族的荣誉法则。如果从事那些职业,可能会被剥夺贵族身份。贵族的理想状态是当有闲的地主,财务自由,而不像资产阶级那样刻意地追求利润。在宫廷、外交部门、军队为君主服务,也是体面的职业。而律师、会计师、医生这样的职业属于资产阶级,贵族会尽量避免。当然,这些都是理论,现实中的反例不胜枚举,19世纪和20世纪,从事资产阶级职业的贵族越来越多,当然也会有一些贵族固守传统的行业:农业。我采访的奥地利贵族施托尔贝格伯爵曾长期在非洲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包括牛的育种。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解析复杂精密的贵族头衔,厘清源远流长的家族世系,深度透视贵族制度的体系机制
★揭示盘根错节的血脉姻亲,勾勒波云诡谲的政体变迁,全新把脉欧洲历史的发展走向
★从词源、翻译勘误的角度,还原语词背后的本来精妙,剖析隐藏在词语之下的文化与历史知识
★综合德语、英语世界一手文献材料,实地亲身采访资料,呈现原汁原味的翔实可靠史实,吸收前沿研究菁华
★120余张随文插图,7张精美高清彩图,带来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随书附赠德意志艺术大师丢勒创作的纹章木刻画明信片
书摘插图
隐藏的家族史:德意志贵族的姓名
1800年12月3日,法国大革命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慕尼黑以东33公里的霍亨林登(Hohenlinden),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奥地利和巴伐利亚联军与法兰西共和国军队交锋。法军名将让 · 莫罗(Jean Moreau,1763—1813)表现出色,决定性地打败敌军,俘敌8000人,缴获50门大炮、85辆弹药车与辎重车。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沮丧地写道:“毫无疑问,我们只能屈从于形势。”法军的此次辉煌胜利,再加上几个月前拿破仑(此时担任法国执政)在意大利的马伦戈(Marengo)大败奥军,让奥地利终于支撑不住,在1801年2月9日与法国签署了《吕内维尔条约》,于是奥地利实际上退出了战争。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结束。法国获得了比利时、卢森堡和莱茵河左岸。
本节不谈霍亨林登战役与拿破仑称霸的天下大势,只讲此役中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他是巴伐利亚选帝侯近卫步兵团的团长,此役中他的团损失惨重,不过打得相当英勇,得到了上峰的表扬。
主导名:父子同名、爷孙同名
这位团长的头衔是“罗伊斯 · 祖 · 科斯特利茨伯爵”,而他的名字就非常奇怪了:海因里希五十二(Graf Heinrich LⅡ. Reuß zu Köstritz,1763—1851)。他的父亲叫“海因里希二十三”。五十二本来是小弟,没机会继承爵位,但他的两个哥哥海因里希四十七和海因里希四十九先后故去且没有后嗣,才轮到五十二。而五十二自己也没有儿女,于是爵位传给了他的侄子海因里希七十三。[2]
欧洲人名当中有数字,中国读者一般不会觉得奇怪,毕竟“路易十六” “亨利八世”这样的名字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于帝王,数字一般用来表示其在同一个王朝中若干个同名人中的次序—有时也不一定是同一个王朝,只要能扯得上亲缘关系也行。比如,英王亨利八世是英格兰列王当中第八个叫亨利的,尽管他在都铎王朝当中只是第二个叫“亨利”的国王。
欧洲人常用父辈、祖辈和其他长辈或祖先的名字来给孩子取名,以示尊重,以及延续家族传统。所以父子同名、爷孙同名的情况在欧洲司空见惯,这在中国基本不可能出现。
所以在欧洲,包括我们要讲的德意志,一个家族里同名的现象极多,为了区分,难免要用数字。当然因为帝王家这种情况更普遍,而且帝王更容易引起关注和得到记载,所以名字后面带数字的情况,在帝王家更常见。
在欧洲历史上,尤其是早期,一个家族中反复出现的名字,在德语中被称为主导名(德文“Leitname”,英文“Leading name”)。[1]比如法国波旁王朝的男性成员,包括国王,很多叫“路易”。而担任勃兰登堡边疆伯爵,后来成为选帝侯、普鲁士国王和德国皇帝的霍亨索伦家族里,“弗里德里希”这个名字也屡见不鲜。
主导名不是随便取的,一般规矩是这样:假如A生了两个儿子,长子B1沿用其祖父的名字;次子B2沿用外祖父的名字。而B1再生长子C1的时候,就会给C1用A的名字。这样很多代延续下去,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家历代的长房长子只有两个名字,并且轮流出现。
举个例子,1513—1972年间,丹麦国王只有两个名字:弗雷德里克和克里斯蒂安,并且交替出现。一直到1972年出了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才打破这个循环。不过,玛格丽特二世的长子叫“弗雷德里克”,而弗雷德里克的长子叫“克里斯蒂安”。所以,在丹麦王室,弗雷德里克和克里斯蒂安的循环应当还会继续下去。
有的家族,长子(一般就是继承人)的主导名是始终如一的,只要是长子就必须叫这个名字。如果长子死了,那么次子要改成那个主导名。英国历史小说家伯纳德 · 康沃尔(Bernard Cornwell)的“撒克逊”系列历史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孤国春秋》)讲的是阿尔弗雷德大王时代的英格兰,当时基督教和北欧多神教在争夺人心,盎格鲁撒克逊人和丹麦人在争夺英格兰土地。主人公乌特雷德(Uhtred)是一名撒克逊贵族,他的原名是“奥斯贝特”(Osbert),是班堡领主乌特雷德的儿子。这个老乌特雷德有两个儿子,分别叫“乌特雷德”和“奥斯贝特”。后来小乌特雷德在战斗中死亡,老乌特雷德唤来了次子奥斯贝特,说:“从今天开始,你就叫‘乌特雷德’了。”
800年里,这家所有男人都同名
后我们再回去看看罗伊斯家族吧。贵族世家里反复出现主导名不奇怪,但罗伊斯家族实在太奇葩了:从12世纪末起,家族的所有男性成员都叫“海因里希”。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初授予罗伊斯祖先一块重要领地的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六世(也译为“海因里希六世”)。所以难怪海因里希二十三的儿子分别叫“四十七”“四十九”和“五十二”,毕竟平辈里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重名者。这下好了,父母不用为给儿子取名而烦心,反正已经有祖宗家法,规定所有男丁都叫“海因里希”。
罗伊斯家族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12世纪初,而且特别枝繁叶茂,主要在图林根东部地区生息繁衍。他们起初是身份低微的家臣,被施陶芬皇朝的皇帝任命为地方行政长官,1673年成为帝国伯爵,[1]18世纪末有几个分支获得“帝国侯爵”头衔。这一家有点像《冰与火之歌》里的孪河城佛雷家族,生育力超强,家族分支极多。1564年,罗伊斯家兄弟分家,分成长、中、幼三个分支。中支于1616年绝嗣,只剩下长幼两支。两支内部又不断分家,到1700年共有十个“罗伊斯伯爵”头衔。为了防止家业越分越小,从1690年起取消兄弟平等继承的制度,改为长子继承制。后来拥有实际统治权的就只剩下两个侯爵,分别是长支罗伊斯侯爵和幼支罗伊斯侯爵。
既然所有男性都叫“海因里希”,那么如何区分呢?用数字。但具体怎么编号呢?如果从“一”开始往下编,几百年来岂不得成千上万?
罗伊斯们很聪明,他们在1668年就颁布了家法,专门规定如何编号。在家族分为长、中、幼之前,编号方式还比较简单,就是按出生顺序来。中支这样编号到1616年后一位统治者海因里希十八去世。而长幼两支则从分家开始,重新从“一”开始编号。在长支,开始的做法是在每一辈人当中从“一”开始按长幼编号。幼支的分支太多,辈分复杂,各个分支都有自己的办法,难以一一详述。其中办法之一是从每个世纪初清零,从“一”重新开始。
媒体评论
这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德意志贵族的介绍册子,而是国人所写的对欧洲大陆中世纪以来主要地区的封建制度和相关历史的全面梳理,其深度、广度和趣味性都是首屈一指的。这本书应该成为对欧洲史有深入兴趣的读者的书目。——郭建龙(《汴京之围》作者)
该书历时性地梳理了作为重要社会阶层的德意志贵族在历史长河中跌宕起伏的命运,内容详实,文字优美,是国内学术界的难得佳作。——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在多年从事历史作品的成功翻译后,陆大鹏先生终于原创了一部德意志贵族史。这是一部站在汉语读者视角的优秀作品,全书读完,我按捺不住打开电脑,开始重玩《中世纪全面战争》。——张向荣(《祥瑞》作者)
前言
“我们村里有个伯爵,是做鲜花生意的,有自己的温室。”十多年前,来自德国黑森林地区的女大学生桑德拉在一次闲聊时告诉我。当时我正在自学德文,桑德拉是我的语言伙伴,我教她中文,她教我德文。
我的本科专业是英文,研究生阶段读英美文学,德文是我的另一门爱好。之所以要费很大力气学德文,是因为我很早就对德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方面是因为青葱时读过的关于“ 红胡子皇帝”“ 卡诺莎之行”“ 弗里德里希大王”的传说,另一方面是受到威廉 · 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等书籍的影响,再加上当时我对斯蒂芬 · 茨威格、海涅等人的作品非常喜爱,于是我在大学里就开始学习这门语言。
不只是德国,我对遥远的往昔和陌生的国度(long ago, far away) 都兴致勃勃。和很多“80 后”一样,我对世界历史的酷爱还受到《帝国时代》之类电脑游戏的极大影响。后来我开始翻译世界历史题材的书籍,算是把个人兴趣与工作结合到了一起。
翻译历史书,难的是什么?大概要算头衔、官衔、机构名之类的翻译,即为陌生的概念“ 定名”。我个人遇到的棘手问题,要算“Prince”一词的译法。“Prince”这个英文词说得好听些是杂货铺,说得难听些则是垃圾箱,它可以用来翻译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许多不同概念,包括俄文词“Князь”(Knyaz,王公、公爵等)、德文词“Prinz”和“Fürst”。英译者的工作比较轻松,遇到这些词可以一股脑儿全部译为“Prince”,但要如何把五花八门的“Prince”翻译成中文,中文译者就要伤很多脑筋。举个例子,中文世界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把“Prinz”译为“亲王”“王子”等等,比如海因里希 · 冯 · 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的著名戏剧“Prinz Friedrich von Homburg”常被译为《洪堡亲王》,也有人用《洪堡王子》的译名。*让我把注意力转向“德意志贵族”这个话题的,早就是“Prinz”和“Fürst”这两个词的翻译问题。
说到贵族,中国读者熟悉的大概是英国贵族吧。英国贵族的等级(貌似)十分清晰简单:公侯伯子男(当然还有从男爵、骑士等)。实际上,这是在用中国古代的概念来生搬硬套,英国的“Duke”与“Marquis”和中国的公侯肯定不能等量齐观,何况中国的这些概念在不同时代的含义也不一样。不过,“公侯伯子男”这一套译法已经约定俗成,我对它相当尊重,不敢怠慢。
拿“公侯伯子男”去套英国(以及法国)贵族,问题不大,但如果去套德意志贵族,麻烦就来了。因为诸多原因(比如长期的割据导致诸邦实际上是独立主权国家),德意志贵族的头衔和等级比英法复杂得多,如光是与“伯爵”(Graf)相关的头衔,就有“Graf ”“Markgraf ”“Landgraf ”“Reichsgraf ”等。因为有特殊的皇帝选举制度,德意志还有“选帝侯”(Kurfürst)头衔,这是英法没有的。
上述种种问题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促使我开始集中精力去搜寻和阅读“ 德意志贵族”题材的书籍与材料,逐渐写了一些零星的小文章。大约在2015 年,得到世纪文景的编辑章颖莹的鼓励,我开始考虑写一本书来专门探讨“ 德意志贵族”的话题。也是这个时候, 我回想起了多年前的德国朋友桑德拉的话。这引发了我新的兴趣: 在今日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伯爵”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在共和体制下,德国还存在“ 贵族”吗?他们的自我认知是怎样的?别人又怎么看他们呢?
这本书算是我几年来阅读和探索的一个小结。我努力对“ 德意志贵族”这样一个历史现象和历史群体做出梳理,尽可能关照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这显然是过于野心勃勃的想法,但我希望尽可能做到客观,尽可能构建某种系统性的阐述,希望对德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会觉得这本书对他们有帮助。我是以译者的身份开始对德意志贵族产生兴趣的,也会带着译者的视角,格外注意词语、概念及其丰富的意义。本书主要是描述性的, 不做道德评价。我不会把贵族视为剥削阶级来口诛笔伐,因为贵族作为历史上的社会精英群体,扮演的角色显然不只是压迫者那么简单。我也不会幼稚到相信贵族的世界都是《唐顿庄园》。总之,我拒绝过于简单化的、非黑即白的评判。
这本书分成五部分。首先是“ 概念篇”,其中章是基础性的介绍,包括德意志贵族相对于英法贵族的一些独特之处。第二章介绍德意志贵族的等级和头衔,确定若干概念的译名,以方便下文的展开。对某些译名的选定是我个人的决断,读者想必会有自己的意见。第二部分“ 历史篇”大致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德意志贵族的生存状态,在每一个新时代降临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与挑战,又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如何确保本阶级生存下去。大致勾勒纵向的时间线索之后,第三部分“ 社会篇”以横向的逻辑进一步聚焦,按照主题来行文,每一章围绕一个具体主题,介绍德意志贵族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事业与职业。这部分通过史料尽量重现贵族的日常生活,比如狩猎、舞会、婚姻。这是我写作得愉快的部分,希望读者会喜欢。第四部分“余音”介绍德国之外,比如奥地利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德意志贵族。第五部分“附录”,收录了我在德语世界进行的两次采访,可以算某种意义上的一手资料。在部分章节,我借鉴理查德 · 埃文斯爵士(Sir Richard Evans)的《企鹅欧洲史 · 竞逐权力(1815—1914)》[1]的写法,在开头先通过一个故事(往往是人物小传的形式)来引出主题。
写这样一本跨越漫长时间、广袤空间并且涉猎广泛话题的书,必然会依赖大量已发表的著作和论文。对于我觉得比较重要或者对我帮助较大的几本书,我会稍做点评。在写作过程中,我去了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些地方旅行,对自己书写的话题算是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有幸与国外的德意志贵族史研究者交流,还采访了一位有哈布斯堡家族血统的奥地利贵族。
下面介绍和点评一下我参考的著作当中较为重要的几本。
邢来顺教授的《德国贵族文化史》是目前中文世界里不多见的以德意志贵族为主题的专著—很可能是我这本小书出版之前的一本。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尤其是在结构框架上。邢教授的学术功力深厚,写这样一本面向大众的历史书可谓驾轻就熟。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
但这本书的问题也有很多(或者说不是问题,而是作者对主题的有意识选择和剪裁),因此我才斗胆自己也写一本。首先明显的问题是,《德国贵族文化史》写到1918 年帝制**、共和国建立就戛然而止,对魏玛时期、纳粹时期和1945 年之后德国贵族的历史一笔带过,只简单介绍了魏玛时期贵族社团和协会的情况。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只有帝制之下才有贵族,共和国里没有贵族。诚然,魏玛共和国通过立法取消了法律意义上的贵族,在法律层面上不再有贵族,并且法律面前贵族与其他人平等是在帝制时期就实现了的, 但要说随着菲利普 · 谢德曼宣布建立共和国,德国就不再有贵族, 显然并不准确。共和主义对德国贵族阶层来说是个沉重打击,但历史一再证明,这个阶层特别擅长应对环境的变化,“ 与时俱进”,不断改造自己,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事实上,德国贵族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在1918 年之后的德国历史里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当然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到了21 世纪,有的德国贵族已经资产阶级化,但很大一部分德国贵族,尤其是高级贵族,仍然是社会精英,低调地在金融、实业、慈善等领域有所作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20 世纪德国乃至世界的灾难性剧变,即纳粹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贵族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本以“ 德意志贵族”为主题的书,如果不用充足的篇幅来讲1918 年之后的贵族史,我觉得是不合适的。
贵族在历史上长期扮演社会精英和领导者的角色,所以德国历史和贵族密不可分。但不能说把德国历史讲一遍,就认为贵族史已经顺带讲清楚了。比如《德国贵族文化史》关于贵族与军事的章节, 实际上是叙述了一遍从德意志人东扩、条顿骑士团成立与发展、勃兰登堡- 普鲁士崛起直到第二帝国建立的历史。这段历史固然是贵族领导的( 或者说贵族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不能说这就是贵族的历史。同样,不能把毛奇、沙恩霍斯特、克劳塞维茨等人的生平和贡献介绍一遍,然后说这就是贵族的军事史或者军事的贵族史。我想,如果要写贵族与军事的关系,更合适的办法是探讨贵族作为一个阶层和群体在历次战争中的经历,比如次世界大战对贵族的人口构成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贵族在军官中所占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我会特别注意,我要写的不是德国史,而是德国贵族史。
还有一个问题是,《德国贵族文化史》的某些主题导向的篇章不是历时的,而只是历史的一个横断面。比如“德国贵族的饮食和服装文化”一章的绝大部分篇幅提及的都是中世纪的情况,只是一个历史剖面。当然这毕竟是非常大的话题,如果从古到今的饮食和服装文化都涉及的话,一是没有空间容纳,二是很难权衡哪些时代更重要、需要更多篇幅。我在写作时自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的理念是,在每一个主题之内,我会尽量平衡地照顾到每个时代。比如在关于狩猎的章节里,我会兼顾中世纪(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等)、近代早期、19世纪和20世纪。
德国历史学家斯蒂芬 · 马林诺夫斯基(Stephan Malinowski)的《从国王到元首》(Vom König zum Führer)是研究贵族与纳粹关系的名著。作者挖掘了这一时期大量的贵族私人通信、日记和回忆录,对贵族在德国走向纳粹统治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给出了非常负面的评价。他认为对资产阶级、城市文化、自由主义、议会制都抱有敌意(至少是态度冷漠)的贵族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兴起的形形色色“新右派”(或曰保守主义革命)一拍即合、互相利用,为纳粹上台铺平了道路,甚至有大批贵族赤膊上阵,直接为纳粹鞍前马后地效力。马林诺夫斯基指出,东部和北部的贵族比西部和南部的贵族更倾向于纳粹,新教贵族比天主教贵族更倾向于纳粹,贫穷贵族比富裕贵族更倾向于纳粹,年轻贵族比年老贵族更倾向于纳粹。马林诺夫斯基对贵族的负面评价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尤其是来自贵族群体的批评。比如,我采访的施托尔贝格伯爵认为,马林诺夫斯基为了突出自己的论点,对证据做了选择性的呈现和展示,对不利于自己论点的证据视而不见。
艾卡特 · 孔策(Eckart Conze)的《德意志贵族:伯恩斯托夫伯爵家族在20 世纪》(Von deutschem Adel. Die Grafen von Bernstorff im 20. Jahrhundert)是一部巨著,追踪了伯恩斯托夫伯爵家族的几个分支在20 世纪的历史,尤其是魏玛时期和纳粹时期。伯恩斯托夫伯爵家族不算层的贵族,而且在北德显得不太典型,比如他们有位老祖宗跟随汉诺威选帝侯去了英国,后来多位家族成员受英国影响较大。孔策研究了伯恩斯托夫家族的几位长子( 继承家业,成为地主)和幼子( 必须自己打拼)的经历,似乎能够印证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即没有自己产业的贫穷贵族更容易过激化,更容易变成极右翼,更容易接受纳粹。
玛蒂娜 · 温克胡福尔(Martina Winkelhofer)是哈布斯堡皇室史、奥地利宫廷史与贵族史专家,她的几本著作《皇帝的日常:弗朗茨 · 约瑟夫与他的宫廷》(Der Alltag des Kaisers. Franz Joseph und sein Hof)、《贵族女性的生活:奥匈帝国的日常》(Das Leben adeliger Frauen. Alltag in der k.u.k. Monarchie)、《高雅社会:欧洲皇室与王室的丑闻和阴谋》(Eine feine Gesellschaft: Skandale und Intrigen an Europas Königs_ und Kaiserhäusern)、《我们就这样经历次世界大战:家族的命运(1914—1918)》(So erlebten wir den Ersten Weltkrieg: Familienschicksale 1914 —1918)都有很强的可读性,尤其值得推荐的是《贵族女性的生活》,这本书把19—20 世纪奥地利贵族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长、教育、恋爱与婚姻、教养子女、社交、道德、孀居生活等)描绘得跃然纸上。
本书能够写成,首先要感谢编辑章颖莹的鼓励和支持,从她那里我充分感受到优秀的编辑是什么样子。感谢她的才智、耐心和热情。我感谢理查德 · 埃文斯爵士、玛蒂娜 · 温克胡福尔博士、彼得 · 蒂利(Peter Tyrie)博士、彼得 · 祖 · 施托尔贝格-施托尔贝格伯爵(Graf Peter zu Stolberg_Stolberg)、妮科尔 · 法拉(Nicole Fara)女士接受我的采访并解答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的孟钟捷教授、南京大学德语系的钦文老师、德国日本研究所(Deutsches Institut für Japanstudien)的高级研究员周雨霏博士、资深编辑王蕾老师审读了全书并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我对他们深怀感激。还要感谢我的多位学识渊博、严谨认真的朋友阅读和审校了部分或全部草稿,或者帮助我搜集资料,对我帮助甚多,他们是(按照姓名拼音排列):陈容宽、郭敬龙、李杰晟、史瀚君、王晓曼、王兴彤、张姝妍、张哲浩、张紫柔、朱钰洁。感谢丁娜博士(德国慕尼黑)、马萤(瑞士圣加伦)和张萍(英国伦敦)帮助我搜寻和购买资料。感谢当初帮助我学德语的桑德拉。当然,书中难免有纰漏,期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书籍介绍
★解析复杂精密的贵族头衔,厘清源远流长的家族世系,深度透视贵族制度的体系机制
★揭示盘根错节的血脉姻亲,勾勒波云诡谲的政体变迁,全新把脉欧洲历史的发展走向
★从词源、翻译勘误的角度,还原语词背后的本来精妙,剖析隐藏在词语之下的文化与历史知识
★综合德语、英语世界一手文献材料,实地亲身采访资料,呈现原汁原味的翔实可靠史实,吸收前沿研究菁华
★120余张随文插图,7张精美高清彩图,带来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随书附赠德意志艺术大师丢勒创作的纹章木刻画明信片
———————————
德意志贵族怎样应对纳粹?容克贵族阶层与普鲁士军国主义有什么联系?法国大革命如何开启德意志诸侯的“陪臣化”命运?
本书综合德语、英语世界的各类研究、专著、访谈等资料,将德意志贵族作为主线,细致刻画这一群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前世今生及跌宕起伏的生活与命运,并由此作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的演化。同时,全书对贵族体制的体系机制做了非常系统的呈现和解析,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日常生活各个角度对德意志贵族的方方面面做了深入透视,是一本德意志贵族百科全书。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体验满分(170+)
- 推荐购买(609+)
- 种类多(81+)
- 下载快(654+)
- 好评(83+)
- 无颠倒(217+)
- 盗版少(328+)
- 好评多(81+)
- pdf(631+)
- 无盗版(71+)
下载评价
- 网友 后***之: ( 2024-12-27 23:53:15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益***琴: ( 2025-01-06 04:45:2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田***珊: ( 2024-12-27 01:44:0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孙***夏: ( 2024-12-24 23:45:2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沈***松: ( 2025-01-20 16:25:24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芮***枫: ( 2025-01-03 08:49:11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冯***丽: ( 2025-01-09 16:06:56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利***巧: ( 2025-01-09 05:45:27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潘***丽: ( 2025-01-06 10:25:05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苍***如: ( 2025-01-05 21:58:28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喜欢"德意志贵族:一个群体的生活、历史与命运"的人也看了
生命科学实验指南系列:液相色谱-质谱(LC-MS)生物分析手册 最佳实践、实验方案及相关法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中国分子白血病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建筑消防工程管道工实用技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AutoCAD Civil 3D.NET二次开发 王磊 编著 专业科技 图形图像 建筑/水利(新) 图书籍同济大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勒·柯布西耶全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Cisco TCP/IP路由管理专业参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游遍美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多义景观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广告策划原理与实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二级建造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机电安装工程专业)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与测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幸运的小金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学而思秘籍六年级数学思维培养教程+练习11级12级全4本 2024新小学奥数思维训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临床检验与输血诊疗手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财务会计教程(第六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