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蛇尾:明朝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龙头蛇尾:明朝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龙头蛇尾:明朝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龙头蛇尾:明朝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龙头蛇尾:明朝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龙头蛇尾:明朝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龙头蛇尾:明朝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龙头蛇尾:明朝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龙头蛇尾:明朝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全景描绘万历皇帝与丰臣秀吉的史诗对决 生动还原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 展现明、朝、日三国政治经济、军事技术、外交的全面竞争 揭示东亚朝贡体系的实际运作
内容简介:
16世纪末,经过张居正的改革,明朝一扫颓势,年轻的万历皇帝采取积极和颇见成效的边疆政策,延续了明朝的军事中兴,但朝廷党争也愈演愈烈。未来的后金汗努尔哈赤征服女真各部,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宣祖李昖治下的朝鲜饱受党争之扰,内政荒疏,军备废弛。出身卑微的战国枭雄丰臣秀吉平定各方势力,渐次统一日本列岛,开始把目光投向大陆。
1592年春,企图征服明朝的丰臣秀吉集结大军于名护屋城,下达了渡海侵略作战的命令,兵锋直指朝鲜。5月,日军登陆釜山,一路势如破竹,朝鲜君臣无力招架,紧急向明廷求援,一场持续六年、投入数十万将士的东亚大战由此拉开序幕。
在本书中,军事史家石康重视运用中方史料,关注战争动员、战略战术、军事技术、后勤补给和战场环境,分析内政、外交与军事的互动,对围城战、山地野战和海战等诸多战斗细节的描述扣人心弦,立体地讲述了这场大战的来龙去脉。在他看来,万历援朝之役是近代东亚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战争,不仅改变了当时三国的历史走向,也深深影响了今天的东亚地缘政治格局。
书籍目录:
前 言
致 谢
凡 例
中式度量衡单位
战争大事年表
导 言 难忘之战
第一章 疆场未宁——万历帝与明朝的军事中兴(1570—1610)
第二章 山雨欲来——战争的前奏
第三章 龙之首——日军猛攻
第四章 蛇之尾——朝鲜获救(1593—1594)
第五章 困于龙与旭日之间——和议与占领(1593—1596)
第六章 重返鬼门关——日军最后的攻势(1597—1598)
第七章 余波与回响——历史语境下的第一次东亚大战
注 释
参考文献
译校后记
作者介绍:
石康(Kenneth M. Swope),美国历史学家,南密西西比大学历史学教授、战争与社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明朝史,特别是明朝军事史。主要著作有《龙头蛇尾:明代中国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明朝的军事崩溃,1618—1644》等。
译者
周思成,湖南长沙人,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元史、民族史和军事史。已出版作品《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等,另有译著多部。
校者
孙中奇,南开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疆场未宁(节选)
1619年4月中旬,萨尔浒之战,明朝派出四路大军讨伐不久前崛起的后金新汗努尔哈赤(1559—1626),结果三路溃败。萨尔浒地处辽东,辽东是长城外的东北地区(故不属于内地)。明朝虽一直宣称统辖辽东,但仅是依靠世袭的部落首领予以羁縻。努尔哈赤就是部落首领之一,明朝认为他忠诚可嘉,却不料他在1616年宣布在辽东建国。尽管明朝与努尔哈赤父、祖被杀脱不了干系,他却成了明军悍将李成梁(1526—1615)的养子,甚至在16世纪90年代提议出兵协助明军将日军赶出朝鲜。
1619年,政治—军事形势发生剧变,努尔哈赤的女真人(后称满洲)不断扩张他们的领土和势力,大明帝国却日薄西山。正如史家黄仁宇所言:“1619年初的辽东之役,结束了明朝在该地区无可争议的统治,也让满洲能与明朝分庭抗礼。”努尔哈赤善于集中机动兵力,以约六万女真军大败十万之敌;明军却分为四路进军,结果遭到各个击破。在此战中,努尔哈赤充分利用了自己熟知当地地形和天气的优势,他麾下的军队也善于机动。战场上唯一幸免的明军总兵是李成梁之子李如柏(参加过援朝之战)。不出意外,朝廷对李如柏起了疑心,他被指控勾结外敌,怯懦畏战。其实,李如柏只是遵从了主帅杨镐(?—1629)军令而遭遇敌袭。李如柏不愿面对指控,自缢身亡。他死后,崇祯帝(1628—1644年在位)为其昭雪。
尽管多数学者承认,在满洲崛起过程中,萨尔浒之战是一个决定性事件,却鲜有人从晚明军事发展的广泛视角来评价萨尔浒之战的重要意义。这场战役常被视为是给明朝的坟墓又撒下一抷土(且作用颇大),这座坟墓则是此前数十年间一点点挖好的。不过,这一解释更多属于修正主义史观,而非审视原始史料之后做出的冷静分析。从满洲政权的角度看,萨尔浒之战必然要掩盖明朝曾经的军事成就,好让满洲显得更加强大,明朝显得更加腐败低能。辽东战役确实是一场惨败,但是,最好将之视为明朝的军事中兴和对外干预时代的结束,这个时代长达50年,萨尔浒之战并非明朝衰亡的另一段插曲。
在萨尔浒之战前,有整整50年时间,明朝与蒙古相安无事,数次插手缅甸的边境争端。在东北和西北,明朝在女真和蒙古地区发起袭扰和精准打击,镇压了西北要塞宁夏的一次大规模兵变,两度调遣数万军队将日军逐出朝鲜,在西南方向调遣二十多万大军平定了播州土司的叛乱,还对形形色色的盗匪和土著发动了多次小规模作战。自始至终,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明朝仍是东亚的霸主。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比起草原上的游牧民,内地的汉人王朝不太尚武,对外偏好采取守势,奉行孤立主义。这些王朝的疆域通常比不上“征服王朝”,即便现代历史学家,直到不久前也大多轻视其武力。例如,明代的武力,就被广泛指责为帝制中国历史上最弱的之一。与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的看法相似,史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也认为,明军是“社会渣滓,来自流氓无赖、囚犯和盗匪”。明朝的军事制度显然不无弊端,但这一类看法掩盖了如下事实:在明朝存续的大部分时间里,军事制度是王朝统治中一个充满活力、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超过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这个制度有效保证了世界上人口最庞大的帝国的总体和平与稳定。明朝官员竭力应对种种令人困惑的军事挑战,同时不懈地追求军事实力的改善。
尽管明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和平安宁的时期之一,史家范中义指出,自1368年到1643年,明朝进行了约275次规模不等的战争,这还不包括晚明抵抗满人的各次战争。江忆恩(Iain Johnston)也认为,在此期间平均每年发生1.12场对外战争。他认为,明朝实际上是一个颇有侵略性的军事强权,而明朝的作风符合“武经七书”的传统思想——“比起静态防御和绥靖政策,更偏好攻势战略”。
这种作风要求军事技术持续进步,尤其是火器。明朝在15世纪初便创建了神机营,并在16和17世纪及时地引进了外国的先进火器。明军进攻和防守,机动作战与静态作战,皆用火炮。明人也使用各种火枪,只是颇为有限,有些火枪是国产的,有些仿造自外国型号,例如荷兰设计的“红夷大炮”。明军或许曾用小型火器装备骑兵,因大抵无效,故数量很少。明朝也用火器广泛装备水军,在与侵朝日军作战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范中义认为,广泛装备火器,或许是明朝军事成就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朝着更现代化的战争方式的进步。孙来臣更是提出,明朝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火药帝国,根据他的论证,直到1500年,中国都是全亚洲最主要的火药技术输出者。他断言,明朝应当被视为全球“军事革命”的发起者,否定了西方学者关于军事革命起源于近代早期欧洲的说法。孙来臣还发现,早在1450年,明朝边军就普遍装备了火器。此外,中国的火器在14世纪20年代末传入欧洲,约在同一时间,火药技术也传入朝鲜,比日本接触到火药技术还要早数十年。明朝在战术革新上也居于领先地位,早在1387年,明军就对缅甸的卯掸人进行过火器齐射。因此,正如肯尼斯·蔡斯(Kenneth Chase)新近指出的,在许多方面,明军可谓比后来的清军更“近代”,虽然清军更擅长用火器装备骑兵。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尽管明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和平安宁的时期之一,
史家范
中义指出,、自1368年到1643年,明朝进行了约275次规模不等的战争,
这还不包括晚明抵抗满人的各次战争。江忆恩(lain Johnston)也认为,在此期间平均每年发生1。12场对外战争。他认为,明朝实际上是一个领有侵略性的军事强权,而明朝的作风符合“武经七书”的传统思想一“比起静态防御和绥靖政策,更偏好攻势战略”。1
这种作风要求军事技术持续进步,尤其是火器。明朝在15世纪初便创建了神机营,并在16和17世纪及时地引进了外国的先进火器。明军进攻和防守,机动作战与静态作战,皆用火炮。明人也使用各种火枪,只是颇为有限,有些火枪是国产的,有些仿造自外国型号,例如荷兰设计的“红夷大炮”。明军或许曾用小型火器装备骑兵,因大抵无效,故数量很少。2明朝也用火器广泛装备水军,在与侵朝日军作战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范中义认为,广泛装备火器,或许是明朝军事成就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朝着更现代化的战争方式的进步。孙来臣更是提出,明
朝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火药帝国,根据他的论证,直到1500年,中国都是全亚洲最主要的火药技术输出者。他断言,明朝应当被视为全球“军事革命”的发起者,否定了西方学者关于军事革命起源于近代早期欧洲的说法。孙来臣还发现,早在1450年,明朝边军就普遍装备了火器。此外,中国的火器在14世纪20年代末传入欧洲,约在同一时间,火药技术也传入朝鲜,比日本接触到火药技术还要早数十年。明朝在战术革新上也居于领先地位,早在1387年,明军就对缅甸的卯掸人进行过火器齐射。因此,正如肯尼斯·蔡斯(Kenneth Chase)新近指出的,在许多方面,明军可谓比后来的清军更“近代”,虽然清军更擅长用火器装备骑兵。3
有必要先概述一下中国的军事文化,以及明朝的军事制度,然后再进一步讨论万历帝的政策和方略。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神话,中国历朝历代都是保守的儒家官僚制度,厌恶战争,帝制中国晚期尤其如此。据说,在帝制中国时期,国家和官方史学家双方的利益都要求忽略战争作为政治手段的价值或强制性效果,而到了近代,“重要的是构建一种历史现实,说明贫弱或分裂的中国最易受到外国的剥削甚至征服”。?
因此,在20世纪初,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吞并,学者雷海宗就提出,中国拥有一种“无兵的文化”,这种文化自秦朝(前221一前206)起就室息了中国社会的创造力和社会流动性。8这种文化造就了一套僵化的政治结构,使中国易遭外族征服。相反,近代早期的欧洲来访者起初对中国的文官制度印象深刻,比起当时的欧洲贵族,中国的文官制度似乎更倾向于和平,更加文明。然而,后来,正是同样一些特征助长了某些外国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意图。
鉴于明军在16世纪50年代中期早已军威不振,自1570年到1610年的中兴堪称了不起的成就。这数十年当中,除了镇压了一系列国内叛乱,明朝还击败了全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力之一:日军。在这些军事行动中,万历帝在政略及战略决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贡献在于拔擢有才能的武官出任要职,又在猜忌的敌对文官捃拾琐事发动弹劾时保护这些武官。万历帝还多次将尚方剑赐给前线将帅,授予他们便宜行事的全权。万历帝这些举措,遵循了古来军事思想家倡导的守则,其中之一便是:将在军,不从中制。5
史家一度将万历帝刻画成畏葸、贪婪和任性的标准形象,其实恰恰相反,万历帝起初就对用兵朝鲜表现出积极态度,也是他亲自决策调遣军队和粮饷。一反贪财自私的名声,万历帝屡次下令拨出内帑,为战场上的明军提供额外的奖赏和补给,这是他统治初期就确立的作风。6此外,万历帝还批准武官出任此前仅由文官出任的高官,为此往往要压制朝堂上某些权臣的抗议。
以平定播州为标志,
明朝在相距遥远的三方边境上同时击败了三大强敌,不妨认为正在经历中兴。尽管万历帝在其他领域失败了,却完全有理由为自己在16世纪90年代取得的军事成就感到自豪。
1392年,新王朝遣使赴明,吊唁洪武帝的皇太子逝世,同时请求为新朝赐名,最终获得了朝鲜的国号。明朝虽然承认了朝鲜,不过,洪武帝始终只以临时头衔称呼李成桂。这两位君主在1398年先后去世,明朝和朝鲜的关系由此得到更顺畅的发展,尤其是在精力充沛的永乐帝的统治时期,据说永乐帝钟爱朝鲜的美食和美女(甚至传言他有朝鲜血统)。6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从明朝视角来研究万历援朝之役,详述来龙去脉
作者回顾了明朝出兵援朝的历史背景、16世纪三国之间的冲突,描写了持续六年的东亚大战的全过程,诸如军力配备、日军攻势、朝鲜官军的一触即溃、地方武装和僧兵的战斗、明军出兵过程、朝鲜的军事改革、战后处置等。
★《隳三都》作者周思成老师翻译,精彩再现惊心动魄的战斗细节
书中着意描绘了一系列围城战、山地野战和海战,如忠州之战、玉浦海战、闲山岛海战、平壤大捷、碧蹄馆之战、晋州城攻防战、南原之战、稷山之战、鸣梁海战、蔚山倭城攻防战、露梁海战等。
★比较三国的军事技术、动员能力、后勤补给和内政外交的优劣
分析三国军事技术长短,特别关注武器与战术、武将性格与能力。既展现了三国各自的体系如何应对战争,也没有忽视朝廷的党争,围绕册封丰臣秀吉的争议。外交场合的尔虞我诈也贯穿整场战争。
★刻画了虽有种种缺陷,却竭力维护明朝军事霸权的万历帝形象
在叙述战争事件的过程中,作者凸显了万历帝在明代国家中的关键角色。
★透过战争看朝贡体系的实际运作与明末清初的东亚局势
朝鲜求援、议和过程中的误解和龃龉、导致战火重燃的恐吓、封贡之争都是朝贡体系的体现。大战之后,明朝和日本的历史走向发生了剧烈变化。
媒体评论
本书是西方少有的从明朝角度来研究万历朝鲜之役的著作。在东西方战争史比较研究视野下,作者既考察了日、韩史料,也充分利用了明、清史料;既参考了西方与日、韩研究论著,也关注到当代中国的学术观点,因而本书史料充分,观点鲜明,持论相对客观。本书强调万历时期的明朝依然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与高效的官僚体系,用充分的史实,展示了明军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日、韩学者的偏见。本书对于作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后勤供给等方面都有精彩论述,深化了这场战争的系统认识,值得推介。
——孙卫国(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壬辰战争,即石康所谓的“第一次东亚大战”,是影响16世纪末以来东亚历史走向的关键事件,其余波影响至今。《龙头蛇尾》一书综合使用明朝、朝鲜、日本三方的史料,并参考基督教士留下的记录,细致描绘了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回响,尤其深入刻画了虽有种种缺陷,却竭力维护明朝军事霸权的万历帝形象,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历史著作。
——丁晨楠(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
书籍介绍
全景描绘万历皇帝与丰臣秀吉的史诗对决
生动还原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
展现明、朝、日三国政治经济、军事技术、外交的全面竞争
揭示东亚朝贡体系的实际运作
---------------------------------------
◎内容简介
16世纪末,经过张居正的改革,明朝一扫颓势,年轻的万历皇帝采取积极和颇见成效的边疆政策,延续了明朝的军事中兴,但朝廷党争也愈演愈烈。未来的后金汗努尔哈赤征服女真各部,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宣祖李昖治下的朝鲜饱受党争之扰,内政荒疏,军备废弛。出身卑微的战国枭雄丰臣秀吉平定各方势力,渐次统一日本列岛,开始把目光投向大陆。
1592年春,企图征服明朝的丰臣秀吉集结大军于名护屋城,下达了渡海侵略作战的命令,兵锋直指朝鲜。5月,日军登陆釜山,一路势如破竹,朝鲜君臣无力招架,紧急向明廷求援,一场持续六年、投入数十万将士的东亚大战由此拉开序幕。
在本书中,军事史家石康重视运用中方史料,关注战争动员、战略战术、军事技术、后勤补给和战场环境,分析内政、外交与军事的互动,对围城战、山地野战和海战等诸多战斗细节的描述扣人心弦,立体地讲述了这场大战的来龙去脉。在他看来,万历援朝之役是近代东亚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战争,不仅改变了当时三国的历史走向,也深深影响了今天的东亚地缘政治格局。
---------------------------------------
◎编辑推荐
★从明朝视角来研究万历援朝之役,详述来龙去脉
作者回顾了明朝出兵援朝的历史背景、16世纪三国之间的冲突,描写了持续六年的东亚大战的全过程,诸如军力配备、日军攻势、朝鲜官军的一触即溃、地方武装和僧兵的战斗、明军出兵过程、朝鲜的军事改革、战后处置等。
★《隳三都》作者周思成老师翻译,精彩再现惊心动魄的战斗细节
书中着意描绘了一系列围城战、山地野战和海战,如忠州之战、玉浦海战、闲山岛海战、平壤大捷、碧蹄馆之战、晋州城攻防战、南原之战、稷山之战、鸣梁海战、蔚山倭城攻防战、露梁海战等。
★比较三国的军事技术、动员能力、后勤补给和内政外交的优劣
分析三国军事技术长短,特别关注武器与战术、武将性格与能力。既展现了三国各自的体系如何应对战争,也没有忽视朝廷的党争,围绕册封丰臣秀吉的争议。外交场合的尔虞我诈也贯穿整场战争。
★刻画了虽有种种缺陷,却竭力维护明朝军事霸权的万历帝形象
在叙述战争事件的过程中,作者凸显了万历帝在明代国家中的关键角色。
★透过战争看朝贡体系的实际运作与明末清初的东亚局势
朝鲜求援、议和过程中的误解和龃龉、导致战火重燃的恐吓、封贡之争都是朝贡体系的体现。大战之后,明朝和日本的历史走向发生了剧烈变化。
---------------------------------------
◎评价与推荐
本书是西方少有的从明朝角度来研究万历朝鲜之役的著作。在东西方战争史比较研究视野下,作者既考察了日、韩史料,也充分利用了明、清史料;既参考了西方与日、韩研究论著,也关注到当代中国的学术观点,因而本书史料充分,观点鲜明,持论相对客观。本书强调万历时期的明朝依然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与高效的官僚体系,用充分的史实,展示了明军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日、韩学者的偏见。本书对于作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后勤供给等方面都有精彩论述,深化了这场战争的系统认识,值得推介。
——孙卫国(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壬辰战争,即石康所谓的“第一次东亚大战”,是影响16世纪末以来东亚历史走向的关键事件,其余波影响至今。《龙头蛇尾》一书综合使用明朝、朝鲜、日本三方的史料,并参考基督教士留下的记录,细致描绘了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回响,尤其深入刻画了虽有种种缺陷,却竭力维护明朝军事霸权的万历帝形象,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历史著作。
——丁晨楠(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快捷(100+)
- 收费(329+)
- 体验满分(306+)
- 经典(222+)
- 购买多(654+)
- 一般般(65+)
- 章节完整(154+)
- 引人入胜(579+)
- 中评多(458+)
- 好评(620+)
- 书籍多(159+)
- 速度慢(92+)
- 盗版少(319+)
下载评价
- 网友 辛***玮: ( 2024-12-31 16:18:15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融***华: ( 2024-12-27 15:15:16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后***之: ( 2025-01-13 11:33:43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堵***格: ( 2025-01-17 01:53:37 )
OK,还可以
- 网友 龚***湄: ( 2025-01-11 13:54:58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邱***洋: ( 2025-01-07 10:43:17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师***怡: ( 2025-01-17 11:07:52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郗***兰: ( 2025-01-05 05:26:0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国***舒: ( 2025-01-16 01:56:49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沈***松: ( 2025-01-15 23:46:00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濮***彤: ( 2024-12-22 05:30:04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权***波: ( 2025-01-15 06:55:07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冯***丽: ( 2024-12-30 00:07:29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宫***玉: ( 2025-01-20 08:20:28 )
我说完了。
- 网友 养***秋: ( 2025-01-16 03:49:20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訾***晴: ( 2025-01-10 09:12:38 )
挺好的,书籍丰富
喜欢"龙头蛇尾:明朝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的人也看了
北京深度游Follow me(第5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9787545015676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53天天练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 SJ 苏教版 2023秋季 含参考答案 赠测评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幼儿学古诗:上.下全两册 经典诵读版 大字注音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法式料理技巧自学全书看图学西餐 制作步骤高汤酱汁调味底料基本食材汤海鲜鱼肉奶酪水果蔬菜摆盘装盘装饰烹饪技法食谱厨艺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国际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我妈妈(启发童书馆出品) 安东尼布朗绘本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9787305115967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寿险精算实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穿越时间的醇美:葡萄酒简史【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班组长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月推荐用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解读敦煌——佛国的天籁之音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胸外科疑难病例50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新版红逗号易错题二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卡专项训练同步练习人教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学霸 数学 8年级下 人教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项目化课程案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