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骏虎作品集— 众生之路(精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李骏虎作品集— 众生之路(精装)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立足三晋厚土 书写百味人生 鲁迅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获得者 李骏虎作品首次集结
内容简介:
《众生之路》是一部反映乡村社会图景的长篇小说。小说包含“寻常巷陌”“团结学校”“百年孤独”“五福临门”“普天同庆”“麦黄种谷”六卷。这部小说以农耕文明腹地晋南的一个小村庄南无村为舞台,以北中国乡村风土人情为背景,书写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乡村从一个美好诗意的“桃花源”,逐渐走向城镇化的漫长过程,以及乡村人民与乡村文明的命运交响。作者笔调质朴、平实、幽默,语言清新自然,作品富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充满了向上向善的力量。
书籍目录:
自 序 / 001
上 册
卷一 寻常巷陌 / 003
卷二 团结学校 / 032
卷三 百年孤独 / 064
下 册
卷四 五福临门 / 103
卷五 普天同庆 / 148
卷六 麦黄种谷 / 189
尾 声 / 225
创作年表(要目) / 229
作者介绍:
李骏虎,1975年生,山西洪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出版有长篇小说《奋斗期的爱情》《公司春秋》《婚姻之痒》《母系氏家》《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中短篇小说集《前面就是麦季》《此案无关风月》《李骏虎小说选》(上、下卷),评论集《比南方更南》,散文集《受伤的文明》。曾获第四届山西新世纪文学奖、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及赵树理文学奖荣誉奖。 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学书艳羡着隔壁庆有家的一切人和物,自打他还是个娃娃起, 有些年头了。庆有家灶屋向西,屋前有一株梨树,梨是木疙瘩梨, 小小的挺瓷实,啃起来跟石头一样硌牙,没人喜欢吃,任凭它们挂 在树上干结成黑疙瘩,像挂着一树秤砣,风一吹又跟空心葫芦一 样哗哗作响。可是每年春四月,那一树梨花却是村里美的,像 雪片,像粉蝶,庆有一家每天就坐在这一树耀眼的梨花下吃早饭, 喝着米汤就着咸菜,那咸菜是乌黑的,散发着幽香,吃起来味有点 甜,不像学书家用芥菜疙瘩腌制的黄白的咸菜那么一口盐。妈妈说 学书小时候常去隔壁梨树下蹭人家的饭吃,庆有爸喜欢学书的聪明劲儿,高兴地让他吃自家的饭,庆有妈把脸拉得很长,下巴快砸到 脚面上,给自己的男人脸色看,庆有爸也假装看不见。“庆有爸是 个好人,庆有妈不善。”学书妈公允地评判着邻居。学书能想象出 自己端着小碗坐在人家饭桌前的画面,却记不得太小时候的事情 了,他已经小学毕业,暑假结束后就要上初中。
庆有家并不是村里富裕的户,可在学书眼里,他家的什么都 好,不是那种让人眼红的好,是那种心里实在觉得好的好,到底是 一种什么样的好,学书也说不太清楚,很模糊,很朦胧,像自己的 体温一样自然,像自家养的骡子一样亲切,反正是很享受的感觉。 庆有家的一切都与众不同,很多东西在学书眼里都散发着毛茸茸的 光芒,他家的猪圈和别人家一样都是在南墙根儿下挖了个深坑,坑 北沿盖着猪窝,东西两边是两道矮猪墙,别人家的猪墙是从村西部 队营房捡来的半头砖垒的,庆有家的也是,不一样的是庆有家的猪 墙在砖头外面涂抹着用黄土和碎麦秸和成的黄泥,抹得细腻光滑, 晒干了就泛白,有着和人脸上的细纹一样的小皲裂,就像庆有妈的 皮肤一样瓷实。别人家喂猪用的是半个破面盔或者瓮底子,庆有家 的猪槽就是一个真的石头食槽,老母猪带着一群小猪崽并排吃食的 时候,就很像那么回事。对过巷子里福娃家尖嘴猴腮的黑矮婆娘撇 着嘴揭发那个石槽是庆有从部队营房的养猪场偷来的,“庆有贼着 哩!”她很不屑地说。可是学书不管这些,他就是觉得看着舒坦, 让他觉得看着舒坦甚至振奋的,是庆有家南墙里猪圈外那株老杏 树,杏树太老了,已经站不直了,歪歪斜斜地靠在院墙上,大半个 身子横斜在巷子上空,把长满黑苔藓的墙头压得裂开一道大口子, 可是因为有猪粪的滋养,老杏树还很茂盛,在的枝丫上总能结 十几颗半红半白的杏子出来。村子里的大树太多了,学书家茅房里 有一株大椿树,栅栏院门西边有一株大洋槐,东边和庆有家一墙之隔有两株大榆树,庆有家茅房里也有一棵大洋槐,猪圈东边有四株 箭杆杨,这都是些参天大树,遮蔽着巷子和院子里的阴凉,使墙根 经年的苔藓又厚又滑。那株老杏树太矮了,被遮了个严严实实,由 于老晒不到阳光,叶子就不是皮肉厚实的墨绿,而是纤薄透明的鹅 黄色,但一天里总有那么些时候,一缕阳光突然就会从前排人家的 山墙之间穿过,斜射下来,黄澄澄明晃晃白花花地照到老杏树的半 边身子上,让她那铁黑色的枝杈和鹅黄色的叶片散发出毛茸茸的毫 光,让她成为被绿荫遮盖的阴暗背景上亮耀眼的一种光芒,这 种光芒穿过学书的眼睛直射到他的心里,让他的心脏膨胀、心跳加 快,他觉得快乐,觉得眼前和心里都是希望。学书初感到的人生 的诗意,就来自那束照射在老杏树上的阳光,他觉得,庆有家的很 多事物,都和这株老杏树有关。
学书从小跟着庆有玩大,只是庆有已经是个小伙子了,学书还 是个娃娃样儿。庆有七年级(初二)就辍学了,每天背着个挎篓割 猪草,学书就缠着妈妈去种荆条编筐的老罗圈家买了个挎篓,礼拜 天和暑假里提着镰刀跟着庆有到野地里,割猪爱吃的野菜:马齿、 灰条和仁汉。庆有用的是铁山爸的铁匠铺打制的厚实的弯头镰刀, 镰刀把儿是福娃爸木匠小喜的手艺,枣木的,紫红紫红,有讲究的 弧度,光滑顺手,庆有把刀刃儿在半块细砂石上浇上水磨得锃亮, 那块砂石是他在村北老磨房里顺手牵羊拿走的破成两半的磨面机上 的砂轮。他们一前一后背着挎篓走在路上,庆有忽然就挥动镰刀, 把沟渠里大拇指粗细的小树拦腰削断,让学书领教一下刀口的锋 利。学书的镰刀是淘汰下来的麦镰,刀刃打了口儿不能割麦了,爸 爸就扔给他去割猪草,麦镰的把儿太长,又细,握着很不得劲儿, 刀头脆薄,被草上的露水打湿了,又很容易生锈,别说砍树,就连 草根都能把它崩断。学书羡慕和庆有有关的一切,包括他的镰刀,但他一点也不嫉妒,他只是觉得亲切。学书的爸是村干部,庆有的 爸是乡干部,可庆有爸在别的乡工作,所以不是学书爸的领导。学 书家用人力小平车往自留地里拉猪粪的时候,庆有家用的是手扶拖 拉机。庆有辍学后,家里买了这台“小手扶”,他几乎没有怎么 学,就能熟练地驾驶手扶拖拉机了。他能拉着满满一车斗猪粪,从 巷子里拐上村街的时候一捏一放地操纵着车闸,让巨大的鹿角一样 的扶手听话地扭头,而不会把自己甩出去。他还常常找借口开着拖 拉机拉上学书去大路上兜风,跳动的车斗震得学书上下牙咯咯地打 架,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他扶着车斗的前挡板站着,幸福而骄傲 地和庆有大声说话,风把他们刚离开嘴唇的每个字都吹跑了,把庆 有所有的头发都吹得向后倒伏,那个时候,学书觉得庆有比自己的 家人还要亲切。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前言
自序
我生长在那个全民“文学热”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改 革开放”“思想大解放”带来全国性的写作阅读高潮,从城市到 广大的农村、矿山,有点文化的人们都拿起笔来写小说、散文、诗 歌、报告文学、文艺评论,抒发情怀,记录时代。在晋南的一个小 村庄,也有两个做着狂热的文学梦的年轻农民,其中一个就是我的 父亲,这使我在刚刚能够开始阅读的时候,随手就能够拿到《人民 文学》《小说月报》《作品》《青春》《汾水》(后改为《山西文 学》)这样的文学杂志,对于一个偏远的乡村里的孩子来说,的确 是得天独厚的精神资源。就是在父亲的熏陶和指导下,我开始写作 和投稿,小学没毕业就开始发表作品。
有人说,那个时候的全民文学热是不正常的,也有人因此而慨 叹后来的文学被边缘化,我也曾这样想。但我现在不这样认为了,我现在知道,全民都想当作家的确是不切实际的,但人人都应该养 成写作和阅读的习惯,尤其在我们解决了生存问题,开始追求生命 质量的时代;我同时理解到,文学作为社会主流的时代的确是一种 特殊现象,但文学应该对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却是不 容置疑的,时下文学越来越圈子化,越来越丧失对社会大众的影响 力,越来越跟时代发展没有关系,这才是不正常的。仅仅是文学圈 里的繁荣,是虚假的繁荣。这也是当下文学为大众所敬而远之的原 因。狄更斯、托尔斯泰、雨果,都曾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历史性 的贡献,我们看到,真正的文学大师是为人类写作的,他们从不曾 把文学学术化、圈子化。为什么要写作,从事文学的终极目的是什 么,这是作家们应该思考的永恒课题。跳出圈子,为人民写作,这 是我大概从十四年前形成的文学观念。我后来的文学道路,就是在 这个观念的指导下往前走的。
每一个作家的文学生涯中,都有自己阶段性、标志性的作品和 文学事件,我也是如此。我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写作,开始于中专时 代完成的部短篇小说《清早的阳光》。那个时候,没有读过几 本文学名著,也几乎没有任何的文学观念,就是靠着农村生活的积 累和一点天分创作的,我对自己想象力的确信,也来自这篇纯粹的 作品。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软肋,我也有,我在文学素养上的欠 缺就是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写作训练,当时,也没有完成与经典的对 话,我就是个“野狐禅”。这个短篇之后,我回到故乡小城谋生, 很多年不能超越自己,后来因为一个机会又回到了太原,有三年 时间学着用王小波的风格写小说,数量不下三十万字。这其中有一 个中篇、三个短篇被文学杂志《大家》2000年的同一期刊发,还配 发了整页的作者艺术照,这是我文学生涯中的个作品小辑,从 此我开始浮出水面,成为我这一代作家里较早的出道者,这要感谢《大家》主编李巍老师的错爱,他还曾想把我打造成男版的J.K.罗 琳,可惜我才力不逮。
在我读过小仲马的《茶花女》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 与被损害的》后,在卢梭的《忏悔录》里找到了思想指导(我其实 并没有读完这本书,但哲学家强大的思想力量通过开头的几页书 就主导了我),开始写作部长篇小说《奋斗期的爱情》。那是 20世纪末的事情,我在山西日报社工作,每天晚饭后打上一盆热水 放到办公桌下泡脚,铺开稿纸写两三千字,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写作 进度。我在子报工作的弟弟陪着我,他也写点东西。那个时候生活 条件异常艰苦,我们兄弟俩租住在一个倒闭的工厂的小楼单间里, 房子里没有水管也没有厕所,需要用矿泉水瓶子从报社灌水带回去 用。晚上十点多,完成当天的写作进度,我俩骑着从街上四十块钱 买来的旧自行车赶夜路回住处。如果在夏天,经常一个霹雳大雨倾 盆,根本来不及躲避就被浇成了落汤鸡;如果在冬天,融化的大雪 在马路上冻成纵横的冰棱,车轮压上去,一摔就是十几米远。但我 们心里都有一团火,就是永不熄灭的文学火焰,能够在窒息的大雨 中和摔懵的马路上哈哈大笑。《奋斗期的爱情》被文学杂志《黄 河》以头条的位置发表后,很快被收入长江文艺出版社“九头鸟长 篇小说文库”,这在当时是个特例,因为文库里的作者除了我,都 是很有名的前辈作家。要感谢《黄河》主编张发老师和长江文艺 出版社的李新华老师,正是《奋斗期的爱情》使我开始有了“粉 丝”,其中包括不少跟我年龄相仿的现在很知名的青年作家,当时 他们刚开始尝试写作。
我开始不满足于圈子,而从大众的欢迎中得到自信,源自于我 的部畅销作品《婚姻之痒》。2002年到2005年之间,我开始了 自己个完整的创作阶段,创作了一系列以心理描写见长的都市情感和婚姻家庭题材小说,并整理成长篇小说借助于各大门户网站 的读书频道贴出来。磨铁文化老总、诗人沈浩波的弟弟沈笑,当时 在新浪网读书频道做版主,他把《婚姻之痒》加精置顶,后来得到 了四千多万的点击量,数千读者跟读并试图提供思路参与创作。在 读者意识到我有把女主角庄丽写死的企图时,很多人对我发出了威 胁。那年的情人节,读者们把《婚姻之痒》打印出来,用精美的礼 品纸包装好,作为情人节礼物互赠。有人留言说看了这部作品与爱 人达成了谅解,有人说决定奉行独身主义,这使我对文学的社会功 能产生了自觉的思考,也开始与逐渐向圈子和学术坍缩的文学背道 而驰。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其时担任春风文艺出版社 的副总编辑,他策划的“布老虎”丛书风靡一时,他跟我签下了首 印四万册的出版合同,可惜的是,他后来去了中信出版做副社长。 他也因此专程打来电话表达了对我这本小说的遗憾。然而很快,创 业阶段的沈浩波就闻讯来到太原,通过朋友联系到我,在电话里诚 恳地做了半个小时的洽谈。沈浩波的策划和营销能力是非常超前和 强大的,在他的策划下,我一下子“火”了起来,不断接受全国各 城市晚报和都市报的采访,《婚姻之痒》也进入新华书店系统公布 的2005年文学类畅销书前五名,接着又拍成了电视连续剧,由著名 影星潘虹和李修贤主演。
是作家都有代表作,有被自己认可的,有被读者认可的,还 有被圈子认可的,我截至目前被这三个领域基本认同的代表作,是 长篇小说《母系氏家》,这也是我第二个完整的创作阶段的主要作 品。这部小说也是对“山药蛋派”老一辈作家谆谆教导的“生活是 创作的源泉”的致敬和实践,她的创作,完全是非功利性的、 自发的、水到渠成的。2005年元月,我被选派到故乡洪洞挂职体验 生活,报到后,县政府让我先回太原,等待通知再正式上班,这一等就是两个多月,于是,从毕业后就为了生存和理想打拼的上班 生活突然停止了,生活节奏出现了巨大的断档和真空。文学创作是 闲人的职业,人心里越安静思想越活跃,忘记了是什么触发了灵感 和回忆,我开始写作我生长的那个小村庄的女人们的个性和人生故 事,写到六七万字的时候,县政府通知我报到上班,我给她起了个 题目《炊烟散了》,作为一个大中篇发给约稿的杂志。这就是《母 系氏家》的蓝本,她并不是按照时间轴写的,而是把两代女人的人 生历程交叉辉映着写。两年半后,我在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 家高研班学习,从繁忙的政府工作中脱身出来,文学的机能重新复 活,一个晚上,我想到《炊烟散了》里面有一个人物可以再写一个 中篇,就围绕这个叫秀娟的美丽、善良的老姑娘写了一个晋南农村 麦收之前的故事,起名为《前面就是麦季》。跟以生活为背景的小 说不同,《前面就是麦季》是以《炊烟散了》为背景的,这种以另 一部小说的世界为背景的小说写作,弥补了我的作品虚构程度小的 弱点。稿子完成后,恰好《芳草》杂志主编、著名作家刘醒龙老师 来鲁院物色刊物“年度精锐”的专栏作家,我有幸蒙他慧眼相加, 《前面就是麦季》就成为开年《芳草》杂志的头题作品,后来获得 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优秀中篇小说奖。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特质,有些作家艺术感强,善于写中短 篇,有些作家命运感、历史感强,擅长写长篇,我是以长篇为主要 创作形式的作家,中篇产量少,却阴差阳错获得了中篇小说的 荣誉,这正是命运的耐人寻味之处啊。也还是在鲁院时,《十 月》杂志主编王占君老师来约稿,嘱我写个长篇给他,我以《炊烟 散了》和《前面就是麦季》为基础,用时间顺序把故事展开讲述了 一遍,完成了长篇小说《母系氏家》的稿,发在《十月》长篇 小说的头题。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之前,我又用两个月的时间改了第二稿,增加了几万字,后来获得了首届陕西图书奖,同 时获奖的长篇小说有贾平凹的《秦腔》,陈忠实老师是文艺奖评委 会的组长,他用浓重的陕西话跟我开玩笑说:写得比老贾好!
《母系氏家》也获得了赵树理文学奖,几年后我又写了她的 姊妹篇《众生之路》。著名评论家胡平老师认为,《众生之路》的 “呈现”比《母系氏家》的“表现”,在艺术上更高一个层次。能 超越自己,我觉得比超越别人更值得高兴。
人的心理倾向是受生理影响的,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变化某 种程度上决定着精神走向,四十岁左右的时候,我开始喜欢读历史 了,历史事件的神秘感和对历史人物探究欲望,使我的写作转向第 三个完整的阶段:抗战史的研究和书写。无论写历史还是现实,作 家都是以发生在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上的故事为富矿的。我发现红 军东征山西有着改变中国革命进程、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 伟大意义,于是,经过两三年的打通史料和实地考察准备,完成了 全面展现这一历史阶段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和战争过程的长篇小说 《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这是我目前为止体量的一部作品, 有四十万字,也是部完全以长篇的艺术结构从零创作的作品, 她并未得到文学评论界多少的关注,却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成为当年中国新闻出版报公布的年度文学类优秀畅销书前十名。跟 我的本畅销书《婚姻之痒》主要以读者个体为购买对象不同, 《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不是一本一本地卖的,她被省内外很多机 关单位、企业、学校多则几百本,少则几十本的团购,作为读书活 动的主题书。《文艺报》以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我的创作谈《今天怎 样写救亡史》。《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使我彻底背向文坛、面向 大众,赵树理曾经说过他的文学创作理念是:“老百姓看得懂,政 治上起作用。”山西作家中的前辈张平、柯云路是这个理念的杰出实践者,我是他们的追随者。
我并不是文学性、艺术性的反对者,我热爱并且探究小说的 艺术性,但我反对文学学术化、圈子化,我不愿意搞“纯文学”创 作,我希望我的作品像狄更斯一样受到普通人的欢迎。我也醉心 于福克纳、博尔赫斯、卡夫卡的作品,但我向往着托尔斯泰、雨果 那样超越作家的思想情怀,我逐渐开始了自己的第四个完整创作阶 段,我希望自己能够像巴尔扎克那样把同时代的人们变为我笔下的 艺术形象,展开一副包罗万象的时代画卷。
感谢中国书籍出版社和策划人戎骞小兄的美意,要给我出一套 比较完整的作品集,由于我的一再坚持精减,还有近几年出的新书 的原出版社都不愿出让版权,成为目前这八本的规模,留待随后陆 续补进。
目前,我出版了18种、25本书,其中一半左右是长篇小说, 戎骞要求我写的这篇自序里,我未提及散文、诗歌和评论的创作情 况,是因为我想以主要创作形式来梳理自己的文学历程,今后这仍 然是我的主要方向。一个作家只要不丧失对长篇小说的兴趣和能 力,其他的体裁就有一个强大的思想本源。
2019年8月17日 于太原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简单(437+)
- 赚了(74+)
- 格式多(101+)
- 小说多(551+)
- 收费(401+)
- 实惠(166+)
- 下载快(156+)
- 情节曲折(555+)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文: ( 2025-01-05 00:16:58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家***丝: ( 2025-01-15 04:46:59 )
好6666666
- 网友 冷***洁: ( 2024-12-27 07:51:33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焦***山: ( 2024-12-26 19:36:03 )
不错。。。。。
- 网友 融***华: ( 2025-01-10 22:21:08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温***欣: ( 2024-12-23 05:01:34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孙***夏: ( 2025-01-12 00:29:48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瞿***香: ( 2025-01-06 09:57:48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石***致: ( 2025-01-10 05:25:49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晏***媛: ( 2025-01-05 00:17:17 )
够人性化!
- 网友 游***钰: ( 2024-12-27 07:29:02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世界分国地图 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世界遗产旅游概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多相流测量技术及模型化方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1+X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指导手册:创业能力(专项职业能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超声和它的众多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无机化工专业实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人类的居所:卫星眼中的地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父親的力量: 教出堅強女兒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6分